心脏彩超全程监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及其应用价值

2017-04-27 09:16阮维莲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残端房间隔缺口

阮维莲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1医院,广西 桂林 541001)

·论 著·

心脏彩超全程监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及其应用价值

阮维莲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1医院,广西 桂林 541001)

目的 探讨心脏彩超全程监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间收治的8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为实验对象,联合使用心脏彩超及X线进行介入治疗。结果 80例患者中,手术成功者78例,成功率为97.5%,六个月后进行复查,复查结果良好,2例病患由于形态特殊、缺口较大,起先预测的缺口直径较小,导致手术失败;患者治疗后心率及血压与治疗前相比均较低,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 心脏彩超全程监测,能够为介入治疗中封堵器类型及大小的选择提供依据,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成功率,具有较高的监测价值。

心脏彩超;全程监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是常见的先天性畸形类型疾病,主要发病原因为胚胎发育时期,患者受到大血管及心脏障碍的影响所致,引发该疾病的重要原因为环境因素及遗传因素[1]。先天性心脏病类型较多,临床上常见类型主要有动脉导管未闭合、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2]。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案主要有保守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随着科技的发展及医疗技术的进步,介入治疗方案逐渐成熟和完善,心脏彩超全程监测在介入治疗中具有较高的辅助价值,并已得到医学专家的认可[3]。本次实验主要为了探讨心脏彩超全程监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应用价值,详情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为实验对象,其中男性43例,女性37例;年龄10~58岁,平均年龄(29.7±10.3)岁;其中共有28例房间隔缺损患者,27例室间隔缺损患者,25例动脉导管未闭合患者。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且未发现其他病史,符合本次实验条件。

1.2 实验仪器

心脏彩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器:GE Vivid7型号、飞利浦7500;便携式超声诊断仪:GE-Vivid。选取频率范围在2.5至5MHz之间的探头由胸导管进入至心脏。

1.3 治疗方法

1.3.1 术前评估

所有患者均行X线及彩超常规检查,测量患者大血管内径、房室腔大小等,对患者心脏功能进行评价,判定是否良好;观察患者心脏瓣膜结构以及是否有开闭异常现象;观察血管间的关系以及详细方位,测定其肺动脉收缩压。通过多角度、多切面扫查患者心脏缺口具体方位、形态、范围、血液分流方向等判定疾病类型。室间隔缺损需要测量残端到肺动脉瓣、主动脉瓣、三尖瓣的长度;房间隔缺损需要测量缺口残端到上下腔静脉、十字交叉、房顶部的长度;动脉导管未闭合根据实际类型测量具体长度。

1.3.2 术中监测

观察封堵器在心脏内的具体方位、形态,与X线联合使用释放封堵器,封堵器释放后监测是否存在缺口、封堵器两端是否有缺损、残端是否出现移位或者固定现象,是否影响周围瓣膜启闭活动,监测心脏是否有隔血流现象。

1.3.3 术后评价

介入治疗2至5天、一个月、六个月进行彩超检查,观察封堵器位置是否有异常,心脏功能、肺动脉收缩压、各心腔大小是否有异常,是否有残余分流。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以P<0.05表示比较差异有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

本组80例患者,手术成功者78例,成功率为97.5%,术后治疗六个月后,经检查未发现异常现象;2例患者由于形态特殊、缺口较大,起先预测的缺口直径较小,治疗时选择最大型号的封堵器仍不能解决脱位现象,放弃进行封堵治疗。

2.2 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及血压的变化情况

患者治疗后心率及血压与治疗前相比均较低,差异有意义(P<0.05)。

表1 对比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及血压的变化情况(x±s)

3 讨 论

介入治疗技术不断成熟及完善,该项技术具有术后恢复期短、创伤小、手术成功率高等优势,在临床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中已得到了广泛应用,是目前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首选治疗方案,得到大量患者认可及接受,而心脏彩超全程监测在介入治疗的前期评估中占据重要地位,可根据心脏彩超检查结果,选择适合实施封堵术治疗的患者,是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4]。

进行介入封堵术治疗前,可根据心脏彩超对心脏缺口范围进行测量,进而选择合适的封堵器。房间隔缺损病患的残端至上下腔静脉、十字交叉、房顶距离,以及室间隔缺损患者的残端至三尖瓣、肺动脉瓣、主动脉瓣距离进行精确测量,以上径线长度应大于两毫米[5]。本次实验结果显示:80例患者中,手术成功者78例,成功率为97.5%,六个月后进行复查,复查结果良好,2例患者由于形态特殊、缺口较大,起先预测的缺口直径较小,导致手术失败。手术失败的具体原因可能是:房间隔缺损残端边缘质地不同,质地硬且长的边缘容易释放及固定封堵器[6]。本次实验中2例患者缺口残端形态特殊、直径较大、质地柔软,选择常规封堵器进行手术时发现一直存在脱位现象,选择最大型号封堵器仍然存在脱位现象,致使手术失败。由此可见,手术前心脏彩超应多方面、多切面的观察缺口边缘性状、切口大小,忽略软缘段,详细记录最大径线,若发现房间隔缺损病患直径较大,则不实施封堵术。有研究表明,室间隔缺损病患选择封堵器如下所示,右室侧呈筛孔状,左室侧缺口范围在3至16毫米,筛孔范围应大于两毫米,确保导管能够顺利穿过,并进入至左室侧[7]。室间隔缺损儿童患者缺损不可选择较大者,若缺损较大,易促使封堵器移位。动脉导管未闭合病患,治疗前需要对导管内径进行测量,具体类型也应确定,于心脏彩超指导下选择封堵器,因为该类型病患病理结构较单一,封堵术治疗成功率较高。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治疗中,心脏彩超具有独特的监测功效,能够检测封堵器和导管的方位及具体性状,能指导及把握封堵器释放时机,可全面观察是否有残余分流及脱位现象发生。心脏彩超能够及时觉察心室壁是否正常运动、心腔是否完整,还可准确评价治疗后疗效。

综上所述,心脏彩超全程监测,能够为介入治疗中封堵器类型及大小的选择提供依据,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成功率,具有较高的评价及监测价值。

[1] 蔡俊红.心脏彩超监测及评价先心病介入治疗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8(24):172-173.

[2] 郭丙钢.心脏彩超用于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424-425.

[3] 郭 韬.心脏彩超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1):99-100.

[4] 王云霞.心脏彩超监测及评价先心病介入治疗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24):25-27.

[5] 林仁华,李显刚,杨志敏.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并发症临床分析[J].医药前沿,2016,6(19):169-170.

[6] 郑晓平.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4):78.

[7] 戴濡美,刘燕萍,王格军,等.心脏彩超用于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J].介入放射学,2014,39(52):1000-1001.

本文编辑:李 豆

Application value of monitoring of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by color doppler echocardiography

RUAN Wei-lian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181 Hospital,Guangxi Guilin 541001,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monitoring of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by color doppler echocardiography.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admitted between February 2015-February 2016 were selected as subjects, combined use of cardiac ultrasound and X-ray for interventional therapy.Results 80 patients,78 cases of successful operation,the success rate was 97.5%, were reviewed after six months,the review results were good,2 patients due to the special form, a larger gap, the diameter of the notch initially predicted was smaller,leading to surgical failure; After treatment,heart rate and blood pressure of patients were lower than before treatment,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The monitoring of Echocardiography can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choice of occluder type and size in interventional therapy,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and the success rate of treatment, with high monitoring value.

Echocardiography;Whole-course monitoring;Congenital heart disease;Interventional therapy

R541.1

A

ISSN.2095-8242.2017.07.1189.02

猜你喜欢
残端房间隔缺口
超声心动图在可降解房间隔封堵器治疗卵圆孔未闭术中的应用价值
房间隔缺损家系致病基因筛查分析
必须堵上尾款欠薪“缺口”
堵缺口
四种方法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的比较
新生儿的脐带怎么护理
可调弯鞘经颈内静脉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我国医学物理师缺口巨大
延迟断脐法对新生儿脐部感染、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及渗血情况的影响
2015年乙烯进口关税下调至1%补充国内需求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