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罩置管、气管插管应用于院前急救效果比较

2017-04-27 09:16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喉罩喉镜血氧

秦 刚

(泰州市人民医院120急救中心,江苏 泰州 225300)

喉罩置管、气管插管应用于院前急救效果比较

秦 刚

(泰州市人民医院120急救中心,江苏 泰州 225300)

目的 比较喉罩置管、气管插管两种通气方式应用于院前急救的不同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需要建立人工气道的院前急救危重症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7例,给对照组采用喉罩置管,观察组采用气管插管,对比两组患者院前急救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插管后3min后的血氧饱和度,无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置管时间及插管对抗发生率,观察组明显较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 在院前急救采用气管插管,插管对抗并发症发生率大大降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喉罩置管;气管插管;通气方式;院前急救

对病情危重患者进行院前急救,对患者生存具有重要意义,其中人工气道的建立显得极为重要,对为患者争取抢救时间、提高生存几率具有重要作用[1]。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54例院前急救患者展开此次研究,比较喉罩置管、气管插管两种通气方式应用于院前急救的不同效果。为危重患者的院前急救提供有效参考。现将具体报道进行总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需要建立人工气道的院前急救危重症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7例。对照组男13例,女14例;年龄39~71岁,平均年龄(45.5±5.5)岁;脑血管意外4例,急性心肌梗死5例,颅脑外伤8例,多发性创伤6例,原因不明1例。观察组男14例,女13例;年龄39~701岁,平均年龄(44.5±5.5)岁;脑血管意外2例,急性心肌梗死6例,颅脑外伤8例,多发性创伤5例,一氧化碳中毒5例。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无显著差异。

1.2 方法

患者均在第一时间给予心电监护、吸氧、吸痰等处理,建立人工气道。麻醉诱导以咪唑安定0.04 mg/kg、芬太尼3~5 mg/kg、福尔利0.1 mg/kg、异丙酚1~2 mg/kg,维库溴铵0.08~0.1 mg/kg行静脉注射,确保患者意识全无,在家属知情下进行抢救。给对照组的27例患者采用喉罩置管,根据患者的甲状软骨宽度与通气道最大宽度相等原则选择型号合适的喉罩,用左手持喉镜,挑起会厌,显露声门,插入喉罩和气管后,观察PETCO2波形正常,气道压<25 cmH2O,患者胸廓起伏良好,两肺呼吸音均匀,则插入成功。插入喉罩;给观察组的27例患者采用气管插管,经喉镜明视下插入气管导管[2]。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置管时间、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插管3min后血氧饱和度和插管对抗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来完成本次研究的数据分析。不同组别间的等级资料采用t检验,患者年龄、性别、例数以及其他相关计数资料以相对数构成比(%)或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P< 0 .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比两组患者插管后3 min后的血氧饱和度和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置管时间及插管对抗发生率,观察组明显较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院前急救效果比较 [±s,n(%)]

表1 两组患者院前急救效果比较 [±s,n(%)]

组别 n 置管时间 插管后3 min后的血氧饱和度 一次性插管成功率 插管对抗发生率观察组 27 1.3±0.5 96.6±1.8 25(92.5) 2(7.4)对照组 27 3.3±0.4 96.3±1.5 22(71.43) 11(40.7)统计值 - 3.411 1.427 1.241 6.817 P -< 0 .05 >0.05 >0.05 < 0 .05

3 讨 论

随着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院前急救也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需要院前急救的患者大多病情危急、疾病变化快,及时有效的急救方法对患者的后续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在进行院前急救时,如体温过高,提示感染性疾病昏迷、心率缓慢、呼吸缓慢提示心脑血管疾病、中毒引起,若心率<50次/分,要警惕心跳骤停,帮助患者建立人工气道对患者急救具有重要意义。喉罩是一种不含乳胶粉无气囊一次性使用的新型通气管道,采用喉罩置管时,在对患者进行置管置入时不需颈部运动,不需要喉镜暴露声门,一般不需要使用肌肉松弛药,对患者刺激小。相比常规插管相比操作简单,进一步提高困难插管的安全系数和提高麻醉操作的安全性。在实施院前急救时,在拔管的过程中,可能会对患者产生一定的刺激,导致患者的呼吸、血压以及心率发生变化,因此,在拔除导管时,也要注意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对呼吸道内的分泌物要进行及时的清理,同时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以确保患者安全的度过麻醉的恢复期。

综上所述,在院前急救采用气管插管,可维持良好的氧合,术中漏气率低,插管对抗并发症发生率大大降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1] 边 霞,马 所.院前急救中及时建立人工气道抢救呼吸停止患者657例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01:52-53.

[2] 梁 进,高志发,王德海.喉罩在院前紧急困难气道的应用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04:443-444.

[3] 司 淼,王丽秀,王建宾,孙同义,李 芳.院前急救中喉罩置管与可视喉镜下插管的应用比较[J].临床急诊杂志,2016,05:396-398.

本文编辑:李 豆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s of laryngeal mask airway and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in pre hospital care

QIN Gang
(Taizhou People's Hospital 120 emergency center, Jiangsu Taizhou 225300, China)

R459.7

B

ISSN.2095-8242.2017.07.1241.02

猜你喜欢
喉罩喉镜血氧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比较3号和4号Supreme喉罩在50~60kg女性患者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基于STM32血氧心率检测仪的研制
TD-C-IV型可视喉镜与Macintosh喉镜用于实习医师气管插管训练的比较
探讨第三代喉罩在腹腔镜胆囊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基于血氧模拟前端AFE4490的无创血氧测量模块设计
血氧水平依赖MRI评估糖尿病肾病肾功能损伤的研究
胸科手术中脑血氧含量下降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双管喉罩在COPD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