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手术患儿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措施

2017-04-27 09:16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耳鼻喉心理特点依从性

李 丽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0)

耳鼻喉手术患儿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措施

李 丽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0)

目的 探讨耳鼻喉手术患儿的心理特点分析以及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2016年1月份~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8例耳鼻喉手术患儿作为本次内容的研究对象,分析耳鼻喉手术患儿的心理特点及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小组和对照小组,每小组为各44例患儿。对照小组的患儿均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小组的患儿均接受针对性心理护理措施,观察两小组患儿的情绪变化及护理效率情况。结果 经护理后,观察小组患儿的不良情绪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小组;且观察小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7.73%(43/44),比对照小组高72.73%(32/44),组间差异结果P值<0.05。结论 经对88例耳鼻喉手术患儿进行心理特点分析可知,普遍患儿多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哭闹、害怕、紧张、不安、恐惧、排斥等心理特点,以及存在拒绝治疗等异常行为,对其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后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促进护患间的感情关系,并可显著提高患儿的临床依从性。

耳鼻喉手术;患儿;心理特点;护理措施

耳鼻喉手术治疗在临床上可涉及较广范围的耳鼻喉疾病,需要得到医护患间的高度配合,但是许多小儿患者多由于其意识形态仍处于萌发阶段[1],对耳鼻喉疾病的认识十分不足,导致其在临床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往往会存在或产生多种多样的不良心理特点,造成临床依从性相对较差,严重影响手术治疗的效果。因此,本文主旨在于分析耳鼻喉手术患儿的心理特点,并进行相应护理措施的探讨,现将研究资料汇总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月份~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8例耳鼻喉手术患儿作为本次内容的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小组和对照小组,每小组为各44例患儿。观察小组中的男女患儿比例为21:23;平均年龄(4.36±1.13)岁;平均入院时间(4.32±1.57)天;其中20例为慢性扁桃体炎、14例为腺样体肥大、10例为慢性中耳炎。对照小组中的男女患儿比例为22:22;平均年龄(4.32±1.12)岁;平均入院时间(4.35±1.56)天;其中21例为慢性扁桃体炎、13例为腺样体肥大、10例为慢性中耳炎。患儿的入选标准为:肝肾脏等重大器官功能无严重性障碍;无恶性肿瘤疾病;无耳鼻喉手术禁忌症;获得患儿及其家属的同意及配合此次研究。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组间比较P值>0.05,研究可比性良好。

1.2 方法

分析88例耳鼻喉手术患儿的心理特点及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小组的患儿均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小组的患儿均接受针对性心理护理措施,观察两小组患儿的情绪变化及护理效率情况。

针对性心理护理措施包括:为患儿及其家属详细讲解耳鼻喉疾病知识,交代术前及术后需注意事项;同时对患儿各项体征及心理症状密切观察分析,并做好临床记录;于术前一日选用流质食物,手术当日进行禁食;严格遵医用药;建立静脉通道并留置;密切关注术后切口,应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同时纠正患儿的水电解质平衡;定时更换患儿的术后敷料[2];全程予以患儿针对性心理护理措施,如学龄前患儿心理护理、学龄期患儿心理护理[3],以及给予一定的家属心理护理。

1.3 评价护理效率的指标

护理显效:患儿的不良心理症状已基本消失且其临床依从性良好;护理有效:患儿的不良心理症状已明显好转,其临床依从性也较高;护理无效:患儿的临床心理状况无任何改善,其临床依从性也较差。护理总有效率(%)=护理显效率(%)+护理有效率(%)。

1.4 数据处理

对上述数据结果采用SPSS21.0专业统计学处理软件进行检验分析,采用(中位值±平方差)对计量资料行单位描述,并经t检验,而采用率(%)对计数资料进行单位描述,并经x2检验,当P<0.05为判定两组数据间的差异结果统计学意义极为显著。

2 结 果

经护理后,观察小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7.73%(43/44),比对照小组高72.73%(32/44),组间差异结果P<0.05。观察小组患儿的不良情绪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小组,详见表1。

表1 比较护理后观察小组与对照小组患儿存在的不良情绪反应情况(n)

3 讨 论

对耳鼻喉疾病小儿患者实施有创性的手术治疗不仅会给患儿的身体造成一定的疼痛痛苦,还会造成一定心理刺激。由于患儿常常对陌生环境、陌生人群和医疗器械产生恐惧感,且其疼痛耐受性也较差,多会表现出现哭闹不止、恐惧不安、异常行为及不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等现象。因此,在开展耳鼻喉手术治疗前要对患儿进行心理特点分析及针对性采取护理措施,提高患儿的安全感,进而提高其对治疗和护理的临床依从性。

经对88例耳鼻喉手术患儿进行心理特点分析可知,普遍患儿多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哭闹、害怕、紧张、不安、恐惧、排斥等心理特点,以及存在拒绝治疗等异常行为,对其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后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促进护患间的感情关系,并可显著提高患儿的临床依从性。

[1] 潘楚楠.耳鼻喉手术患儿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方法研究[J].《医药卫生:文摘版》,2015(17):00175-00175.

[2] 赵慧蓉.浅析儿童耳鼻喉手术患儿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J].《医学信息》,2015(42):375-375.

本文编辑:吴 卫

R473.6

B

ISSN.2095-8242.2017.07.1255.01

猜你喜欢
耳鼻喉心理特点依从性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掌握学生心理特点 有效开展写字教学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投稿须知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投稿须知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Ⅱ~Ⅲ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分析
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系统在小儿耳鼻喉手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