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摄影选修课程的教学分析

2017-05-02 19:38刘佳琦
读与写·下旬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数字化

刘佳琦

摘要:摄影作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教学中为了适应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需求,在选修课程中要明确摄影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合当前时代发展的教学内容,提高摄影选修课程的教学质量。本文主要围绕师范类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摄影选修课程,分析摄影选修课程存在的问题,给摄影选修课程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数字化;艺术设计;摄影选修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2-0007-02

1.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摄影教育的概述

摄影与教育有一定的联系,通过摄影可以让人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让人们可以通过镜头去感知世界。摄影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在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精神素养。在2003年我国各高校才开始全面开设摄影课程,在师范类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中,摄影选修课程可以辅助学生更好地的掌握艺术设计知识,让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提升自身的审美,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

虽然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摄影课程才开设,但是从摄影课程的发展来看,我国已有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各大院校开始把摄影课程作为选修课程或必修课程,用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数字化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摄影选修课程的教学中,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认识到摄影选修课程的重要性,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2.数字化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摄影选修课程存在的问题

2.1 选课机制问题。有些师范类院校的选课机制虽然是采取学生自愿的原则,但是在实际选课中,由于学生喜欢的课程比较集中,导致一些课程爆满而有些课程无人问津。当课程的人数达到上限时,就会有一些学生没有办法选上自己想要上的课程,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选择摄影选修课程时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学校的选课系统都是在校内的局域网,学生只能在机房或者寝室选课,限制了学生选课。

2.2 教材内容陈旧。在一些高校中,摄影选修课程的教材每年都是相同的,在摄影选修课程上有的甚至没有涉及到数字化技术,导致教材内容比较陈旧、技术陈旧,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教师在选修课程上要学会更新内容。

2.3 课时安排不合理。在课时安排上,摄影课程作为选修课,每周上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合计的课时也比较少。所以,教师为了讲解完摄影知识,就会压缩教学计划。在课程的安排上,就会采取跳跃或删减的方式,导致学生不能够完整的学习摄影知识,使整个教学成效不高。

2.4 教师与学生对专业摄影选修课程存在误区。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培养,教师的培养目标很明确,就是为了让学生可以掌握与本专业相对应的知识与技能,但是这样的目标让学生失去了接触其他学科的机会。高校的摄影选修课程教师多是艺术类学生的专业摄影教师,面对選修课时认为来学习的学生不是本专业的学习,多是抱着好奇来的,导致教师在课堂中不会细致的讲解专业的摄影知识,从观念上就不重视摄影选修课程,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学生和教师的想法不谋而合,进一步阻碍摄影选修课程的教学效果。

3.提高摄影选修课程教学质量的策略

3.1 加强摄影选修课程的宣传,转变师生思想误区。为了帮助师范类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就需要加强对摄影选修课程的宣传,转变师生的思想误区。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到摄影选修课程与艺术设计专业的关系,不再认为摄影选修课程是可有可无的。要让教师认识到摄影选修课程的重要性,投入到摄影选修课程的工作中,培养出高素质的设计人才。让教师和学生都能够转变对摄影选修课程的观念,促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培养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艺术修养,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3.2 明确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摄影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它区别于一般的专业摄影教学,又区别于作为艺术素养选修课程的教学。在摄影选修课程教学中,需要把一些有关艺术设计的知识引入到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要明确课程的目标是为了设计出人们满意的创意服务。与专业学习摄影不同,摄影选修课程是在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上开设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摄影各类知识的能力。而不是为了培养有专业技能的摄影师,教学的目的不是进行艺术创作,而是通过摄影技术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有目的在设计过程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一些素材。在实际设计中,摄影作品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以不同的设计图形存在的。摄影作品多是设计者通过镜头捕捉到属于自己的设计素材,通过作品选择适合自己设计的内容,通过数字化的方式来展现自己的设计样品。所以,摄影选修课程的学习是为了给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课程做铺垫,让学生可以通过教学学会对自己拍摄的作品进行取舍。师范类院校在开设艺术设计专业,多是把摄影作为选修课程。公共选修课程摄影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艺术设计专业开设摄影选修课程,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够让学生通过信息化技术获取素材,然后给设计工作提供服务。

3.3 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现代数码技术。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结合现代数码技术。摄影对于拍摄者的技术要求,体现了学生的艺术素养。以前的摄影课程多是用胶卷相机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利用单反相机电脑后期处理的方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摄影课程也在变化,变为了拍摄和处理两个阶段。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在获取素材多是为了给设计多增加灵感,这就需要对素材进行后期处理。在后期处理中计算机技术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学生在上摄影选修课程时要有一定的PHO-TOSHOP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处理摄影图片的能力。在摄影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传统摄影教学与现代摄影教学的关系,学会把二者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掌握一些有关摄影的原理知识。在数字化背景下,就需要教师把最新的技术引入到教学中。信息化技术给摄影选修课程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让教师可以更好地整合教学资源,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提高整个课程的教学质量。对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来说,不仅要会拍照片,还要会处理照片。所以,就需要学生在选修课上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满足后期处理的需求。

3.4 教学过程注重技术与艺术的统一。摄影选修课程在艺术设计专业中有很重要的作用,要想拍摄出好的作品,就需要学生学会拍摄技巧,把现代技术与艺术角度相结合排出具有艺术美感的作品。与专业艺术摄影不同,在艺术设计专业中选修摄影课程是为了把物象的視觉化表现。在课堂教学内容中,要求教师把一些技术性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可以通过变焦、调节感光度等拍摄出好的作品。让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检验自己学习的拍摄课程,通过镜头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拍摄的素材要与设计者的创意相结合,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把拍摄的素材进行后期处理,把其与创作联系起来,创作出具有艺术感的作品。

3.5 把课时与课外时间相结合。摄影选修课程的课时是有限的,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较重的任务。有很多学生没有接触过这一学科,所以就要求教师要有效利用学生的课外时间。让学生可以在课后多加练习,充分实践教师讲授的内容。教师在课堂上多把时间用来讲解摄影知识的原理,而缺少实践的演示。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学会让学生在课后时间拍摄作品,解决拍摄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让学生可以充分了解自身的能力。让学生可以理论联系实际,达到真正的实践。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自己选择适合的时机去练习。教师可以多鼓励学生参加摄影展,在实践和比赛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拍摄技巧,促进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设计出更好的作品。

4.结语

综上所述,数字化背景下师范类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摄影选修课程,要学会与时俱进,增加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把当前先进的数字技术引入到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摄影水平,培养出艺术设计专业综合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明兰,廖建军. 数字化时代视野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艺术与设计(理论),2013,Z1:150-152.

[2] 韩露枫. 论现代高职院校摄影选修课程改革的路径选择和制度依靠[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06:33+35.

[3] 李稳,徐强. 浅议艺术设计专业摄影课程教学改革[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08:124-125.

[4] 韦立群. 高职院校摄影选修课程教改探析[J]. 科技信息,2011,04:197.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数字化
数字化:让梦想成为未来
湖南师范大学作品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Nirvana涅槃》
《星.云.海》
《花月夜》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数字化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