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制造企业物流服务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选择研究

2017-05-02 08:35张敏蒲忠魏卓
物流科技 2017年4期
关键词:德尔菲法评价指标

张敏+蒲忠+魏卓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型企业在“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发展趋势下,为了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都会将非核心竞争力外包。因此中小型制造企业会选择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文章将针对中小型制造企业的特点利用德尔菲法对物流服务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

关键词:物流服务供应商;评价指标;德尔菲法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under th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core competence”, in order to keep its own competitive advantage, can outsource non-core competence. So will choose to small and medium-sized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logistics outsourcing to 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company. 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by using Delphi method to research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logistics service providers.

Key words: logistics service providers; the evaluation index; Delphi method

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导致了顾客对产品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现在的中小型制造企业面临着很多挑战,诸如更短的产品生命周期,更快的产品开发,更多的客户定制要求。面对如此高的要求,中小型企业所具备的资源是非常有限的,他们都致力于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在非核心竞争力方面都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态,因此他们都选择将非核心竞争力进行外包。中小型制造企业意识到要使企业绩效达到最优,必须高效率地进行供应链管理,进而向顾客提供更加专业的物流服务。

在选择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时候,不仅要考虑社会环境问题,还要考虑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物流服务供应商,就需要构建最优的物流服务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在总结有关文献基础上试图就中小型制造企业物流服务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加以探究。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很多学者早在1990年就对物流服务供应商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并有了一定的成果。Kulak 和 Kahraman 总结了功能型物流供应商需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有物流成本、物流服务敏捷度、物流运作效率、对不合格产品的处理能力。Amir等研究的物流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产品质量、实时运输、产品价格、供应商的技术水平。Rave Shankara通过总结前人的实践和研究基础上,总结出决定供应商能力、成本、质量、声誉4个主要因素。

1.2 国内研究现状

刘南提出企业之间必须有战略联盟信任机制,确保战略的相容性,文化的相容性,并提出第三服务物流服务供应商的指標应当包括客户满意度、服务质量和基础设施的数量。王旭坪总结了供应商往往通过评价产品或服务质量、价格、数量等静态指标来完成供应商的选择,从4个一级指标:服务水平、信息化程度、业务能力、技术水平来选择。刘军提出物流服务供应商的物流系统质量可以通过物流服务质量、仓储质量、运输质量和客户满意度等指标进行衡量。张锦等总结了运输能力的提高才能使交易量得到提高,降低运输平均成本和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水平。王喜富研究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合同履约率和信誉度、信息获取能力、信息技术水平、有效信息的获得、信息的共享度。王道平等总结了物流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财务能力、管理能力、质量、交付、价格、可靠性等。

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2.1 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选择中小型制造企业物流服务供应商的评价指标体系时应坚持以下原则:

综合性原则:评价指标不仅要能综合地表现当前物流服务供应商的运营状况,还有显现出物流服务供应商未来发展前景的指标。

系统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与整个物流服务供应链的总体目标形成一个整体的层次结构,以充分反映各评价对象的优缺点。

灵活可重构原则:供应商评价因素会随时间、环境的不同而不同。所以应该对评价指标作出不断的调整。

客观真实性原则: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定性指标要按照某种标准赋值,定量指标要明确计算方法,以真实明确地反映指标的性质。

操作适用性原则:建立的评价指标必须具有足够的可操作性和较高的适用性。数据要准确,可靠性高并且容易获得,这样可以使评价工作可靠运行。

简明科学性原则:指标的选择应当基于对供应商信息的反映,应该有一定的科学性、简明性,避免出现层次过多、重复的问题。

延展持续性原则:中小型制造企业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建立的评价指标是可以延展和可持续的。

2.2 评价指标来源简介

本文所选择的评价指标是从物流作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的前20所“211”、“985”高校教授所研究的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的,主要包括:浙江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对外经贸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

通过对20所高校的82位主要研究者200多篇代表文献进行总结分析,得到如下评价指标:7个一级指标,分别为企业实力、企业运输能力、企业发展潜力、企业信息管理水平、企业联盟性、客户服务以及低碳化水平。30个二级指标,分别为物流吨费用、成本控制能力、成本降低能力、订单响应程度、企业所处地理位置、多类型货车拥有量、货物送达范围、物流作业准确度、货损率、准时送达率、企业信誉度、企业员工素质、企业负债水平、企业成长性、企业盈利能力、企业信息覆盖率、信息共享度、信息沟通及时率、信息化建设投入比例、信息系统综合利用率、企业文化兼容性、企业战略兼容性、企业合作信任度、企业合作关系稳定性、客户满意率、客户有效投诉次数、客户投诉处理及时率、低碳化能源使用率、能耗强度、物流集成度。

2.3 评价指标筛选

综上的30个定性与定量指标只是根据权威专家的文献中总结而出的,而事实上针对不同的企业需要衡量物流服务供应商的指标是不同的,所以根据他们自身的特点和他们想要达到的目标,本文通过向若干中小型制造企业的选择物流服务供应商的专家和工作人员及合作伙伴发出问卷调查480份,共收回了有效问卷400份,此次问卷调查的有效回收率为83%,问卷调查情况如下:

(1)企业实力下的二级指标调查情况:32人觉得物流吨费用指标一般重要、128人认为重要、240人觉得很重要。16人觉得成本控制能力指标不太重要、48人认为一般重要、144人认为重要、192人认为很重要。32人认为成本降低能力指标很不重要、96人认为不太重要、144人认为一般重要、128人认为重要。企业所处地理位置指标:32人认为很不重要、128人认为不太重要、160人認为一般重要、80人认为重要。多类型货车拥有量:128人觉得一般重要、128人认为重要、240人认为很重要。

(2)企业运输能力下的二级指标调查情况:32人认为货物送达范围指标不太重要、48人认为一般重要、208人认为重要、112人认为很重要。物流作业准确度指标:64人认为一般重要、144人认为重要、192人认为很重要。货损率指标:32人认为一般重要、128人认为重要、240人认为很重要。订单响应程度:16人认为不太重要、64人认为一般重要、144人认为重要、176人认为很重要。货物准时送达率:80人认为不太重要、176人认为一般重要、80人认为重要、64认为很重要。

(3)企业发展潜力下的二级指标调查情况:企业信誉度指标:32人认为一般重要、112人认为重要、256人认为很重要。企业员工素质指标:64人认为一般重要、160人认为重要、176人认为很重要。企业负债水平指标:32人认为不太重要、48人认为一般重要、160人认为重要、160认为很重要。企业成长性指标:32人认为很不重要、96人认为不太重要、144人认为一般重要、128人认为重要、112人认为很重要。企业盈利能力指标:16人认为很不重要、48人认为不太重要、80人认为一般重要、144人认为重要、112人认为很重要。

(4)企业信息管理水平下的二级指标调查情况:企业信息覆盖率指标:32人认为不太重要、48人认为一般重要、160人认为重要。企业信息共享度指标:32人认为不太重要、80人认为一般重要、112人认为重要、176人认为很重要。企业信息沟通及时率指标:80人觉得一般重要、176人认为重要、160人认为很重要。企业信息化建设投入比例指标:48人认为很不重要、96人认为不太重要、144人认为一般重要、144人认为重要。企业信息系统综合利用率指标:48人认为很不重要、96人认为不太重要、144人认为一般重要、144人认为重要。

(5)企业联盟性下的二级指标调查情况:企业文化兼容性指标:16人认为不太重要、112人认为一般重要、160人认为重要、112人认为很重要。企业战略兼容性指标:32人认为不太重要、112人认为一般重要、160人认为重要、96人认为很重要。企业合作信任度指标:80人觉得一般重要、128人认为重要、176人认为很重要。企业合作关系稳定性指标:64人认为一般重要、112人认为重要、224人认为很重要。

(6)客户服务下的二级指标调查情况:客户满意率指标:48人认为一般重要、128人认为重要、224人认为很重要。客户有效投诉次数指标:32人认为不太重要、112人认为一般重要、160人认为重要、96人认为很重要。客户投诉处理及时率指标:80人认为一般重要、128人认为重要、192人认为很重要。

(7)低碳化水平下的二级指标调查情况:低碳化能源使用率指标:48人认为一般重要、112人认为重要、240人认为很重要。能耗强度指标:16人认为不太重要、112人认为一般重要、128人认为重要、144人认为很重要。物流集成度指标:128人认为一般重要、160人认为重要、96人认为很重要。

根据德尔菲法,将上述调查问卷的结果用于计算指标的重要性三角模糊数,由于本文有30个评价指标,因此本文只以“企业实力”中的第一个指标“物流吨费用”为例进行计算三角模糊数。由上面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在400份有效问卷中,有32位认为指标一般重要、128位觉得指标重要、240位觉得指标很重要。因此:

评价指标筛选结果如表1所示。

本文设置临界值r=0.5,当δ≥0.5时指标符合标准,当δ<0.5时指标淘汰。因此本文依据向若干中小型制造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物流专家以及合作联盟企业从业人员发放并有效回收的400份调查问卷,并使用德尔菲法的三角模糊函数计算,得到了以下符合中小型企业选择物流服务供应商的指标:物流吨费用、成本控制能力、多类型货车拥有量、货物送达范围、物流作业准确度、货损率、订单响应程度、准时送达率、企业信誉度、企业员工素质、企业负债水平、企业盈利水平、客户满意率、客户有效投诉次数、客户投诉处理及时率、企业信息覆盖率、信息共享度、信息沟通及时率、企业文化兼容性、企业战略兼容性、企业合作信任度、企业合作关系稳定性、低碳化能源使用率、能耗强度、物流集成度。

参考文献:

[1] A Sanayei, SF Mousavi, A Yazdankhah. Group decision making process for supplier selection with VKOR under fuzzy environment[J]. Expert System with Applications, 2010,37(1):24-30.

[2] 刘南,姜泰元,姜敏求. 第三方物流的创新案例研究——以韩国甲物流企业为例[J]. 科技管理研究,2011(4):108-110,113.

[3] 王旭坪,张凯,胡祥培. 基于模糊时间窗的车辆调度问题研究[J]. 管理工程学报,2011(3):148-154.

[4] 张锦,陈义友. 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研究综述[J]. 中国流通经济,2015(4):23-32.

[5] 王喜富. 物流运输网络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分析研究[J]. 物流技术,2010(9):80-82.

猜你喜欢
德尔菲法评价指标
沈阳市农业补贴改革现状评价及对策研究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理论与实证分析
中国药品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基于UML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评价指标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资源型企业财务竞争力评价研究
基于德尔菲法的高校学生党员质量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
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潍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护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