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017-05-02 21:33张淑红吕柏东
读与写·下旬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探究

张淑红++吕柏东

数学是一门具有严密逻辑性和高度抽象性的学科,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到枯燥、乏味、没兴趣,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课堂教学情境是教学的突破口,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掌握知识和获取技巧的主要动因是良好的情绪即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知识的起点,是学习的原动力。为此,利用新教材的优势,就如何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谈自己一点粗浅的作法。

1.创设生活情境,是探究感性化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任何"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贴近儿童生活的问题,都是活的数学,都是有意义的数学。

例如:在教学《分类》时,先让学生自己整理书包,然后说说自己是怎么整理的。这个整理的过程其实就是分类的过程。他们通过整理书包这个实践活动,初步获得了有关感性材料,让学生切身感受了分类在生活中的实际作用。

再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首先给学生提出一个生活中的问题:奶奶明年过第16个生日,而孙子明年过第18个生日(出生那天不算),奶奶和孙子今年各是多少岁?提出这个问题后,我并没有就此导入新课,而是在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时,顺势进行了如下讨论:

师:一般情况下,一年过几次生日?

生:一般情况下,一年过一次生日。

师:现在奶奶过的生日反而少,说明了什么?

生:现在奶奶有些年没有生日过。

师:生日跟什么有关?

生:生日跟年月日有关。

师:那么奶奶有些年没有生日过又说明什么呢?

生:说明奶奶过生日那天在有些年没出现。

师:同学们真爱动脑筋,,究竟奶奶的生日是哪一天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教师把数学问题化,可以让学生从直接的生活经验与背景中亲身体验情境中的问题,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

2.创设故事情境,是探究趣味化

小学生最爱听故事,而且百听不厌,把教材中的一幅幅画面所反映的问题情境编成简短的小故事,使学生产生 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例如:我在教学"循环小数"时,创设了这样一个故事情境: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我用这样总也讲不完的故事诠释了循环小数的定义。

再如:在教学"方程"一节时,我创设了《大话西游》这样的故事情境:话说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路上降妖除魔,历尽艰辛,又饥又渴,走着走着,忽然,一座桃园呈现在眼前,嗬!多么美丽的桃园呀!狭长的桃叶 绿油油的,粉红的桃子缀满枝头。馋嘴的八戒见此情景,便急不可待地想去桃园偷吃桃子,机灵的悟空一个箭步挡住了八戒的去路,说道:想吃桃子先回答一个问题:"梨树是桃树的2倍,梨树比桃树多36棵,桃树有多少棵?"八戒捶胸顿足,不知从何做起,同学们,你們想帮助可怜巴巴的八戒吗?学生兴趣盎然,主动投入到新知的探究之中。

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及学习活动的安排都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和趣味性,使他们感觉到学习数学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从而愿意接近数学。故事情境正是起到了这样的效果。

3.创设游戏情境,使探究活动化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知识源于生活,好动又是孩子的天性,创设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游戏,使学生同时动口,动手,动脑……调动多种感官参与,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猜猜看"一节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游戏:

师:这里有一个百宝囊,里面装有两件宝物,每件身上都蕴含着无穷的奥秘等待同学们去发现,你们想知道宝囊里面的宝物是什么吗?

(生迫不及待的想知道)

师:谁愿意到讲台前摸一摸?把摸到的宝物告诉大家并展示给大家看。

(生摸宝展示硬币和骰子,同时说出宝物的特征。)

师:转动硬币和骰子,让学生猜猜看,硬币那面朝上,骰子朝上的一面是几点?

大家都跃跃欲试,同桌进行合作,自由演示转动硬币或骰子数次,从中体会猜硬币或投资的难易。

再如我在教学《20以内的减法》时,同样设计了个游戏:一人一套卡片,同桌各出一张卡片,谁先说出两个数的差,就是谁赢。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计算的准确性和计算速度。

通过上述情境创设,学生不但兴趣高涨,而且探究热情高昂,敢于挑战困难的精神也得到了应有的培养。

4.创设多媒体情境,使探究直观化

我们学习数学时应该做到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更高的问题走出课堂。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恰到好处的创设问题情景,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借助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从而使课堂教学充溢了轻松的气息,学生学习的激情高,思维异常兴奋活跃,能够主动的建构新知,这种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是"千言万语"所难以达到的。

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设问:为什么车轮要用圆形的?如果不采用圆形,改为椭圆形、正方形行不行?为什么?然后利用媒体放映小动物们乘坐在不同形状的轮子的车上行进时的状态,妙趣横生,课堂内一片欢声笑语,学生有了思考与讨论的兴趣:是呀,为什么一定要用圆形的?究竟圆形有什么特点?

再如:我在教学"组合图形面积"时,多媒体演示我们计算面积时,把组合图形先用辅助线把它进行割、补、拼转化成简单的图形,再计算出该组合图形的面积就方便多了。

利用电教手段,创设有趣的情景,可以让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感知事物,引起兴趣。

"问题情境"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数学不再是抽象、枯燥的课本知识,而是充满魅力、灵性并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数学教学给学生带来的不应是知识的灌输、"题海大战"的厌倦,而是让学生体会讨论、钻研发现之余的喜悦和无穷的求知性。我们不应忽视情境的作用,而是更有效地利用情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向导"的指引下,去探索更为广阔的数学空间,进而使学生真正走进数学,走进生活。

作者简介:

作者1:张淑红,学历:本科,职称:小学一级, 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作者2:吕柏东,学历:本科,职称:小学二级,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重要荣誉: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探究
不同情境中的水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