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2017-05-02 23:06孙亚辉王兆辉
读与写·下旬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老师课堂教学课堂

孙亚辉++王兆辉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和力量源泉,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探索新知识不可缺少的动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乐意参与教学活动,并真正实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然而,兴趣不是天生的,它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事物认识的反映。在课堂教学设计方面,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进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积极作用,收到较好的效果。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提高了教学质量。

1.在课堂提问中巧设悬念,提高学生的兴趣

课堂提问可以在关键处设置悬念,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可以在平淡处引出新奇,使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可在“迷宫”里亮起指路明灯,使学生在顿悟后领略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课堂提问,教师如果能巧设悬念,紧扣学生的兴奋神经,引发学生去思考,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激发一种积极参与的意识,教学中的难点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引导学生探疑才是教学的真谛。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新旧知识的冲突,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上巧设悬念,以疑激趣。“疑”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疑”在引入中有动力作用,在转折处有启迪作用,在思维的转折点上有催人更上一层楼的作用。导入中设疑,教学中设疑,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使思维活动高潮迭起。

2.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教师要像朋友一样对待他们。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一种需要,从而发展学习兴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应强调知识学习是一个建构过程,必须突出学习者的主体作用。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已经能走下讲台,走向学生、贴近学生,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使自己的“教”努力为学生的“学”服务,使教学向着师生“互动交流,共同发展”靠拢。教师的讲解并不能直接将知识传输给学生,教师只能通过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的身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组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并在学生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努力使学生在态度、情感、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3.热爱学生,春风化雨

学生喜爱的老师一進课堂,学生的学习兴趣便油然而生,课堂气氛就会活跃愉快,师生之间就会发生积极的教学反馈。凡是受到老师关心和信任的学生,往往具有一种良好的心境,较强的学习信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获得老师所期望的学习效果。因此,一方面教师要言传身教,做学生的表率,老师是学生的“偶像”,也是学生学习的“活教材”,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直接的影响,所以教师应注意加强师德修养,认真塑造好自己的形象,成为学生学习的表率。另一方面教师要尊重学生,注重教学互动,不歧视差生,同一尺度对待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创造一种师生共同探讨,共同学习的情境,形成活跃愉快的课堂气氛;在课下,跟学生和谐相处,让学生能敢于倾诉心声,同时老师对他们在生活上给予关怀,学法上给予指导,思想上给予帮助,真正使老师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过去认为在学生面前老师要随时保持严肃,让学生在怕老师的环境中完成学习任务,事实证明这是一种错误的方法,它只能造就被动的学习和抵触情绪。实际上学生往往因为喜欢哪位老师,也就喜欢他所教的那一科,这种亲其师,信其道的行为是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这点在我所教过的学生中多次得到验证。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只有用全身心的爱去对待学生,学生才会喜欢老师,才会用十足的干劲来学习老师教的功课。

4.合作学习带来的兴趣

给学生创设宽松的人文环境,提供充分的从事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进行有效的学习活动。这就必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正是课程改革倡导的必要的学习方式。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相互间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不断地扩展和完善自我认知,而且可以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技能,感受学习的无穷乐趣。在教学中我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和探索,逐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形成合作的氛围,达成合作的共识。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课堂教学中若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味口”,寓教于“趣”,使生“乐学”,教学效果必定事半功倍,愿大家成为学生喜爱的小学数学老师。教师要运用各种科学的教学艺术去打开学生求知的心房,去点燃兴趣之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在乐中学,逐渐形成自觉学习的习惯。通过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质量,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学生阶段一切都是从兴趣入门,打开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之门,是我们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者简介:

孙亚辉:学历:大专,职称:小高,研究方向:小学教育教学。王兆辉:学历:本科,职称:小高,研究方向:小学教育教学。重要荣誉: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

猜你喜欢
老师课堂教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