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上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017-05-02 14:30赵荣
读与写·下旬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新课改探究活动

赵荣

新课改不断推进,在新時代的背景下,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新时期,课堂教学已经不同于以往的课堂教学,传统的课堂教学更加注重知识的传授,看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而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教师不仅仅是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因此,作为一名新课改下的教师,应该从观念上有所转变,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课堂教学,让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

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新课改中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教给学生数学思想和方法,让学生在广泛的参与中获取经验。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在实践和交流中获取知识。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怎样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呢?笔者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问题做过相关的探究。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1.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自主探究打好基础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处于不平等的地位之上,教师高高在上,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是教师说了算,学生只是对教师绝对的服从,不能有自己的见解,更不能对教师提出质疑。师道尊严让学生有着畏惧的心理。在这种情形之下,学生成为了知识的接收容器,只能对教师所讲解的内容进行机械的记忆,导致学生没有学习的自主性,对数学学习逐渐失去了兴趣。

新课改中倡导,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把自己放在和学生平等的地位之上,和学生交朋友。作为一名新课改下的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就要做到以新课改下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改变传统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在平时能够放下身段,俯下身倾听学生的想法,多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只有教师能够和学生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和学生交朋友,才能够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才能够让学生对教师敞开心扉,学生对教师才会更加信任和尊重,从而对教师所讲授的课程更加感兴趣。在教师授课时,他们会积极跟随教师的思路进行问题的思考,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在无形中进行自主探究。

2.运用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问题是思维的起源,没有问题就没有思考。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就必须从问题入手。通过运用问题教学情境,教师能够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

在运用问题情境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所设计和提出的问题也不是随意的。在进行问题的设计时,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出发,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问题的设计,只有符合学生的实际,才能够充分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在提出问题时,教师也要做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只有层层深入引发学生进行问题的思考,才能够切实发挥出问题情境的作用,调动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3.通过学生实践,调动学生的参与性

课堂教学是师生活动的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有教师的活动,更重要的是要有学生的活动。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给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数学是一门探究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探究活动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才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才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才能够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中获取更多的知识。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学生更广泛的参与课堂教学,教师要给学生多提供一些实践性的操作活动。例如:在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时,为了让学生能够自主进行知识的探究,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对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进行测量、摆拼等,从而找到计算周长的最有效方法。通过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被调动,他们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不仅课堂教学气氛活跃,而且学生们很快掌握了本课的教学内容。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新课改下需要培养的一项重要能力。作为一名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师,要把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贯穿到课堂教学活动的始终,让学生们主动参与知识的探究,从而推动素质教育的进程。

猜你喜欢
新课改探究活动
“六小”活动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