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学困生转化要与家校社会合作

2017-05-02 18:44邢成萍
未来英才 2017年1期
关键词:转化合作学困生

邢成萍

摘要:学困生是学校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本文试图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结合,探究学习困难生形成的原因,针对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学困生;转化;合作

学困生的定义是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一个人接收信息的快慢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一个人学习、生活及工作上的成败,所以做好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化工作是教育教学中不容忽视的课题。本文试图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结合,探究学习困难生形成的原因,针对原因采取相对应的对策,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造成“学困生”的原因有很多,智力方面,情感方面,行为习惯方面,学习态度方面,性格方面等等。但只要家庭、学校与社会之间相互配合,根据农村小学学困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分析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实际原因,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是可以促进农村小学学困生不断转化和进步的。下面将针对学生和家庭状况进行分析,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特点,就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课题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一、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性格和行为习惯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父母和家庭的种种原因而对孩子的教育缺少关心或者说是力不从心,因此对子女的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自己文化水平低,所以普遍把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因此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孩子内心的成长环境。

2、多数家长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教育管理孩子,对孩子听之任之,除了钱什么都不给,把教育管理责任完全的推给学校。

3、部分家长对孩子的管理方法简单粗暴,一旦发现孩子的成绩下降或者生活学习中出现错误,非打即骂,恨铁不成钢,属于叛逆期的学生们长期得不到支持鼓励,极易形成逆反心理。

4、学生父母双方对孩子的管理方法不一致,也就是“虎妈猫爸或虎爸猫妈”的现象,很难让孩子在严厉与宽容中转换。

5、单亲子女,长期得不到父爱或母爱,易造成心理残疾。

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管理过程中,有教育观念的问题,也有教育方法的问题,家长自身存在的问题对于孩子的影响可能是終身的,家长的问题已经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学生可能在学校中学习感觉良好,也比较感兴趣但是回家后面对家庭环境,很容易让处在成长期的孩子不知所措。例如,学生在学校学习一周,感觉自己有所进步,在心情愉悦的状态下回到家,但是父母正在吵架,此时你肯定是所有的注意力都在父母身上,而父母之间的矛盾会直接的影响孩子生活学习状态。因此,提高家长文化素质,改进和加强家庭教育工作已经刻不容缓,必须加快脚步。转变家长思想观念,改进教育方法,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增强教育责任感,才能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的真正目的。

二、加强家校社会合作的措施

1、建立家长学校,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生活的重要场所,因此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家庭教育施教于日常生活中的言语行为,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并且具有极大的感染性,这是学校教育所不能比拟的优越性。因此,组建家长委员会,完善家校合作管理机构,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议,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制定工作计划,定期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及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形成一致认识。家长之间的互相配合可以极大的促进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学校与家长之间的配合,可以更好的即时发现学生学习及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家长要以身作则,同时家长也可在家庭委员会中不断的学习、成长,将自己的言行寓教于行。

2、建立家长培训制度,优化家庭教育环境。为提高家长的教子水平,我们可以邀请知名教育家,对家长进行面对面授课,并且邀请家长和学生一起听讲座,共同讨论教育方法和技巧,学生和家长都要说出自己的心声,共同寻找合适的教育方式方法。例如,孩子可以建议父母有事可以好好商量,不要吵架;而父母希望孩子面对困难时能够坚强,不放弃,通过孩子和父母的相互沟通,可以让孩子和父母从传统的亲子关系可以转变为朋友关系,以更轻松和谐的方式相处,相互理解,从而优化家庭教育的环境,达到互相进步的目的。

3、建立以家庭教育为补充的教育网络,提高教学质量。近年来,众多的学校逐步建立了以家庭教育为补充,社会教育为条件,学校教育为主体的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在农村小学学困生的转化问题上,可以吸取多年教育教学中出现学困生特例的经验教训,总结学困生转化成为优生的经验,组织家长和学生一起学习,反思教育失败的学生案例教训,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提高工作质量,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这样就能促进农村小学学困生的不断成长以及学校的发展与壮大。

参考文献

[1] 蒋名平.合作学习理论及其实施策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6(05).

[2] 陈栩,雷万胜.20年来国内学习困难学生研究综述[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 2006(01).

[3] 王丽红.学习困难学生成就目标定向、学习策略、失败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其关系[D]. 山东师范大学 2002.

猜你喜欢
转化合作学困生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