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
——油气行业四大关切点——《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油气视角的解读

2017-05-03 05:57李北陵
中国石化 2017年4期
关键词:油气能源规划

□ 李北陵

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
——油气行业四大关切点——《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油气视角的解读

□ 李北陵

“转型变革、创新发展”的能源发展主旋律,贯穿于《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中。

《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了我国能源未来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政策导向和重点任务,对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做了全面的布局。李晓东 供图

从2014年5月启动,到今年1月1日前正式印发,国家层面的《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历经两年半时间终于出炉。煤炭、电力、可再生能源等14个能源专项规划也相继陆续发布。这无疑是近期我国能源领域的重大事件,必将引起国内能源行业乃至世界的关注。

作为“十三五”时期(2016年到2020年)我国能源发展的总体蓝图和行动纲领,《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了我国能源未来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政策导向和重点任务,对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做了全面的布局,是国内能源行业改革和发展的最高指导方针,也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值得关注。

“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的主旋律

从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的介绍看,《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期间我国能源发展的主旋律,那就是八个字:转型变革、创新发展。

“转型变革,创新发展”的主旋律,含义至少有三层。

一是“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强调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更好地支撑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未来五年,抓住国际能源供求格局深刻调整、新一轮能源技术变革方兴未艾的机遇,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推动能源消费、供给、技术、体制革命和国际合作,优化能源结构,努力补上能源发展中资源环境约束、质量效益不高、基础设施薄弱、关键技术缺乏等诸多短板,提升能源产业竞争力。

二是“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强调在能源生产优存量拓增量,能源消费抓好总量和强度双控制。能源生产上优存量,即把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作为能源转型发展的立足点和首要任务;拓增量,即加快提升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比重,安全高效发展核能,优化能源生产布局。而能源消费抓好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即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聚焦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切实推进节能减排,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和培育新动能,提高能源效率,推动形成注重节能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

三是“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强调加快技术创新和体制改革,以之为推动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依托。集中力量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特别是新能源并网技术和储能、微网技术上取得突破,全面建设“互联网+”智慧能源,提升电网系统调节能力,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发展先进高效节能技术,抢占能源科技竞争制高点。积极推动双创,激发能源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广大员工的创造激情和创新潜能,培育更多能源技术优势并转化为经济优势。深入推进能源市场化改革,通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和改革油气矿权制度、理顺电力输配环节等,同时积极支持民营经济进入能源领域。完善机制和政策,理顺能源价格体系,构建公平竞争的能源市场体系。

“转型变革、创新发展”的能源发展主旋律,贯穿于《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中。

其一,能源发展的理念和任务。《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突出三个落实的要求:一是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主动适应、把握和引领新常态,落实能源发展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战略思想,坚持以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需求为立足点,以提高能源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优化能源系统。二是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要求,落实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任务。三是按照中央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落实“三去、一降、一补”在能源领域的具体任务。

其二,能源发展指导思想。《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四个着力”,即着力优化能源系统,着力补齐能源发展短板,着力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着力提升能源普遍服务水平。意在强调通过“四个着力”,全面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努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能源保障。

其三,六个“更加注重”政策取向。《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统筹能源生产和消费,兼顾能源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强调六个“更加注重”的政策导向,即更加注重发展质量,调整存量、做优增量,积极化解过剩产能;更加注重结构调整,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更加注重系统优化,积极构建智慧能源系统;更加注重市场规律,积极变革能源供需模式;更加注重经济效益,增强能源及相关产业竞争力;更加注重机制创新,促进市场公平竞争。这些政策导向,实际是强调统筹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调整存量和优化增量的关系,二是清洁发展和高效发展的关系,三是传统能源转型发展和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的关系,四是能源发展的硬实力和软实力之间的关系,五是兼顾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

其四,以能源系统优化为提质增效重要抓手。《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强调的能源系统优化的这一抓手,具有时代特点。之前公布的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第三十章明确提出“建设现代能源体系”,其主要内容是:“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着力推动能源生产利用方式变革,优化能源供给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维护国家能源安全”。作为“十三五”时期能源转型的目标,它包括现代基础设施网络、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现代产业体系、全方位开放新格局、能源结构优化升级,但核心是清洁低碳、安全高效。

其五,重点强化能源规划体系的完整性及严格的实施机制。与过去相比,国家更加重视规划的引领作用,采用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重点通过理顺规划和项目的关系、审批省级规划,把上下级规划衔接起来,促进实现全国一盘棋、协调发展的目标。“十三五”能源规划,已基本形成成熟的“两级三类”体系,“两级”就是国家和地方这两级,“三类”就是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国家级的能源总体规划加上14个专项规划陆续发布。

“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的重点内容

诚如国家能源局负责人指出的那样,过去的能源发展规划都是在能源供应紧张的形势下安排设计的,主基调因此是扩能保供,保障能源需求,而“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制定的背景变化了,保供已不再是我国能源发展的重点和主要矛盾,五年规划的主基调因此变为提高能源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重点从保供应转到增效益。这决定了《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内容重点也有很大变化。

其一,突出强调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把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保持了一致。

从年均增速看,“十三五”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2.5%左右,比“十二五”低1.1个百分点,符合新常态下能源消费变化新趋势。

从能源强度看,按照规划目标测算,“十三五”期间单位GDP能耗下降15%以上,可以完成《纲要》提出的约束性要求。

其二,突出强调能源结构调整。《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十三五”时期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5%以上,天然气消费比重力争达到10%,煤炭消费比重降低到58%以下。

按照规划相关指标推算,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气消费增量是煤炭增量的3倍多,约占能源消费总量增量的68%以上。

显然,清洁低碳能源将是“十三五”期间能源供应增量的主体。

其四,突出强调提高能源系统效率和发展质量。面对我国能源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综合效率不高等问题,提出四个方面的对策措施:

一是有效化解过剩产能。坚决把国务院确定的煤炭去产能的部署落实到位。需要强调的是,去产能主要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更加注重运用安全、环保、技术、质量等标准,淘汰落后产能。

二是加快补上能源发展的短板。提升电力系统调峰能力,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天然气调峰电站建设,同时,加大既有热电联产机组、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力度。统筹推进油气管网建设,在提升骨干网输送和进口接收能力的同时,加强支线管网建设,打通“最后一公里”。推进城镇配电网建设,既要补欠账又要上水平,在健全网架的同时加快智能化升级。

三是深入推进煤电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十三五”期间要完成煤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4.2亿千瓦,节能改造3.4亿千瓦。

四是严格控制新投产煤电规模,力争将煤电装机控制在11亿千瓦以内。

五是突出强调提升能源安全战略保障能力。在增强国内供应能力方面,《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夯实油气供应基础,着力提高两个保障能力。一是加大新疆、鄂尔多斯盆地等地区勘探开发力度,加强非常规和海上油气资源开发,提高资源的接续和保障能力。二是有序推进煤制油、煤制气示范工程建设,推广生物质液体燃料,提升战略替代保障能力。

国内成品油质量升级提速、绿色发展和节能减排的要求更加严格,石化企业压力加大。李晓东 供图

在利用国际资源和市场方面,《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机遇,推进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技术装备和产能合作,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实现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同时,“十三五”期间还要坚持节约优先的方针,着力推进相关领域石油消费减量替代,重点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标准,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大力推进港口、机场等交通运输“以电代油”“以气代油”。

六是突出强调加强创新引领。在技术创新方面,《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坚持战略导向,按照“应用一批、示范一批、攻关一批”的思路,加快推进关键领域的技术装备研发和示范。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给予治疗组患者,具体如下:建立血管通路,留置双腔导管,插管部位为颈内静脉或股静脉,采用健帆DX-10床旁血液净化机,选用高通量滤器,治疗剂量为35 ml/(kg·h),一个治疗周期为12至24h;给予患者低分子肝素抗凝,针对出血风险大的患者,采用无肝素血液净化;采用PORTS配方作为置换液,脱水量150~350 ml/h,血流率为150-200 ml/min。

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出要完善现代能源市场,推动电网、油气管网等基础设施公平开放接入,有序放开油气勘探开发等竞争性业务,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在产业模式创新方面,《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积极推广合同能源管理、综合能源服务等先进市场理念和模式,推动信息技术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增强能源供给侧、需求侧交互响应能力,构建能源生产、输送、使用和储能体系协调发展、集成互补的智慧能源体系。

“十三五”能源发展的油气关切点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贯彻执行将会对油气行业产生什么影响?我们应该怎么应对?

《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贯彻执行过程中,油气行业至少有四个值得重视的关切点。

其一,能源结构优化升级对油气行业的影响。《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把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其中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5%以上,天然气消费比重力争达到10%,煤炭消费比重降低到58%以下。这意味着,低碳环保成为推动天然气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未来中国能源将以清洁能源为能源增量主体,化石能源发展的大方向是控煤、稳油、发展天然气。

这对油气行业无疑是利好。虽然规划提出的石油消费减量替代对油气消费会有所制约,但能源结构调整对油气消费没有提出明确指标限制,“十三五”期间油气消费的绝对量将是稳定的甚至小步上升的,加之国内油气资源和产量的增长空间不大,远满足不了国内需求,油气对外依存度只会升不会降,这利于油气业走过国际市场宽松、国内供小于求的困难时期。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天然气消费比重力争达到10%,而过去五年的经验表明实现这个比重目标的难度很大,即使达到也不及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这意味着对包括煤层气、页岩气和可燃冰在内的天然气加大开发力度的期待,天然气发展未来五年有很大空间。天然气产业必须直面发展的瓶颈,注意上中下游的同步发展,上游保证资源供应,中游协调供需平衡,下游紧跟市场,实现三个环节衔接协调。同时通过智能技术、互联网云平台、分布式应用模式的有机结合,构建新商业模式,打破传统发展桎梏,实现转型升级。

其二,夯实油气供应基础,提高两个保障能力。《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这个任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加大新疆、鄂尔多斯盆地等地区勘探开发力度,加强非常规和海上油气资源开发,提高资源的接续和保障能力;二是有序推进煤制油、煤制气示范工程建设,推广生物质液体燃料,提升战略替代保障能力。这实际是向国内油气行业发出向油气战略储备基地和战略替代油气领域进军的明确指令。可以预料,未来五年,中国油气开发将迎来又一个高峰时期。

如何应对夯实油气供应基础、提高两个保障能力也面对挑战,尤其是国内汽油需求的增长和柴油需求增速放缓,未来国内炼油行业结构性矛盾将延续;国内成品油质量升级提速、绿色发展和节能减排的要求更加严格,对石化企业特别是独立炼油企业优化、配套、转型、升级压力加大。

其三,未来五年能源发展重大工程。《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未来五年要致力于能源发展的重大工程,包括高效智能电力系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点领域和地区可再生能源、核电、非常规油气、能源输送通道、能源储备设施、能源关键技术装备,同时强调统筹推进油气管网建设,突出炼化转型升级,强调提供清洁油品。这些重大工程,作为能源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面,能够促进能源行业技术进步与能力建设。油气行业应该抓住机会,推动技术进步和能力建设,优化油气供给、保障供给安全。同时要适应国家在能源领域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变革,主动迎接油气管网等基础设施公平开放接入、有序放开油气勘探开发等竞争性业务的挑战。

其四,更好利用国际资源和市场。《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机遇,推进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技术装备和产能合作,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实现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

我国既是国际资源的分享者,也是世界油气市场价格风险的重要承担者。眼下世界能源正出现大转型,能源发展正呈现“五化”趋势,即供求关系宽松化、供需格局多极化、能源结构低碳化、生产消费智能化、国际竞争焦点多元化。而在国内,经济新常态与能源革命也带来了国内能源发展新常态,这主要表现在能源消费增长换挡减速,能源结构双重更替步伐加快,国内油气储量未来将保持稳定增长,但由于资源劣质化趋势明显,规模化动用难度加大,加上低油价对国内油气上游生产,特别是老油田的持续影响,稳产压力巨大。非常规油气的发展速度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国内生产增长与市场需求的矛盾在加深。这要求对中国油气业抓住机遇,加快转型,以改革的思路、统筹的办法提升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效率,在高水平推进国际合作上有更大作为。

(作者单位:重庆能源集团)

猜你喜欢
油气能源规划
国际能源署:今年清洁能源投资将再创新高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第六届编委会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非常规油气》第二届青年编委征集通知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中国海上油气》2021年征订启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规划·样本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