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作曲技术理论课中的复调音乐教学

2017-05-05 21:27李娟
艺海 2017年4期
关键词:复调音乐教学

李娟

〔摘 要〕复调音乐教学是音乐类院校必修的课程之一,通过复调音乐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多声部思维能力,使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各类作品中所表达的内涵以及传达的情感,尤其在作曲技术理论课的学习过程中,效果十分明显。

〔关键词〕 复调音乐 作曲技术理论 教学

新课改在全国各大院校普及与推广,促成了全新的教学思想与理念。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音乐人才的培育模式也逐渐步入了改革阶段。各类音乐院校应该重视复调音乐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的作用,逐渐增加复调音乐教学的课时,提高复调音乐教学的质量。

一、复调音乐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1.复调音乐技术是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基础。只有真正理解了音乐作品中表达的含义,才能够领略作品的真谛。因此,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复调音乐教学始终是作曲技术理论课程中的必修课程之一。即便如此,在作曲技术理论课的教学当中,课堂赏析作品依旧是传统经典作品居多,这些传统作品几乎都是主调音乐。对于复调音乐作品的讲解与介绍却很少,一般涉及到复调音乐的相关内容,也是简明扼要,一笔带过。因此,学生对复调音乐的理解与认识存在着偏差。

2.复调音乐技术是培养学生多声部音乐思维能力的必要手段。从音乐的表现形式上来看,多声部音乐可以分为主调音乐与复调音乐两种。主调音乐是以单一曲调来进行表达的音乐形式,而复调音乐则使用了两种以上的同意义曲调以复合曲调的方式来进行表达。复调音乐不仅可以表达多个形象,还可以表达同一形象的不同侧面。复调音乐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3.复调音乐技术是学生学习其它专业的重要前提。复调音乐技术不仅是一门作曲技术,学习复调音乐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音乐的内部结果,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中所要表达的内涵及其内部结构,成为学生正确理解音乐内部结构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熟练掌握音乐复调技术,对于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及其专业未来的学习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在作曲、即兴伴奏、合唱与指挥等专业课程的学习中,都会涉及到复调音乐的相关知识。

二、作曲技术理论课中复调音乐教学的原则与方法

复调音乐课程主要向学生讲授“对位法”的基本规则和分析各种形式、各种风格的复调音乐作品。学生应该熟练掌握写作对比式、模仿式复调的技术法则,能够熟练地运用这些技术手段创作简单的复调音乐作品,能够正确分析二声部、三声部、四声部复调音乐作品的结构和其中所运用的复调技术手法,学习赋格写作常识,理解赋格各个组成部分的特点和结构形式,熟练地分析各种风格的赋格作品。笔者结合自身从事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教学多年的经验,概括几点课堂教学中的必备原则。

1.系统性原则。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发展,复调音乐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教学方面,该体系拥有整体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规律,强调教学内容的统一性与知识结构的完整性。确保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更加系统的知识与完整的作曲技能。在制定教学大纲时,我们在教材选择和教学内容安排方面,也要遵守系统性原则,尽可能保证教学内容的全面,使其连贯有序,并富有逻辑性。对于大纲中涉及到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计划,不能随意进行删除和更改,使学生在固有的条件下,学到更加丰富的知识,掌握更多种类的技能。

2.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要按照课堂教学开始前制定的计划,进行合理、有序的教学。复调音乐技术的学习,本来就涉及到许多的知识点与难点,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很難起到作用,因此,应该采用由浅入深、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等方法进行有步骤、有计划的教学,提高学生的接受吸收能力。例如:在作曲技术理论的二声部对位教学中,部分教师认为音乐专业的学生都拥有不错的音乐基础,直接越过了一声部教学,或者认为一声部教学过于简单,直接让学生自行进行短时间的学习后,就开始二声部的教学,这样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基础不扎实而无法获得完整的知识,后续学习会变得相当困难。

3.启发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就是要求作曲技术理论课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潜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探索、创新的精神。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课堂教学中涉及到的新知识与新内容展开积极的研究与探索,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作曲作为一门创作性专业,不仅需要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拥有足够的创新能力,不仅要指导“怎么创作”,而且还要知道“如何创作”。教师在作曲技术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中,依照启发性原则的标准,开展启发式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作曲技术理论课的过程中,通过学习与探索,掌握更多的作曲技巧。

4.直观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将知识点进行捏合总结,使抽象的知识点变得更加直接明了,简单易懂,这种更加直观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课堂的教学中,更容易接受和吸收。据有关数据表明,人类对通过感官获得的信息,接收能力更强,记忆效果更好。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更加生动形象、直观具体的形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

5.巩固性原则。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彻底贯彻巩固性原则,首先要做好基础教学工作,确保学生的基础知识牢固,这样,在传授新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对旧知识的温习,逐渐寻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点,促进不同知识点之间的纵横沟通。除此之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巩固性学习观念,使其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常态,对学生其它专业的学习也会起到促进作用。

三、复调音乐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1.教学思想与理念的改革。新课改正式施行以来,我国更加提倡学生的全面性发展,对于音乐类院校的教学工作也十分重视,音乐类院校的数量和规模进一步扩大,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从音乐类院校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传统的教学观念依然存在。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师对教学的含义的理解存在着一些问题,许多教师认为教学就是单纯将毕生所学传授给学生,使其取得优异的考试成绩,或者在专业领域取得傲人的成就,却忽视了“教学”这个词本身的含义。所谓“教学”就是教学生如何学习,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不应将教学的目标锁定在传授知识的方面,应该真正做到教学相长。为了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师应该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与教学方法,总结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加强对创新型教学理念的学习与理解,并结合自身教学中的实际情况,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目标,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2.教学内容与教材的改革。自古以来,音乐就是引领各类文化相互融合的代表。在复调音乐教学内容选择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将中、西方的音乐教学成果与文化传统相结合,以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要。而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知识载体,是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主要来源之一,体现了学校课程建设与学科发展的相关成果,教材的编写也是学院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要始终贯彻选用和自编相结合的原则,以教学实践的成果为标准,并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专业情况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确定课堂教学所要使用的教材。

3.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严重影响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先进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恢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还可以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增强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与理解能力。因此,要在音乐类院校中积极推广施行新式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将教学内容的生动性与趣味性作为教学的重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与特长,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来进行阶段性教学,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在教学方法的改革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来,多媒体、信息网络等技术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具体,便于学生理解与吸收。

参考文献:

[1]李亿军.试论复调的类型及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4(14).

[2]甘小云.对音乐专业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艺术教学,2014(05).

[3]陈锐.浅析数字化音乐教学手段在高校作曲技术理论课程中的应用[J].戏剧之家,2014(06).

猜你喜欢
复调音乐教学
复调循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中国复调音乐理论分析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复调音乐的演奏特征
作曲技术理论课堂教学中的复调音乐教学探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复调音乐形式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的体现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