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卫”不前卫,“无畏”有所畏

2017-05-08 12:44武为
兵器知识 2017年5期
关键词:核威慑前卫核潜艇

武为

2017年初,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2016年6月从佛罗里达州沿海的英国“前卫”级核潜艇(题图)上发射的一枚“三叉戟”ⅡD-5导弹偏离轨道,没有按照计划射向9 000千米以外的非洲西海岸,而是朝着美国本土方向“打过去”,所幸未携带核弹头。消息人士称,这是四年来英国首次测试本国的核威慑能力,却以“灾难性的失败”告终。联想到英国去年几乎是在上述试验同时宣布将开工建造4艘“继承者”级弹道导弹核潜艇(首艇命名为“无畏”号),是否“前卫”已经不再前卫?而“无畏”是否有所畏?我们一起来看。

从全面到唯一

英国核政策与国际形势紧密相关,其核力量体系经历了从全面到唯一的建设过程,大致可分为“强-弱-中”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二战后至冷战期间,鉴于苏联强大的军力,在美国的支持下,顶在欧洲最前线的英国于20世纪50年代先后完成了原子弹和氢弹的试爆。同一时期,英国政府在《国防白皮书》中强调核威慑战略,开始将最低限度核威慑战略作为英国军事战略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自此,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质性建立战略核威慑能力的国家。随后,逐步建立了陆海空“三位一体”的全面核威慑体系,其中就包括第一代海基核力量——装备了美国“北极星”潜射弹道导弹的“决心”级弹道导弹核潜艇。

第二阶段是冷战后至2000年,苏联的土崩瓦解使欧洲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已基本为零。在这种情况下,英国的核战略转变为防止潜在的侵略者威胁英国的关键利益。英国政府经过防务战略评估,决定对其核武器的数量进行一定的削减,保持最低限度核威慑能力。此外,由于此前工党政府对本国航空工业的破坏,英国已无力独立研发战略轰炸机和弹道导弹。一外一内,使得英国从1992年起,开始撤除了陆军的战术核武器、所有海基战术核武器和空基核武器。随着英国皇家空军于1998年正式结束了长达40年的核战备值班使命,英国核威慑力量体系只剩下单一的海基核力量,第二代弹道导弹核潜艇——“前卫”级就此登上历史舞台。

第三阶段是9·11事件后,恐怖主义等新兴威胁不断出现,时任英国国防大臣约翰里德宣称,英国将长期面临来自外部的核威胁,所以必须尽快对目前正在服役的核威慑力量进行更新,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新的规划。2006年12月4日,时任英国首相布莱尔向议会提交了《英国核威慑的未来》白皮书,将英国更新核武计划引入最后决策议程。布莱尔在英议会下院发表讲话说,尽管冷战已经结束,但新的危险可能出现。英国还可能面临来自诸如朝鲜和伊朗等一些国家的潜在威胁。同时,保持强大的核威慑才能维护大国地位,在国际社会中有发言权和影响力。这就是第三代弹道导弹核潜艇——“继承者”级的产生背景。

“前卫”已不再前卫

显然,英国对核威慑力量的追求一直处于最低限度的级别,即便是在形势最为紧张的冷战期间,英国人也只是确保在被苏联攻击的时候具备有效的核反击能力即可。不过,这个能力再小也必须要有,从这个角度来说,作为唯一的核打击平台,“前卫”可谓身负重任。也正因为如此,发生上述“南辕北辙”的根本性错误,英国人能不恼火吗?!

从技术上看,此次试射出现方向性问题,可能是“三叉戟”的导航系统和潜艇的发射系统出现故障。应该说,作为维系国家命运的最后军事手段,发生这种问题是不被允许的,而实际上,英国这个唯一的核打击平台一直以来都不是很靠谱。

2015年,当时正在英国皇家潜艇部队服役的二等兵威廉·麦克奈利在网上公布了一份自己撰写的秘密报告,称只需一个假的身份证明文件,便能登上核潜艇,继而接触关乎国家存亡的核武系统,并且在他服役期间,至少发现了“前卫”级存在包括机密信息保护不全、电脑系统对火情危险出现评估错误、导弹预警警报失灵、安检形同虚设等等30多项安全漏洞。

不仅如此,“前卫”级此前还出现过数次严重事故,包括与法国海军在大西洋发生的“人类历史上首次核武对撞”,以及在冷却水中发现放射性污染等,这些都暴露出了“前卫”级的技术状态并不稳定。据英国媒体报道,在过去65年中,英国共发生110次核武器重大事故,但英国政府此前却只承认其中的27起。难怪这次试射事故发生后,威廉·麦克奈利在接受俄罗斯媒体采访时表示,“三叉戟”发生事故一点也不奇怪。

看来,“前卫”真的已不再前卫。既然如此,为何英国政府不就坡下驴,主动公布事故,也可为发展下一代核潜艇的必要性提供有力支撑,这就牵扯到一段长达30多年的争论。

长达30多年的争论

上世纪80年代,当英国准备建造“前卫”级核潜艇并计划引进美国“三叉戟”Ⅱ潜射弹道导弹时,关于能否缩减该计划的价格就曾引发过英国国内的激烈争论。而在野党对该项目超支的担忧最终也成为了现实。最初估计整个更新计划需耗资55亿英镑,可是到了该级潜艇最后一艘“复仇”号服役时,仅4艘核潜艇的造价就达到了60亿英镑,整个项目更是高达150亿英镑之巨。

如果仅仅是花钱,只要装备管用,相信任何一个国家国防部门都不会吝啬。然而核潜艇最让人纠结的就是其大多数时候“毫无作用”。尽管所有人都相信核武器撑起了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地位的说法,英国民众也不怀疑在冷战期间,正是依靠国家战略核武器部队坚持不懈的执勤才让苏联对闪击西欧的战争行为心存忌惮。但时至今日,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主题,大国之间的全面战争很难再出现,核武器作为“掀翻谈判桌”的终极武器的价值越来越受到怀疑。对于美英法而言,时刻待命的战略核武器虽然重要,但显得并不主要。于是上述关于钱和需求的争论就一直持续到了现在。

以美军为例,大量的核导弹部队在几乎不存在核战争可能的环境下保持着一刻不停的战备值班。“这些20世纪90年代生的士兵用着80年代的5英寸软盘,操纵着70年代开始服役的弹道导弹,在60年代修筑的混凝土发射井中待命,以保卫21世纪的美国安全。”这听起来更像是某个“脱口秀”栏目的讽刺段子。无怪乎美国导弹部队近年来士气低落,接连出现军队考试不及格、补考又积极作弊,甚至部分官兵沉迷毒品的恶劣情况。到底还需不需要保持庞大的核威慑体系成为许多美国年轻军官和士兵心中的疑问。想必英国人也在思考同一个问题。实际上,在冷战时期,核武器几乎不会被用于实战已经算是个公开的秘密,但鉴于当时的巨大军事压力,英国政府可以罗列出一万个充足的理由让纳税人为更新核武器买单。可到了核威慑力量的价值被严重怀疑的现在,如果在讨论批准下一代核潜艇建造计划的当口还曝光导弹打偏的事故,那可能“继承者”就继承不了先辈的遗产了。

皇家海军的爱与恨

除了在野党和英国民众,其实英国皇家海军对于弹道导弹核潜艇的更新和维护也是非常矛盾,可以说是又爱又恨。

爱,是因为弹道导弹核潜艇让皇家海军重新找回了当年在三军中的无上地位。当“三位一体”核力量体系只剩海上“一位”时,皇家海军再一次回到了英国国策的核心位置,陆空装备都要给自己让路,国防经费都要向自己倾斜,在丧失了世界海权后,皇家海军仿佛找回了叱咤大洋的昔日荣光。

恨,是因为皇家海军自己在装备发展和建设经费上都要给造价高昂的弹道导弹核潜艇让步。由于经费有限,在建造“前卫”级时,皇家海军不得已取消了下一代航母的建造计划,又将刚刚完成现代化改进的上一代航母退役拆毁,使皇家海军从一支小规模的全球海军缩水成一支“北海卫队”。从这个意义上说,英国在马岛海战中赢得那么难堪,“前卫”或许才是罪魁祸首。

当然,要说弹道导弹核潜艇一点用没有也显得稍微绝对了些。在2002年对阿富汗和2011年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中,“前卫”级都直接参与并取得了一些战果。英国《每日邮报》曾报道,“胜利”号摧毁了利比亚政府的一栋三层楼高的指挥中心,发射了自身携带的8枚“战斧”巡航导弹中的6枚,摧毁了利比亚政府军的数辆坦克及部分军事设施等等。不过,相对于上百亿的造价和几十亿的运营维护费用,这样的战果是不是稍微小了点?!这就是为什么议员们对皇家海军的建设普遍持支持态度,而一旦涉及到“国之重器”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就立马变脸的原因所在。

“继承者”能继承什么?

如果纯粹从装备发展的角度来说,建造“继承者”级弹道导弹核潜艇确实迫在眉睫。因为“前卫”级中,服役时间最早的“前卫”号已经23岁了,最小的“复仇”号也已18岁,按照设计寿命30年,预计至2024年左右“前卫”级核潜艇将开始陆续退役。考虑到一艘新型弹道导弹核潜艇从开工建造到加入现役至少需要10年左右时间,因此,现在着手“继承者”级的设计建造工作正好可以与“前卫”级的退役时间衔接起来,从而确保英国核威慑力量不会下降。

毫无疑问,以英国深厚的造舰功底,“继承者”级必将采用诸多创新设计。据早前官方公布的效果图显示,“继承者”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在艇体结构和艇体操控上实现了创新,其最显著的设计特点在于X尾舵装置和位于水线下的艏水平舵,以及大角度倾斜的航行设计。此外,另一个显著设计特点是潜艇艇体的艏部曲线沿着艇体纵向轴线伸展。

从技术运用上猜想,“继承者”级肯定会沿用在“机敏”级攻击型核潜艇上得到证实的新设计,例如单轴喷水式推进系统、 ECS外部通信系统、光纤红外热成像潜望系统等,动力上或许会采用罗罗公司设计建造的新型PWR3压水反应堆作为核动力推进系统,该系统比“机敏”级上安装的PWR2型更易于操作,使用寿命更长。

横向来看,“继承者”级应该不会像“前卫”级那样,与美国海军同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有太多关联。但鉴于英国在潜射武器系统上对美国的依赖(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正在研制的潜射通用导弹舱就是供英美两国最新一级核潜艇使用),两者在作战性能上不会有太大差异,但美国最新的设计排水量为20 000吨的“哥伦比亚”级比“继承者”级要大一圈,必然能够携带更多的弹药,并且自持力也更强。而与俄罗斯海军“北风之神”级相比,“继承者”级在尺寸上基本相近。不過,“北风之神”装备的“圆锤”导弹命中精度要高于“三叉戟”ⅡD5,而且还具备机动变轨能力。因此,美国会不会研制新的潜射弹道导弹并提供给英国也未可知。

受迫于财政压力,“继承者”级的携弹量将从“前卫”级的16枚减少至12枚,不过改进型“三叉戟”或者新的导弹会不会能够搭载更多核弹头还不得而知。即使不变,这样的武器配备也足以应付任何一场危机了。

对于建造新舰艇,英国前国防大臣彼得·拉夫曾说过:“建造‘胜利号战列舰前十五年,皇家海军就开始购买橡木了。”这种深入骨髓的骄傲和自信赋予了“继承者”级巨大的光环。抛开技术问题不谈,英国皇家海军对“继承者”的期望不仅仅是继承“前卫”的职责任务,而且还要继承坚守国家安全的信念。

“4”的玄机

除了性能指标外,建造数量也是大家关心的问题,毕竟数量的多少将直接关系到战略核威慑能力的强弱。很巧合的是,无论是“决心”,还是“前卫”,亦或是“继承者”,英国每级弹道导弹核潜艇的数量都维持在4艘。为什么不是3艘或者5艘?这里面有何玄机呢?这要从“相互确保摧毁”的理论说起。

猜你喜欢
核威慑前卫核潜艇
美国“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
普京批准新版核威慑政策
莫文蔚:民歌也可以很前卫
中国核潜艇亮相备受期待
前卫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