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合作学习的中职数学学业评价初探

2017-05-08 07:55徐媛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测验学业中职

徐媛

当前的中职数学学业评价仍沿袭着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的方式方法,评价中仍存在着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引入合作学习进入中职数学课堂,以期构建适合中职学生的数学学业评价模式。

一、学业评价的概念及作用

“学业评价”是一个合成概念,它包括“学业”与“评价”两个要素。是指在系统收集学生课业学习情况的客观事实材料基础上的价值判断过程。它是教育评价、课程评价、教学评价、学生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具有相对独立性。学业评价的结果既可以作为教育行政部门评价学校办学水平的依据、也可以作为判断课程方案合理性或课程实施结果有效性的重要参照,还可以作为评价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指标。

二、中职数学学业评价的现状

笔者通过调查东莞市三所中职学校及广州市两所中职学校的现行做法发现,目前大家对学生的数学学业评价方式以量化的分数体现,计算方法为:学生学业成绩=卷面成绩+平时作业+平时表现,各个学校所不同的只是各部分所占的百分比不同而已。卷面分数对学生的数学能力进行评价,即学生的闭卷考试成绩。由于学生基础差,这种评价标准也很难执行下去,任课教师就只能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随便给个分数。这样做的结果是学习主动积极的学生觉得自己的努力与获得不成正比,很多基本不学习但上课还算遵守纪律的学生会意识到即便是这样混下去也是能获得及格的。这种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促进发展的功能,加深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不亲近感,甚至感到厌恶、恐惧。面对这样的教学现状,笔者试着在引入合作学习进入课堂的基础上寻找一个适合中职生的比现行方法有效的数学评价方式。

三、合作学习环境下的数学学业评价

合作学习是当今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纷纷采用的一种富有创造意义的教学理论。国内外各项研究表明,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改善师生关系、实现师生教学相长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合作学习环境的创设如下:

(1)先在班级中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建立合作学习小组,具体操作办法是计算出学生入校一个学期以来的4次考试成绩的总平均分,结合与学生平时的接触中了解到的学生的个性特点、性格特征、言语水平、纪律状况、组織能力、交友特点等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对学生进行编号,原则上从优到差按1~52进行排列。将全班学生分成9个小组。9个小组分别用字母A~I代表,然后从A开始,将编号为1的学生分配至A组,2号的学生分配至B组……9号分配至I组,然后反过来从J组一直到A组,如此循环一直到分完为止,这样就有7个小组是6人组,2个小组是5人组。按异质分组原则进行分组虽然很耗费精力,但这是合作学习的基本保障条件,否则其后的一切努力将变得毫无意义。受人数多的限制,笔者将学生安排到一起后,同一个组的学生坐两排,一排三人,这样操作座位安排就不会有困难。

(2)笔者选择学生小组成绩分工法(STAD)作为中职学生的一种合作学习模式,并在合作学习模式下对学生数学学业成绩进行评价。

学生小组成绩分工法也叫做学生小组成就区分法(Students Team Achievement,简称STAD),是由美国约翰逊·霍普金斯大学的斯莱文教授于1978年创设的,是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中较为简单、最容易实施的一种方式,也是十分有效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绝大部分的研究又表明该方法能促进优生、中等生、差生成绩的提高。在STAD中,每一个小组成员都分担一定的学习任务,承担对本小组团体成绩高低的责任,即每一个小组成员的成绩都将决定团体成绩的高低,是一种任务分组、团体计分的合作学习方式。根据斯莱文教授提出的操作要素,结合笔者执教学生的特点,确定了以下的数学合作学习情境下的数学评价操作要素:

①确定基础分。将学生在以往测验中的平均分作为基础分,基础分代表着学生过去的学业成绩,是对学生以往成绩的肯定和总结,也是学生发展提高的基础。学生的基础分可随着学生测验成绩的提高而变化。由于笔者所在的学校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业成绩采用的是百分制。为了保证学生的基线分,以学生的上一年的四次测验的数学成绩为依据,计算出平均分,作为开展合作学习之初的学生的基线分数。例如,某生的四次成绩分别为:100、95、98、89,那么,该生的基线分为(100+95+98+89)÷4=95.5。

②全班教学。教师先面向全班学生进行教学。以讲解和介绍新的学习内容为主,激发学生在开展合作学习时的兴趣。知识传授阶段要做到精炼,这样才能保证课堂上有充足的活动时间。

③合作学习。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研究,并做好测验的准备。小组学习的任务在于全组所有成员都要掌握教师课堂上讲过的内容并帮助同组的其他同学掌握。小组活动过程中可以采用两两配对学习的方式互相检查、互相核对。教师在这一阶段作巡回指导。

④独立测验。在教师课堂授课和小组学习活动完成之后。针对学生个人进行测验,每一个学生必须独立完成测验作业,在这个环节小组成员之间就不能相互帮助。测验试卷可以采用小组互评的方式,也可以课后作业的方式交由教师自己评阅,在下一堂课之前将本次测验卷面分数计算出来。

⑤计算分数。每次测验后要尽快统计分数,包括个人提高分和小组得分。设置个人提高分的目的是保证人人都有成功的机会。换算方法是将该生的测验分数同他本人的基线分数作比较。

小组得分是根据小组成员的提高分来计算的。把小组全体成员的提高分相加再除以小组成员数,采取四舍五入的方法,不保留小数。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当合作学习进行到一定的程度就需要调整基础分的分值。如果一个学习好的学生基础分很高(如95分),那么他的提高分自然会很低,他就会因自己对小组总成绩贡献小而受到本组内部的压力。解决办法是,在经过几次测验之后,将最近几次测验的平均分定为新的基础分。

⑥小组奖励。合作学习倡导“组间成员竞争,组内成员合作”的理念,旨在促进小组之间的竞争和小组内部成员之间的合作,把竞争与合作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并非所有小组都能得到奖励。平均分为15分的为优良组,平均分为20分的为出色组,平均分为25分的为卓越组。小组认可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所取得的进步与不足,并激励学生继续努力,以争取更好的成绩。

在进行小组奖励时,要重点表扬那些因自身的努力而为小组做出很大贡献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多半会是以前学习成绩较低的人(因为他的基础分一般都是很低的,很容易超越)。如果有的学生成绩不理想,但教师注意到了他在小组活动中表现优越之处,那么就要适时进行公开的奖励。

四、采用合作学习评价后的数学学习效果

笔者将这种基于合作学习的数学学业评价引入课堂以后,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发生了显著的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部分学生在数学交流能力上有了较大的提高,能主动地站出来说和做数学的相关习题内容,学习数学的兴趣有了较大的提高。学生在交流中掌握了更多的学习方法,从而显著提高了数学学业成绩。

(2)在长期的团结协作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群体精神、合作精神。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兴趣,学生对学习的迷恋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由兴趣产生动机,由动机引发探索,由探索到达成功,在成功的快乐中产生新的兴趣和动机,从而推动学习的不断成功。

(3)基于合作学习的评价措施使得学生和老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在合作学习的开展中学生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且经常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学生拥有更多的机会,全面地运用其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即使是成绩较差的学生也能够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回答问题,学生从内心被动员起来,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而教师在学习中更多的是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在实施过程中,要求教师有较强的控场能力和对知识的整合能力。

(4)学生的自信心有所提高。在学习的过程中,基础较差的学生不仅能从教师那里得到帮助,更能从同组同学那里得到帮助,这样会有更多的机会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基础较好的学生因帮助了别人,也会有自豪感,更加增强了学习數学的信心。在整个小组被认可,得到表扬的时候,小组的每个成员都会因为自己为小组所作出的贡献而高兴。这种良性循环不断地促进学生产生新的学习动力,更加积极地投入数学学习。

整个评价体系中,学生的得分取决于自己对小组的贡献程度大小,同时还取决于对自己以往成绩的超越程度而非与他人成绩的横向对比。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重视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要重视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转变;既要重视学生学习水平的甄别,又要重视其学习过程中能动性的发挥;既要重视定量的认识,又要重视定性的分析;既要重视教育者对学生的评价,又要学生的自评、互评。基于合作学习的数学学业评价基本符合数学学习评价的要求,符合中职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确实能给中职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动力,提高中职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

责任编辑 何丽华

猜你喜欢
测验学业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基于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评价与水平划分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调研报告
业精于勤
两个处理t测验与F测验的数学关系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数字测验
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