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地方代表团新闻如何对外传播

2017-05-08 16:48徐德金
对外传播 2017年4期
关键词:两会代表团议题

徐德金

全国“两会”报道是新闻媒体相互竞争、大显身手的时候。毫无疑问,“两会”的新闻可以用海量来形容,数千名中外记者每天采写播发的内容让人目不暇接,再加上加工制作后通过新媒体传播出去的篇幅,即时发稿量呈几何级数增长。

人大会议的地方代表团往往处在新闻的夹缝中,主流媒体左顾右盼,一般情况下媒体不太重视“两会”上的“地方新闻”,他们盯的是主席台、新闻发言人、部长通道和明星代表委员。在这样的情形下,记者在报道地方新闻时应如何提供鲜活内容,挖掘有价值的新闻?另外,从地方代表团的角度看,如何向媒体记者“喂料”也显得相当重要。基本上,代表团会在以下三个环节主动作为:向境内外媒体开放的代表团全体会议,组织媒体记者进行的专项采访,组织主要媒体对人大代表的专访。

一、主动设置好议题

通过媒体大量、集中报道某些内容,是议题设置者的出发点,其目的是让受众关注、谈论这些内容。

向境内外媒体开放的地方代表团全体会议往往最能吸引记者到场。3月6日下午福建团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举行全体会议,全程对媒体开放。据福建官方统计,共有103家境内外媒体、167名记者参加。在提问环节,福建代表团为记者设置了几个议题,第一个问题是关于供给侧改革补社会事业和民生短板的,由省委书记做答;第二个问题是关于脱贫攻坚举措、成效及目标和工作重点的,由省长回答。此外,还有其他问题,诸如,平潭综合试验区对台新作为、海丝核心区和沿线国家地区的经贸文化交流、民企发展、闽港关系以及自贸区建设等。

无疑,福建团设置的两个最重要的议题是“补短板”和“扶贫”。这也是福建团在本次两会上最想向外界介绍的内容。近三年福建代表团在向境内外媒体开放时设置的议题,主要围绕在中央政策的大背景、大环境下,福建怎么做,做得怎么样,还要怎么做等内容,也就是“围绕工作大局,突出福建特色”。

设置议题是最一般的要求,但是设置好议题却不容易。在全国“两会”,地方代表团总是希望把本省最重要的事情通过媒体传播出去,但问题在于,内容的提供方并不十分了解媒体真正想要的,他们往往用以往对待国内地方媒体的经验,将本省的主题宣传、成就宣传的内容提供给所有媒体,而并不在意外宣媒体或境外媒体的真正需求。因此,在代表团开放日上主动设置好议题往往最见功夫。福建代表团在最近几年對境内外媒体的开放日上,没有见到记者就某一个感兴趣的话题穷追不舍的场面,这说明两个可能,一是代表团把该喂的“料”全喂给记者了,满足了媒体记者所需;二是媒体记者对代表团没有兴奋点。

二、用精彩的内容引导话题

有议题、没话题,是地方代表团普遍遇到的问题。代表团的开放日主要是设置议题。坦率而言,福建代表团所设置的议题都是很不错的,在“两会”的平台上,从全省的层面,以主题宣传入手,应没有比这些更有分量的了——供给侧改革补短板、扶贫帮困、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改革、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平潭综合试验区发展、对外开放,然而,问题的关键是有了好议题,但缺乏好的话题。

“议题和话题是两个不同的层面,议题带有根本性、导向性,对话题起到提纲挈领作用。话题是议题的延伸和具体化,体现议题的思想内涵和宣传意图。二者相互统一,相辅相成。要遵循传播规律,既设置宏观的关键性议题,又提出丰富多彩的话题。”①

好的话题,就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我们遗憾地看到,好议题之下,却没有好的论述。什么是好的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有铁的事实、好的道理,还得有耳目一新、引人入胜的表达。”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我们总是看到千篇一律的、照本宣科的官样文章,少了灵气棱角,少了真知灼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信息需求和接受特点,一套话语满足不了所有人,一个腔调难以唱遍天下”,一味灌输式的“我说你听”的方式,不是所有媒体记者都乐意接受的。

在“两会”采访时,时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我们向作为地方官员的人大代表提出一个采访话题时,接受采访的对方会给你提供大量的文字素材,这些文字材料无非就是工作总结、计划、安排。而且,就是用这套材料对付所有的记者。所谓,你有一个问题提出,我有无数材料回复。要引导话题,就必须有能吸引记者的精彩内容和表达方式。精彩的内容,是丰富的、有层次的、多面向的。表达方式是生动的、有个性的、有观点态度的。

今年3月9日,福建代表团组织了一场集体专题采访,内容是关于福建的河长制和生态文明建设。代表团设置的议题不新鲜,关于河长制,二月底在省里已经召开过新闻发布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近年谈了很多。估计是在媒体开放日上没有涉及这个议题,省里因此有必要将这两个“亮点”推送给媒体。从当天邀请的六位人大代表的身份看,这场集体专题采访是有备而来的,由常务副省长谈福建实行河长制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情况;由沿海两个市的市委书记谈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关系、河长制的具体实施办法;由两位环保专家和一线环卫工人,从专业、业务角度谈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这就增加了该议题的层次,丰富了内涵,从多角度来解读福建生态文明建设下的河长制,有较多的话题展开。当然在内容的延展方面还是不够充分,尤其是两位专家的论述不够有力。此外,回答者回避了某个反面或者说只是侧面的具体事例,因此在本该有火花的地方没有出现,比较可惜。而有的代表无论在发言中还是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总能吸引记者的注意力,因为他能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言之有趣,这样,他的话题自然而然成了焦点,受到追捧。

2016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向境内外媒体记者开放,有多位代表谈到两岸关系。当时任副省长梁建勇借用歌词“就算是人间有风情万种,我依然情有独钟”表达心情时,现场气氛热烈,有了笑声。一个严肃的话题就这样被引向轻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要想把所要表达的内容送到受众面前,首先就要具备吸引记者注意力的能力,这便是话题的魅力、引导力。

三、遵循对外传播规律

笔者连续四年上“两会”采访福建代表团,全程观察该团主动“喂料”的内容,很难判断其在对外传播上是否有较多的考虑。一般认为,面向境外、海外的宣传叫对外传播;但广义而言,超出一个区域范围的宣传就是对外传播。不可否认的是,地方代表团最需要的往往是两个传播面向即“向上”和“向下”,而不是“向外”。一些貌似对外宣传的部分其实是“向上”宣传,这就决定了它的宣传“文本”。当然,我们不能强求或苛求他们对于对外传播有多大的重视程度;其实只要在议题设置和话题引导方面能够提供给媒体较多的选择,事实上就已经完成了作为供给侧的任务。

毕竟,对外传播是靠媒体来完成的。媒体的任务是向其特定的阅读群体提供适销对路的新闻产品。在今年花样翻新的媒体大战中,新媒体的异军突起反映出受众市场的革命性变化,但毕竟,全国“两会”的对外传播归根到底是内容的传播,因此,做好对外传播的内容是媒体的职责。

1.传播好声音

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外宣媒体的天职。如何将“两会”上地方的声音传播出去,媒体记者所要做的不仅是倾听,更是选择。不能有闻必录,不能不分内外,不能不加取舍。如上所言,在“两会”期间,代表的发言、建议、议案不计其数,各地在“两会”期间向媒体提供的素材、材料也浩如烟海,如何从中选取最适合对外报道的内容,最能考验记者的本领。

大体上,上会的记者是跟着大会议程走的。政府工作报告、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计划报告、预算报告、“两高”报告等,代表均会围绕这些内容展开讨论,发表意见建议。但事实上,外宣媒体很难从地方代表团比较温和的、缺乏个性的发言、讨论中获取特别有价值的内容,因为要把这些内容放在全国“两会”这个最高议事殿堂中去衡量,地方的声音微弱得让人听不到;即便能传播出去,也传不远;如果只是生搬硬套,讲了更没人听。

因此,必须抓住最具地方特点、优势的内容,在这里当然是要突出“最福建”的内容。近几年,外界对福建较为关注的大约是闽台关系、“一带一路”“海丝”核心区、自贸区、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闽商群体等,这也是福建较多有别于其他地方代表团的特色内容。对外宣传就是要传播这些识别度比较高的声音。

2.让权威说话

出席十二届人大会议的福建代表近70人,毋庸讳言他们都具代表性,但在阐述福建工作的重要举措、思路、目标上,就必须让权威人士来说话。2015年“两会”,笔者专访福建省委书记尤权,谈新常态下福建发展新机遇;2016年“两會”,笔者专访福建省省长于伟国,谈福建在更高水平上扩大对外开放。省委书记、省长站在全省的高度谈这些话题,是政策的宣示,是一种态度,这些声音是十分清晰的、有力的,当然更是权威的。从海外的角度看福建,就可以从中获得最有价值的信息。

上述福建代表团对境内外媒体开放日所设置的议题,由书记、省长来回答的问题,都提升了这些内容的重要性。安排媒体记者集体专题采访,也都必须由说话有分量的代表领衔,如今年福建代表团的关于“河长制”及生态文明建设的专题采访,就是由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率多位代表接受记者采访,由其本人做主旨发言。

任何一位有经验的记者都懂得让权威说话对稿件是何等的重要。对权威声音的传播是最有价值的传播。

3.尽量找几个受关注的代表

坦率地说,人大代表并不像政协委员那样较具社会知名度,媒体关注度也不高。不过,每个地方代表团中往往都有几个“明星”代表,他们要么因其个人身份如著名作家、诗人而受到重视,要么因为在某个前沿科研、学术领域获得成果而被社会所肯定,要么相对率真直言而被媒体青睐。因此,还必须从一个地方代表团中找出几位较受关注的代表,也就是说,要选择几位热门的、有社会知名度的、较有个性的、有表达能力的代表,这可以使稿件产生亮点。

受关注的人大代表并不一定都愿意表达或善于表达,记者的任务不仅在于倾听,还在于挖掘。笔者曾经采写《访不到的舒婷》一文,因为在十二届人大会议上,舒婷从不接受记者采访。不接受采访,不意味着她没有看法、观点、意见;不接受采访,不等于她不与记者说话、交流、沟通;不接受采访,并不表示她没有话题,她的作品便是最好的背景。笔者便是通过这几个层面,将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著名诗人舒婷在“两会”上的言行呈现给了海外受众。此稿发出后,引起了读者关注。有文章这样评论:“舒婷拒访,我以为不妥。毕竟是著名诗人、公众人物,又是全国人大代表,媒体为满足受众的知情权,有权采访她;除了会上参与讨论、献言献策,她也有义务通过媒体回应公众的重大关切,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看法。就算对忠实的读者对她个人的关心,她也应该怀有感恩之心,有所表示。”

名人效应、话题效应、事件效应,都可成为采访地方代表团时特别留意的部分,唯有如此,才能增强对外传播的效果,并且放大效果。

4.从普遍性中发现差异性

在2014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笔者采写了一篇“两会观察”:《人大代表“非官式”发言引人入胜》,获得当年全国人大好新闻一等奖。中宣部、中央外宣办等主办的《三项学习教育通讯》2014年第4期一篇题为《沉下心去找新闻》的评论文章称:“这篇报道没有将焦点对准代表们的‘宏大叙事,也没有重要的政策宣示,而是敏锐地捕捉到了会场内的不同声音——‘非官式发言。短短千字文,集纳了五个职业不同、个性鲜明的代表,医院副院长的幽默、省长的魄力、诗人的率性、非公经济代表的敢言以及村党支部书记的‘草根语言,读后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这篇稿件就是从福建代表团人大代表的大量发言中寻找共同点,即“非官式发言”,也就是从普遍性中寻找独特性、差异性,在对外传播的价值取向上,就是要向外界传递这样一种现象,人大代表生动的、具象的、立体的一面。

其实,在全国“两会”地方代表团的现场,这种从普遍、一般之中发现独特、有趣内容的地方是不少的,但确实需要“沉下心去找新闻”。心中要始终想着受众,尽量从对外的角度找新闻,尽量用读者容易接受的语言、叙述方式讲故事。

故事往往是独一无二的,它是差异化的表现,也较具生动性。在严肃的“两会”会场,其实也有许多生动的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要讲好身边的故事,当然也包括讲好人民代表的故事。

「注释」

①崔玉英:《增强议题设置能力 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对外传播》2015年第1期。

猜你喜欢
两会代表团议题
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议题式美术教育
让政治议题“活”起来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各地代表团及代表剪影
Google Shuts Down Five Products等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