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仪器设备管理探索与实践

2017-05-08 11:52唐宣东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32期
关键词:仪器设备实践高校

摘 要:目前高校对仪器设备管理重视不足,缺乏科学的管理体制和监管手段,造成仪器设备资产流失严重。新时期为高校仪器设备管理提出高要求,迫切需要高校转变观念,加强对仪器设备的重视程度,强化制度,形成科学的管理体制,利用网络技术,加强仪器设备动态管理。

关键词:高校 仪器设备 管理 实践

伴随着最近几年我国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加深,高等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很大的改善,高校仪器设备得到显著增强,并且伴有持续增长的现象。但是,高校仪器设备管理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仪器设备管理思想认识不到位,仪器设备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对仪器设备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新时期,迫切需要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和投资效益,更好地为高校教学、科研以及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一、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观念淡薄,重视程度不够

长期以来,高校对仪器设备重视程度不够,管理意识薄弱,重购买轻管理、重使用轻维护,单纯追求数量和财产总值,疏忽了仪器设备的保养维护,从而导致部分仪器设备的损耗加快、使用寿命缩短。特别是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低,大型仪器设备的运行维护经费明显不足,造成大量的仪器设备故障率偏高,直接影响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的发挥。同时,对大型仪器设备管理队伍建设重视不够,致使大型仪器设备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造成大量的仪器设备长期闲置,浪费了大量的教育资源。

(二)管理体制不合理,职责不清晰

由于对仪器设备重视程度不够,没有从体制、管理、规划、政策等方面加强对仪器设备的管理,致使高校管理体制欠合理,以部门为单位购置设备,使得所购设备成为部门所有,存在条、块分割问题,无法实现仪器设备的共享。

(三)监管手续不健全,资产流失严重

目前许多高校还缺乏仪器设备监管体系,对资产的增加、减少、使用等方面缺乏监管力度。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由于监管制度不健全,教师离校未及時办理资产交接手续,账务不清、移交不清、产权不清,造成资产流失;二是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工作不到位,特别是对接受捐赠或附送所得的部分仪器设备缺乏流程化管理,未能及时办理入账手续,又没有定期进行账物清查,造成仪器设备账实不符;三是仪器设备使用者对仪器设备管理不够重视,没有结合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及时办理报废和增减值手续,造成资产流失。

二、新时期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实践策略

针对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高校需要转变观念,强化制度,增强仪器设备管理意,形成科学的管理体制,利用网络技术,加强仪器设备动态管理。

(一)转变观念,增强仪器设备管理意识

高校应转变观念,充分认识仪器设备管理的重要性。一方面要转变观念,切实提高高校各级领导、财务人员、资产管理人员仪器设备管理的意识,克服“重钱轻物”思想,坚持勤俭办学的精神理念,树立资产效益意识,强化资产管理观念。另一方面要按照教学、科研的需求进行配置,要合理分配,通过专家的研究和衡量,从而购置新仪器,把握好购买的源头,提高现有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强化制度,形成科学的管理体制

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建设包括仪器管理评估机制、设立责任追究制、有偿使用机制等。首先,加强仪器检查以及管理检查评估,对设备的日常管理、利用率以及使用效益等进行检查,使高校仪器设备处于严格的、全方位的、全过程的监控之下。其次,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度,实行仪器设备管理岗位责任制,设立责任追究制,对由于管理不善人为的造成设备损坏、丢失、闲置不用等行为进行追踪与问责,保证仪器有人用、有人买、有人负责,做到“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最后,加大仪器设备的共享机制建设,将一些闲置的仪器设备分配给急需设备使用的实验室或者是个人。

(三)利用网络技术,加强仪器设备动态管理

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应该要不断的进行创新,利用校园网络技术,所有的规章制度都放置到现代化的信息设备当中。按照“统一规划、分块建设、集中管理、共同使用”的原则,构建开放、共享、高效的大型仪器平台,实现网络化管理,逐步形成对资产的申请、购置、使用、处置等环节的监控模式,做到全校信息共享。要建立相对完善的仪器使用记录表,实施条码管理,使全校管理人员通过网络可查询仪器设备的相关信息;通过充分授权或分权,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优化仪器设备资源,增强仪器设备管理的互动性、多元性、灵活性和便捷性,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仪器设备管理效率和工作质量。

三、结论

仪器设备的科学化和信息化管理程度决定着高校实验室运行效率,对高校教学质量提高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由于对仪器设备管理观念淡薄,重视程度不够,管理体制不合理,职责不清晰,监管手续不健全,资产流失严重,使仪器设备管理逐渐成为我国高校管理的一种问题。新时期,高校应该将仪器设备管理作为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转变观念,增强仪器设备管理意识,强化制度,形成科学的管理体制,利用网络技术,加强仪器设备动态管理。

参考文献

[1] 王立,侯亚彬.创新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6(33):259-260.

[2] 刘小花.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方法探索[J].科技视界,2014,21(35):121-124.

[3] 蔡兵,刘姝伶,尹玲娜等.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2(22):259-261.

作者简介

唐宣东(1963.05-),女,汉族,吉林省长春市人,吉林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校仪器设备管理。

高子亭(986.12-),女,汉族,辽宁省葫芦岛市人,吉林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实验室管理。

猜你喜欢
仪器设备实践高校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讨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