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管理

2017-05-08 01:57陈超王玮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32期
关键词:精细化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陈超 王玮

摘 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主要内容,面对着新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大学生的过于追求物质和社会责任感较差等问题也逐渐日益凸显出来。为此,本文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切入点,围绕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管理的概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管理的具体对策”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精细化 管理

自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实施以来,大学生人数迅速增长,我国高等教育现已迈入“大众化”的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以及国外文化的冲击,大学生的思想和观念有了很大的變化,他们的想法变得更加地新潮,视野也逐渐变得更加开阔,过于追求物质和社会责任感较差等问题也逐渐日益凸显出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主要内容,面对着新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本文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切入点,将详细地探讨一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管理。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管理的概述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管理的含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管理是指以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规律为基础,以精细化的理念为原则,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内在需求,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得精细和规范。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管理应坚持的原则

1.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学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首先,应当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心理发展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不断地对教学的内容和方式进行调整。其次,应当尊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联系,采用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

2.系统性的原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和不断发展的复杂的工作,为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坚持系统性的原则。在坚持系统性原则的过程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整合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科学地和有序地安排,并明确各个系统的职责,使得各部门的工作明确,形成一个全面和整体的教育系统。

3.全员参与的原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光靠教师的教学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应当坚持全员参与的原则。坚持全员参与的原则就是,包括学校领导、管理部门、一线教师、辅导员等在内的每一位成员参与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来,通过全方位的协同配合工作,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到每一个部门。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管理缺乏创新性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但是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管理严重缺乏创新性。具体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新的较慢,教材的版本也相对较久,与社会的动态变化衔接性较差,与学生的时间生活想脱离,同时教学手段仍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缺少创新性。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管理缺乏灵活性

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应当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但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表现得过于循规蹈矩,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实际的需求,严重地缺乏灵活性,并没有做到因材施教。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管理的执行力度不够

学校每个部门的有效协调与配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管理过程中是十分必要的,目前来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管理的执行力度明显不够。具体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规章制度没有得到很好地执行,各部门之间的工作缺少配合;部分教师和管理人员对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管理的认识不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的责任,与自己的教学工作无关。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管理的具体对策

(一)坚持以学生为本,做到因材施教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管理应当坚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以及新的时代背景下的个性特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更好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指明方向。此外,还应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灵活的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做到因材施教。无论是在规章制度的制定,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过程以及教学的评价与考核,都应该将学生作为一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

首先,作为校领导应当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学习,把握国家的政治动态,以便更好的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者。其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专职教师,应当加强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以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作为教学的理论指导,通过培训、同行交流等多种途径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素养,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不断地创新。最后,作为辅导员和其他工作人员,应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自己的各项工作当中。

(三)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手段

首先,应当丰富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和阶段性,针对学生的道德发展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实际特点来确定教学的内容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其次,应当注重对教学内容的更新,与社会的发展动态紧密联系。最后,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如采用小组汇报、实地调查和参观等多种途径来增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灵活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为此高校应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手段来使得学生获得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苏健涵.试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管理[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6:84-87.

[2]文粉娟.福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

[3]李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

[4]文粉娟,叶飞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现状及路径探析[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118-121.

猜你喜欢
精细化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如何打造精细化立法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