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学校教师创新教学设计之路

2017-05-08 03:18李顺子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32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信息技术

李顺子

摘 要:具体介绍“倒推式课程设计”并进一步分析这种课程设计的特点,进而联系目前教師课堂教学问题原因,指出,在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特征日趋显著的今天,教师“备学生”意义所在。

关键词:备学生 课程设计 信息技术

以前,学生在校学习后出去从事某一种工作可以做一辈子,因为当时新的理论突破较慢,但现在可以吗?现在整个世界都在发生大的变化,你现在知道的,十年前,五年前是不知道的,知识在膨胀,劳动力频繁更换工作是正常现象,因此,培养学生会学习和持续发展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这种环境中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倒推式课程设计”应运而生。在这次培训班上,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威廉姆.威塞尔教授向我们介绍了目前美国流行的“倒推式课程设计”,这种设计完全是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需要设计课程,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思想。老师“帮助学生成长,达成学生能力”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这种课程设计具体操作如下:

一、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的年龄、教育背景、学习动机、面临的挑战等,了解的越多越贴近学生的实际,意味着教师能够设计出符合学生学学习情况的课程。在这里假想一个学生为例,具体说明如何设计课程。

第一步:我所知道的学生是成年人,教过数学,会西班牙语,据此假设,他能管理时间,这对教学意味着:能同时处理多个项目,具备网络学习能力,可考虑不同的教学方式——面对面或网络授课;会西班牙语可能有不同的价值观,设计课程时包含不同方式让其体会。这样经过对年龄与教育背景的分析,教师明晰该学生怎样成长、需哪些帮助等问题。

第二步:了解学生学习动机了解到该生希望获得证书,将来在职业上得到提升,推断:他会努力学习。课堂上,教师要提供机会,帮助他去领域专家建立联系;他希望获得实践机会,教师提供相应机会。

第三步:考虑问题和挑战是什么?通过他提出的问题,了解他只知表面问题,据此推断:他不可能理解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设计,短期效果,实践性应用,课上尽可能展现理论与实践联系,并让其总结这种联系;学习时间会出现问题,应帮助他管理时间,提供环境更好地迎接挑战。

二、确定学习目标

在充分了解学生,详细分析学生情况前提下,帮助学生自己制定计划,让其掌握管理时间。怎样确定学习目标?设计有效的目标方法是布鲁姆金字塔式:从最简单到最难,由低到高依次是: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这主要让学生知晓哪些与关键知识相联系是应记住的,哪些是课程解束后能用语言或书面或视频清晰地解释的,即学习之后学生最终知道了什么,能做什么。

三、确认的证据

怎么判断学生达到目标?我们以往的经验是教师进行考核与判断,但是在倒推式课程设计里更多的是学生自己提供证据来证明自己已达到学习目标。证据可以是口头的、书面的、或视频或某种真实的场景,学生不能提供证据时,说明你还没有达到学习目标。

四、设计学习顺序

学习顺序的设计是引导学生一步步走进学习内容。设计学习顺序时应考虑学生怎样提供证据的问题,设计什么样的活动让学生在短时间里达到目标,如何让学生证明达到目标?同时应把个性化学习融进去,以便于学生提供达到学习目标的证据。没有合适的安排,学生提供证据就会有困难。学习顺序是:学习知识—设计环节—创立过程中解决新问题—分享(画廊展示)—总结。其中分享部分特别重视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这个展示要给全校师生看,并且要求提供背景,说明为什么要展示这些;总结部分要求每周总结一次,周五上传给老师批阅,最终回顾每一个总结,再次总结,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终身的过程。

以上是威廉姆.威塞尔倒推式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值得注意的是,他在设计过程中除了了解学生,考虑学生学什么,会做什么,如何帮助学生达成目标之外,还特别考虑学生在5年之后了解什么知识的问题,这在我们这个时代尤为重要,因为它关乎学生一生当中不同职业能力的形成。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教师把备课的主要精力放在深入地了解学生身上,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教师备课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学生各种能力达成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生命线。由此可见深入地“备学生”是有效提高学生能力,达成课程目标的关键。

“备学生”并非新生事物,在教学实践中也常常听我们老师们谈起。但是,我们的教师能够真正考虑到学生的需求,考虑倒学生的实践,考虑到教学目标真正达成,站在学生的层面来思考和安排课堂教学的并不多见。这说明,所谓的备学生往往只停留在口头上,并没有融化在我们每一位教师的思想中。在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特征日趋显著的今天,教师“备学生”更显其重要。不是吗?“面对信息化浪潮的不断翻涌,学生们接受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给学生一滴水,老师要有一桶水的时代早已过时,就连‘给学生一滴水,老师需要一眼泉也已经无法满足学生们当下的渴求,而‘学生们面对海洋,老师如何帮助其选择似乎应该成为我们思考并践行的话题。教师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互联网+”带来的契机,在教育教学中有机整合新型信息技术,帮助学生促进学习和发展。随着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作为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如何理解核心素养,如何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考量着我们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这样看来我们是否从“倒推式课程设计”中学习、思考、借鉴一些什么呢?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中秋明月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MOOC环境下微课程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