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小学高年级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分析及教育策略探究

2017-05-08 07:30赵雪玲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14期
关键词:心理问题教育策略小学高年级

赵雪玲

摘 要:家庭教育的缺位,导致小学高年级留守儿童在发展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性格偏差等。在实际的教学中,广大教师要积极对学校高年级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辅导策略,以便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问题,塑造良好个性心理品质。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4-020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4.135

近年来,我县城乡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而他们的子女则留在家中,由祖辈、亲戚或民办寄宿机构照管,形成留守儿童现象。由于无法享受父母的亲情呵护,家庭教育严重缺位,这些孩子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性格偏差等,这些问题在小学高年级留守儿童中表现尤为突出,对他们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也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很大的压力。

一、城郊学校高年级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亲情饥渴

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孩子们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在对父母长期的思念中,孩子由最初的企望、焦虑、缺乏安全感到对父母逐渐冷漠,甚至仇视。而且孩子年龄越大,越表现出对家庭完整和对父母关怀的强烈需求。亲情呵护的缺位,使孩子不懂得去享受爱,去关爱别人,心理支持的缺失,使孩子得不到应有的鼓励和肯定,导致孩子自信心不强,对成功的期望值偏低。

(二)封闭、自卑心理

小学生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烦恼,需要有渠道倾诉,有亲人安慰。但留守的孩子遇到不如意的事没有倾诉、寻求帮助的对象,逐渐的形成了封闭、自卑的心理,这种心理在小学高年级学生中比较常见。部分孩子常表现为逐渐与父母、同学开始疏远,沉默寡言、孤僻,不愿意与人交往;在课堂上不愿意回答问题,课后不想参加各种活动,怕被同学看不起;生活中,对老师、同学的关怀不易接受,甘愿生活在被人遗忘的角落里。

(三)学习成绩不佳,行为习惯差

问卷调查显示,留守儿童群体中,小学低年级学段大部分孩子学习兴趣比较浓厚,到了中高年级学段,极少有留守儿童能表现优秀。究其原因,一方面打工父母对孩子学业期望值不高,将孩子的前途定位在外出打工上,导致孩子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内在动力不足;另一方面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监管太少,导致孩子学习习惯不良、成绩差、厌学情绪严重,甚至自暴自弃。此外,家庭教育严重缺位,还导致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差,生活习惯不良,自私、任性,惹是生非。

(四)道德意志薄弱

由于留守儿童祖辈代养人疏于管教和溺爱,对孩子的生活包揽包干,对孩子的错误时常袒护,造成留守儿童依赖心理严重,是非辨别能力差,道德意志薄弱,不能经受学习和生活带来的正常竞争,不能正确地面对挫折,缺乏责任感。而外出务工的父母,则常常以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来弥补亲情缺失,孩子只知索取不知感恩。由于长期缺乏父母正确的引导,他们的道德行为处于放任的状态,思想观念易受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分子的拉拢、教唆,经受不住诱惑而走上歧途。

二、城郊学校高年级留守儿童教育策略探究

(一)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家庭。父母要转变观念,将孩子的健康成长放在首位,尽可能做到家庭、工作两不误。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将孩子接到身边,让孩子在接受更好教育的同时,增加与孩子的沟通机会;如果不能将孩子带到身边,父母要通过打电话、写信、回家探亲或接孩子到打工地团聚等方式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外出务工的父母还应加强与学校老师、监护人之间的联系,及时掌握孩子的动态,了解孩子的心理、学习状况,让孩子感受到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亲人的爱、老师的关怀时时伴随他们,帮助他们摆脱孤独、无助的阴影,形成活泼、开朗的心理素质。

(二)发挥学校作用,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長

家庭教育的缺位,导致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诸多的困惑与问题,需要更多的帮助与疏导,这就需要学校转变育人观念,通过“爱”的教育来“补”位。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教师针对各班留守儿童建立详实的档案,档案中除记载详细信息外,更要记录留守儿童的思想、行为、心理、学习、生活习惯等发展情况;有针对性的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需要和内心想法;定期走访留守儿童家庭,帮助解决孩子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2.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成立留守儿童心理咨询机构。首先,心理辅导教师要有计划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并有意识地教给留守儿童适应环境、调节情绪、人际交往等心理调试的技能,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自我心理调节,引导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其次,根据孩子个体心理特点,通过个别咨询方式加强指导,做到对症下药,减轻孩子心理压力和负担。再次,学校还可以开展“知心姐姐”信箱等活动,为孩子提供倾诉的渠道,并有专人给孩子回信,帮助解决学习、心理上遇到的种种问题,使学生的心理障碍得到及时的疏通和引导。此外,学校针对留守儿童实际情况,形成有自己特色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达到长期、有效的预防心理问题之目的。

3.在活动中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

学校应针对留守儿童开设文艺、体育等兴趣小组,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班团队活动等,为孩子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孩子收获成功、增强自信,在提高自己的独立性的同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与支持,从而缓解自卑、叛逆心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整合社会资源,共同关爱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还需要社会的关注、参与、齐抓共管。首先,有关部门要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留守儿童父母的教育,提高他们的责任感,把教育孩子的任务担起来;其次期望有关部门要动员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在留守儿童较多的村镇、社区创办“留守儿童之家”,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教育、兴趣活动等服务,引导孩子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再次,期望社会服务管理机构加大力度整治校园周边环境,为孩子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全面、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卫红.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18):31-45.

[2] 谢妮,申健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15):20-33.

[责任编辑 冯红伟]

猜你喜欢
心理问题教育策略小学高年级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对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渗透的思考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英语趣配音对小学高年级学习英语的影响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及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