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017-05-09 00:26王晓平
关键词:幼儿教育问题对策

王晓平

【摘 要】目前,农村的幼儿教育机构与国家的期望还存在一定差距,解决其存在的问题能够促进农村教育工作的有效实施。在本文中,分析农村幼儿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利用相关对策有效解决,以供相关人员将其作为参考。

【关键词】农村 幼儿教育 问题 对策

【课题项目】注明“本文系2016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項目《探索村级幼儿教育脱贫的方法与策略》(JCJYC16161368)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056-01

幼儿时期是人生最为关键的阶段,良好的幼儿教育能够促进儿童的健康、稳定发展。我国的幼儿教育发展较为迅速,各个地区发展趋势较为落后,特别是农村幼儿教育,相比较来说较为落后,所以,促进农村地区教育事业的积极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农村幼儿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其一,农村的公立幼儿园数量少,私立幼儿园数量多。因为农村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对该工作关注比较少,在长期发展趋势下,虽然已经加大了公立幼儿园数量的建设,但总体发展形式上还比较缓慢。一般情况下,乡镇地区的覆盖面积小,农村幼儿建立数量比较低,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规模小、办学条件低,也影响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的有效提高。

其二,农村幼儿园的安全发展隐患多。因为农村幼儿园的发展条件差,无论在硬件条件下,还是在软件条件下,都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1]。如:校车问题,近几年,我国发生的一些幼儿园校车事故引起政府的更多重视,该问题尚未得到全面解决。因为农村地区规模分布较为分散,为了扩大生源,很多地区都开始利用校车接送幼儿。根据政府采购的校车要求,很多幼儿园都缺乏充足资金。并且,很多司机都缺乏驾驶资质,对校车不认真检查,缺乏安全行车意识。如:饮食安全,农村幼儿园中一直没有关于饮食的正确安排,一些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对卫生状况、营养搭配等缺乏专业性与合理性,农村幼儿园的办学条件一般对蔬菜采购价格都比较廉价,缺乏一定的质量保证工作。如:在保育工作中,虽然农村幼儿园执行的办学条件都较为良好,硬件设施以及人员素质都符合幼儿教育的具体要求,但实际上,配置的硬件设施都不符合幼儿身心正常发展规律,特别是一些班级座椅的设计、幼儿场所安排等[2]。

其三,农村幼儿园教学中,存在严重的小学化现象。幼儿教育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符合幼儿的发展规律,才能发挥其积极意义。在农村幼儿园教育中,都是根据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制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保证幼儿园教育符合小学化标准。在该情况下,不仅无法按照实际要求实施教学,在较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幼儿的学习质量。同时,该方法的形成是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对幼儿的今后发展都产生较为不利的影响。近几年,虽然我国各个地区都已经制定了政策与规定禁止幼儿教育小学化线性,但在农村教学中,受长期教学理念与教学思想的影响,该教学方式根本没有改变,并且在很多地区发生了更为严重的趋势[3]。

二、解决农村幼儿教育发展问题

(一)加强政府的责任意识

在农村幼儿教育发展中,政府在其中发挥其较为重要的作用。所以,为了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其一,制定相关的实施政策,以促进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有效发展。政策具有一定的引导性,特别在教育领域,需要为其形成全面的法律法规制度。并且,还要明确国家与政府对幼儿教育的重视,所以,从国家立法角度出发,在政策层面上对其改进,保证农村幼儿教育更有针对性的有效实施。其二,明确政府责任,为农村幼儿教育增加更多投入。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条件,需要将政府作为引导力量,保证农村幼儿教育发展模式的形成。这样,不仅能缩小幼儿园设施之间的差距,还能形成幼儿园的新标准。其三,加大力度对幼儿园进行监管,保证幼儿园建设工作的规范实施。其中,可以为硬件设施建设统一标准,引入新的发展机制,从而使其能够健康、稳定发展。其四,加大农村幼儿师资队伍,政府在对其实施过程中,需要对幼儿教师进行积极培养。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能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还能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实现农村幼儿教育工作的优化实施[4]。

(二)提高教师的自觉性

教师是教育工作中最根本的实施者,在农村幼儿教育事业不断发展过程中,最为主要的,就是要具有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外在条件,改善工资、福利以及待遇等机制的建立,还需要增强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因为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性是工作实施的主要条件,所以,在该情况下,教师就要提高对农村幼儿教学工作的认识,保证自己能够真正热爱这份工作。还要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培训,以使教师的自身工作能力得以积极提高[5]。

(三)提高家长的素质

实现家园共建,保证农村家长的素质能够提高。因为幼儿的年龄小、自身素质不够成熟,所以,只有建立家园共建机制,才能使儿童得到健康发展。在家园共建过程中,幼儿园发挥其较为重要的作用,最为主要的是,提高家长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一般情况下,提高家长的综合素质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幼儿园要向家长宣传丰富的幼儿教育知识,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保证在正确的教育观、成长观以及家长观引导下,改变幼儿园中的小学化现象。在该环境下,不仅能实现游戏式教学,还能减少外在形成的压力。其二,利用各种途径提高家长、幼儿的能力,如:幼儿园建立合成教育机制,保证能为幼儿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这样不仅能促进家长与孩子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还能培养幼儿的健康进步。

三、总结:

基于以上的分析和阐述,在农村幼儿教育发展中,为了解决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仅要加强政府的责任意识,还要提高教师与家长的自觉性与素质,保证农村的幼儿教育得到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淑贞.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探析[J].教育探索,2013(12):151- 152.

[2]程志龙.我国幼儿教育面临的问题、成因和对策[J].学术界,2014(5): 207-217.

[3]史文秀.如何克服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谈幼教中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J].文教资料,2013(18):123-124.

[4]朱向敏.我国农村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11):262-264.

[5]洪丽芳.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及其纠正策略[J].教师,2015(24):107 -108.

猜你喜欢
幼儿教育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