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导入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7-05-09 11:38陈彬荣
关键词:表演情景数学教学

陈彬荣

【摘 要】课堂导入是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教师按照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设计的与之相关的引入环节。一节课的成功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个高度集中的状态,从而为整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教学导入法 数学教学 情景 游戏 表演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074-01

课堂教学导入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是教师激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他们思维的火花,或象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对新授内容的巧妙的导入,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的自主性,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都十分重要。精心设计导入可以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怎样进行小学数学课的导入呢?

1.以旧引新导入法

旧知识是学习新知识的桥梁,古人说过:“温故而知新”。这在教学中是被大家经常和广泛应用的一种引入新课的方式。它不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授课前认真备课的前提下挖深教材,确立好符合学生实际的学习目标,教材的重、难点以及知识的内在联系,精选测评试题。在引入新课当中应注意抓住新旧知识的某些联系,让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获得新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提问旧知识时引导学生思考、联想、分析,使学生感受到新知识就是旧知识的拓展,这样不但使学生巩固旧知识,而且消除学生对新知识的恐惧心理,及时掌握新知识的联系,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我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设计了找最小公倍数的题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题目,通过做这两道题学生复习了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通过找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后列式得出新课题。在教学《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时,可以联系学生以前学过的整数加减混合运算,将整数和分数的混合运算巧妙地结合起来,这样从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引入,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需要,唤醒学生的内驱动力,也为学生在新知识的学习中调动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发展思维和发展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但这种引入新课的方法教师必须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精心选择复习内容,使旧知识为新知识开辟道路,达到知识的迁移。

2.创设故事情境导入法

讲故事是深受儿童欢迎的导入方法之一,在故事导入中,有的故事可以唤醒儿童的生活经验,从中想象出数学知识,有的是引导学生通过故事的形式去解决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故事导入法给课堂增加了趣味性,帮助儿童展开思维,使儿童很快进入学习状态。但这种导入法,要选择短小精悍、有针对性的故事。不要为讲故事而讲故事,以免画蛇添足。抓住学生好奇、好胜的特点,教师可根据实际来讲述相关的小故事,以生动、风趣的语言和饱满的激情描绘出一个生动、曲折的情景,充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

我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给学生讲“唐僧分饼的故事 :“……贪吃的猪八戒抢着说要吃这个饼的9/12,孙悟空说要吃这个饼的6/8,沙僧说要吃这个饼的3/4。同学们可知道谁吃的饼最多?”这无疑会掀起激烈争议的浪潮,教师便趁热打铁,组织引导,逐步导入新课。在教学《几分之一分数大小的比较》时,我给学生讲分西瓜的故事: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悟空找到一个西瓜,唐僧说:“悟空吃这个西瓜的1/4,八戒吃这个西瓜的1/2……”话还没说完,八戒就嚷起来了:“不行,猴哥分的多,我分的少,不公平。”话刚说完,唐僧、悟空、沙僧就大笑起来,同学们,你们知道他们三人为何会笑?这样一下子激起了同学们的求知欲。

精彩的课堂开头,就吸引了学生的全部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使他们愉快地进入学习。整堂课,学生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充满生机,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教师也成功地达到了教学目的。

3.巧设游戏导入

英国教育家米卓德.斯蒂文斯指出:“玩耍和娱乐是孩子开发智力的第一有效方法”。爱做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将游戏有机地运用于课堂教学,利用游戏的无意注意的特性,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化难为易和减轻学生的负担,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2.5倍数的特征》时,课前可设计“是2的倍数的学号”的游戏,组织学生在游戏中自由交流、自由活动、自由表达,所带来的会是兴趣、欢乐和自由,并营造了学习氛围和突破了教学难点。在教学《搭配中的学问》时,课前我设计了“你是我的好朋友,我们一起握握手”的游戏,老师和同学握手,会出现有的握过3次,有的握过2次,有的握过1次,有的一次都没握过的情况,然后引出所要学习的新知。

4.实际表演导入

《标准》中提到:尽量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能在课堂上让学生上台施加表演,更为学生探索數学模型创设了贴近生活的情景,也能将单纯的符号、繁琐的公式、抽象的原理形象具体直观化。如教学《相遇问题》时,我先组织学生上台实际表演,充分地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两地”、“相向”、“同时”、“相遇”等术语,然后导入新课就显得非常自然了。

5.设置乐学问题导入

布鲁纳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一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可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在教学《年、月、日》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小红今年12岁,过了12个生日,可小军也是12岁,他只过了3个生日,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这样通过“激疑”,一下子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位置上。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很多,形式多样。总之,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新课导入都必须起到点燃学生思维火花的作用,导入得成功与否就是看上课能否吸引住学生,在较短时间内使学生大脑兴奋起来,思维活跃起来,在迫切求知的心情下进入新课。也就是说导入课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具体方法,都离不开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和启迪性。否则只能流于形式,徒有其表,这是应该引起教师充分重视的。

参考文献:

[1]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教育文丛》

[2]孔子《论语》十则

[3]《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13

[4]《巧妙导入,有效教学----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的策略》王俊峰 《社会科学.引文版》2015

[5]《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方法初探》柳玉忠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

猜你喜欢
表演情景数学教学
情景交际
想象力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意义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