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有效教学策略

2017-05-09 11:42崔俊华
关键词:解题技巧高年级应用题

崔俊华

【摘 要】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大难点。应用题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对于基础程度不同的学生而应采取相应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得更快,全面地掌握。

【关键词】小学数学 高年级 应用题 解题技巧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078-02

我们在教学的时候都会遇到关于数学的难题,而数学的难点就是应用题,如果学生无法学习好或者掌握正确的应用题解题技巧,他们就不会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因此,我们在进行应用题教学时,不能只告知学生答案,而是应该传授给他们解题技巧,激发他们应用题解题的兴趣。

一、开展数学面临的问题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面临的问题:一个是教学呈现的形式比较单一,另一个就是结构比较复杂。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会感觉缺乏创新,过于困难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倍感压抑。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让教学现象更加类型化,学生在进行应用题的解答过程当中,依靠老师的公式化教学来开展解题,会出现千篇一律的情况,这样就会让学生在解题的时候只是一种固定的模式,缺乏新意,这样的教学方式容易禁锢学生思维。我们在开展教学的时候不仅仅要重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要求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进行实际的应用。因为,数学是逻辑思维性质比较强的一门课程,常常被应用于解决实际的问题,对于实际问题的应用要有一个很重要的意义。还有就是因为老师只是把教学作为完成教学目的的一个手段,只告诉学生如何解题,而忽视了读题、理解题意的重要性,所以,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的时候对问题的理解程度不是很深入,解题时就会出现很多失误。

正是因为这些教学弊端的出现,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减弱,让本来有趣味的数学课堂学习变得失去活力和乐趣,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就会更加的困惑,时间久了学生就会形成逃学、厌学的恶习。

二、开展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有效教学策略

1.提问方式多样化

我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让问题的提问更加多样化和生活化,这样学生可以通过对生活的理解来进行应用题材的选择,当选择学生熟悉的应用题材的时候,或者是学生能够感受和理解的题材的时候,学生对于数学就会有很大的熟悉感。因为数学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这样的呈现方式,会让学生有熟悉感,学生就会进行进一步的理解和接受,这样他们在进行学习的时候就会产生一个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还能够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数学的学习来解决实际的问题。还有就是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要打破纯文字的方式,可以运用图文并茂的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这样可以有效地摆脱文字的枯燥说教,还可以帮助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摆脱文字的枯燥感。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数形结合的思想,为今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2.让学生自编应用题

我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让学生进行自己编撰应用题,这样能够让学生进一步地掌握应用题的解题结构和解题特征,学生可以对数量关系进行自觉的分析,有效地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培养。例如,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0.6÷5=0.12(元);(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列成综合算式0.6÷5×16=0.12×16=1.92(元)。答:需要1.92元。我们可以针对这道题让学生来进行仿写,进行相关例题的编写,可以把里面的很多条件进行变化,也可以只是保留题的本质内容,让里面的很多实质内容进行变化。学生在这个时候就会有很多版本,一些接触实际生活的学生就会用现实生活中的东西进行编写,有的学生是这样改编这道题的: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还有学生运用汽车来进行改编: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105吨钢材?需要运几次?学生要想对一道题进行改编,就要对这道题进行完全的理解,还要把握进行学习的本质,通过不断的拓展来完善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这样学生在这样自由的环境里面可以发挥他们想象力,通过不断拓展自己的思维能力,让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这样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3.提供对问题解决的时间以及空间

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老师讲、学生听,我们可以改变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来进行自主的探索和应用,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探索空间,老师不要进行滔滔不绝的讲解,要把进行教学的精力用到启发、诱导等相关的问题上来。当老师用正确的方式来进行引导的时候,学生就能够用自己最大的热情来进行操作,不断地进行探索,这样就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用最为积极的状态来进行知识的参与学习。以往老师以自己为主导来进行教学,没有给学生留时间来进行思考,因为学生在理解和反应能力方面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他们对于问题的理解时间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应注意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来开展讨论,让他们对于很多东西的理解,脱离老师和课本,对自己的想法进行畅说欲言。学生可以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来对一个应用题的理解进行讨论,每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也要配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教学,学生在进行小組讨论学习的时候,就会把自己的想法进行表达。其实应用题的学习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分析能力的培养就是要让学生进行不断的知识更新,还有就是要进行能力的综合应用。

小组讨论可以让大家的思维都进行展示,通过展示来让学生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数学应用题的学习可以说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一个拦路虎,他们在进行学习的时候对于相关的分析、理解问题,没有一个很深入的研究以及探讨,因此,在进行解题时常常无从下手。所以,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地进行拓展和发散,提高学生应用题的解题效率。

参考文献:

[1]黄林海;浅谈小学数学高年级应用题教学策略[J];教师;2011(30)

[2]扈善国;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基本途径[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10)

猜你喜欢
解题技巧高年级应用题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圆锥曲线的解题技巧知多少
初中记叙文阅读解题技巧探讨
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分层教学
解应用题要过“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