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的教学方法浅析

2017-05-09 18:01冯德才
速读·中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化学教学方法

冯德才

摘 要:高中化学教学作为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教学环节,在教育体制深层次更新与改革的发展方向指引下,也做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本文分析高中化学教学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化学;教学方法

一、高中化学教学现状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要根据高中学生在学习方式、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方面的转变,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进行化学教学。学生在初中学习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化学基础,而高中化学在知识深度、知识范围等方面都有着进一步的发展。在新课改不断落实的背景下,我国高中化学教学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各个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发展,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仍在一些高中化学教师心中根深蒂固,这就使得教师对新课改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没有一个明确、清晰的把握,出现教学方法固定、老套、缺乏创新、缺乏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没能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在教学中应当占据主体位置,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主动的建构知识,积累知识。化学教学活动应当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但当前我国许多高中化学教学中并没有以学生为主体,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仍然存在,这会严重降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学习的积极性。

2.灌输理念根深蒂固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高中化学教师为了快速提升学生学习成绩,只是简单地把化学知识灌输给学生,教师的讲解方式十分单一,这种填鸭式的教学在中国教育史上是根深蒂固的,在新时代下,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化学是一门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传统的灌输理念只能让学生掌握化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而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加强。

二、高中化学教学方法的改进

1.注重实验教学方法

实验是化学这门自然科学的基础,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对化学教学成果检验的重要标准。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首先我们要明确实验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际中运用化学理论知识。同时,考虑到高中生的知识水平的有限,必须针对实验展开详细的讲解,保证实验的安全性和操作中的指导性,以确保实验效果。在演示和讲解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真实的过程中感受理论和实际的差距,动脑、动手。在操作过程中可以采取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加强沟通配合,同时相互帮助提高。最后,还要注重学生实验的总结,高中生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必须对其进行合理的引导,以促进学与思、思与行的结合,更好的促进实验效果,避免学生对实验的认识仅停留在观察和有趣的表面。此外,还可以设计一些简易的课外实验,让学生们在实际中去运用,以找到学习化学的乐趣。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发现问题,并在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和技能、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同时也体现了化学教学的科学性、创造性和趣味性,展现了化学学科的科学魅力。

2.以探究的方式开展化学教学

在化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能力,同时注重和其他同学的合作和交流,在这些过程中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如在学习金属的性质时,我们对钠与水的反应学习很有典型性,但在学完之后,我们可以提出新问题,Na与CuSO4溶液会有怎样的反应?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分析会有怎样的现象发生。学生可能会根据金属活动性的强弱分析说,Na的活泼型更强,所以会有Cu生成,还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有气体产生,因为Na与水反应会有氢气产生。此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一定的尝试,然后观察现象。学生会发现既有气体产生也有蓝色沉淀物出现,但没有生成红色物质。在观察了现象后,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并写出其方程式。探究性教学将学生作为主体,让学生自己主动的进行学习实践,可以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同时在探究过程中提高科学思辨能力、总结探索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以及对待科学的严谨态度,掌握展开化学研究的方法,这是探究性教学的目标,也是新课改对化学教学提出的目标。

3.利用多媒体技术,展开多媒体教学

由于高中化学是一门较抽象难懂的学科,如果教师未能掌握恰当的教学策略,将会影响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与兴趣,造成教学效果收效甚微。与此同时,教师也会对自身教学能力有挫败感。因此,教师可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展开多媒体教学,创设一种趣味性生动化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强烈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投身于课堂教学中。

4.激发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认知活动的主体是学生。给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自学方法的指导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通过学会达到会学。自学能力是一种比较综合的独立学习的能力,它是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具体化为两个方面:一是重視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二是着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训练。阅读能力是自学能力的基础,所以教师应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教材与课堂教学相配合,既起到课前预习的作用,又能使自学成果在课堂上及时得到验证,从而增强自学信心和激发自学的乐趣。如物理性质让学生阅读自学,物质的用途可引导学生结合化学性质,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总结得出。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再讨论,共同设计,得出方法、步骤、装置等,达到使学生自学的目的。阅读过程要求学生勾画重、难点,归纳整理,比较分析,抓住概念的关键词,记下原理、规律和疑难点,借助图表整理同类知识,由孤立到联系,把分散在教材中的知识点,串成线,连成面,编成知识纵横网络。如在讲授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时,告诉学生,每一族学习一种代表元素的知识,再推及到同簇其它元素,并找出同簇元素结构、性质的异同点,以及联系与区别。同时还应增加课堂讨论与练习时间,将有助于学生动脑动手,可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和创造参与的机会,强化学生的参与行为。化学教学中重视和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有利于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猜你喜欢
新课程改革高中化学教学方法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拾级而上 顺流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