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需有法,学方易成

2017-05-09 19:45罗红华
关键词:效率教材思维

罗红华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105-02

中学教材教法明确指出,语文不仅是一门有活力的基础工具学科,而且是教与学双向性很强的学科。作为一线教师,都深有感受:语文教学都是耗时较多,效果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是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因为它有这样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要想向45分钟课堂要效率,就必须要考虑到教与学两方面的因素。

要想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主要应解决好教学中一个重要因素“教”的问题。只有教者的“教”力求有法,学生的“学”才能易成,正是:教需有法,学方易成。

一、正确的教学目标和精准的教学过程是高效课堂的前提

1.教者合理地设计教学目标和容量,这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2.教者有效地把握课堂的进程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

一堂课就是思维能力的训练课,训练内容既要突出让学生掌握,又要与前后能衔接起来,注意连贯性,系统性,所以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进程就显得分外重要。

3.教师要让学生学有所悟。

4.教师要让学生学有所用,这是课堂教学效率的归宿。

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水平、能力、素养高低决定了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俗话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业务水平高的教师易受学生欢迎,这中动力可促使学生学好语文及其他各门课程。就如鲁讯先生说的:“师如荒谬,不如叛之”,这就是说,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求教师要有高尚的思想品德、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关心、爱护、尊重每一个学生。一个教师在人格上征服了学生,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二、得法的措施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

1.教师“教”得有方,学生“学”才能得法。

因为“教”的效率通过“学”的效果来体现,教学也是如此。正确的学习方法,这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保证。叶圣陶早就对语文学习的习惯作过论述“所谓阅读书籍的习惯并不是难能的事,只是能够照读物的性质作适当的处理而已,需要翻查的,能够翻查;需要參考的,能够参考;应当条分理析;应当综观大意的,能够综观大意;意在言外的,能够辨得出它的言外之意;义有疏漏的,能够指出它的疏漏之处,到此地步,阅读书籍的习惯也就差不多了”,纵观语文学习的优秀生,棉洋不把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当作自己的学习目标的。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教师本身就严格要求自己,他也就能严格要求自己,且一抓到底。

2.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学生的学习思维来自于教师,教师的思维方法、思维内容、思维效果都较之学生高明、深刻、有效。教师对问题的思维分析、处理解决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他们知其意、明其理、学其法,使他们的思维与你同步进行。这样效果就会较为明显,比直接告诉答案的教法要有效得多。

3.教学中满足“参与心理”,提供其参与教学活动的途径。

“参与心理”是学生积极主动认真学习的自觉能动的心理状态,它包括各中各样的心理因素,其中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是中学师生形成良好“参与心理”品质的重要因素。

三、备好课是语文教师的功底在学生高效课堂的再现

1.先从备书本、备教材谈起:备好教材是搞好课堂的基础,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要想备好课最基本的要求是:明确教学目标,掌握课文重点,把握教学难点。

2.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明确教学的重点是什么,就可以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当详则详,当略则略,主次分明。抓住课文的难点,教学设计的形式,问题的处理方式才不会单一,语文的课堂才会丰富有趣,才会是一个完美的知识殿堂。教材的内容是丰富的、可以挖掘的、为我所用的资源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宝藏,成为我们创新课堂的宝石,成为我们学生开拓视野的媒介。教师要深入教材,走进教材并能走出教材,让语文课堂成为真正的大语文课堂。

四、有的放矢是高效课堂必须把握的环节

1.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做到因材施教。

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教师备好的课能否为学生所接受,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检验的问题,因此,教师在备好教材的同时必须了解好学生。学生的知识水平及接受能力的差异是我们必须接受的一个现实,如何认识及处理处理这个问题,也是我们成功的语文课堂的关键所在。如我讲朱自清的《春》,从读唐诗“吹面不寒杨柳风”和宋诗“春风又绿江南岸”开始,引入课文,很快就把学生带进文章的意境。然后,指出文章的构思脉络:迎春、绘春、颂春。散文的显著特点之一,是有贯穿全文的线索。引导学生抓住这个线索,他们就能理清文章的段落层次,进而领会文章的内容。接着,用“以读带讲”的方法,读一段讲一段,讲后,当堂背诵。运用这种教法,对领会朱自清这篇散文的语言清新、含蓄、有韵味的特点是一个十分恰当的例子,但是当我问到几个学生,你们了解朱自清吗?学生们问他是谁?我想这个导语不能用了。因为在学生对他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是不会引起学生们感情的共鸣的,就不能达不到预期效果的。而改用章子怡、周杰伦这些成功的的明星背后鲜为人知的坎坷经历,对于学生们来说更有说服力,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把握提问艺术,给学生成功的愉悦。

3.教学要方式直观、灵活。

在当今教育环境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只有以教师为主导作用,学生为主体地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地、积极地、生动活泼地自主掌握知识、巩固知识,发展了各方面的能力,适当减轻课后作业的负担。因此“减负”与“提质”并不矛盾,而是对教师课堂教学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课业负担减轻了,课余时间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从而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

猜你喜欢
效率教材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