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7-05-09 21:09王桂英
关键词:有效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王桂英

【摘 要】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114-01

从教学活动的结果来说,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的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得到应有的发展。具体表现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情感上,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教学的全部过程来分析,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学情分析的有效性。

教与学总是在学生原有基础上进行的,对学生已有知识技能、存在的问题等学情的分析是否准确有效,直接影响着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过程与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

1.确立教学目标的有效性。确立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是指教学目标确立要遵循有效教学的价值取向:即目标确立应当是开放的、全面的,应尊重学生的需要、满足学生的兴趣,要符合发展学生人文素养的要求,要考虑教师自身在课堂教学中教学个性的发展方向。

2.教学的知识与技能处理的有效性。它是指课堂所教学的知识与技能的选择与安排,要为实现有教学目标服务。选择好有效的教学知识容量,确定要培养技能的种类与难易要求。

3.教学方式与方法运用的有效性。

(1)教学交往的有效性。

(2)课堂管理的有效性。

(3)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4.教学评价的有效性。教学评价对学生学习过程与结果具有定质、定性及导向的目的与作用,这些目的與作用能不能达成,取决于评价是否有效。如何才能更好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自己的认识与体会:

二、要深入钻研文本

我们在课前要深入钻研文本,从深度、广度等多方面进行研读,挖掘丰富的内涵,再形成自己独特的认识。与学生一起探究对话,厚积才能薄发,深入方能浅出。比如:我在教学《白杨》(人教版第十册)一课前,读到下面的句子:“白杨从来就我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不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从表面上理解:这段话写出了白杨树高大挺秀,能顶住任何自然灾害,在任何环境中都能茁壮成长的特点以及表现了白杨树的忠诚无私、尽职尽责、不怕困难、坚强执着的精神。但通过自己的的反复研读,我深层次体会到了句子的意思:在经济、文化落后,生活条件艰苦,自然环境恶劣的西部某些地区,建设者们放弃各方面条件相对优越的家乡,代代扎根于此,奉献青春,是坚强不屈的“新疆战士”。

三、要精练课堂教学的语言

实践证明,越是简洁的教学语言,越有利于保持学生听课的兴趣,课堂效率也相应较高。

1.精心预设提问语。相同的一个问题,如果提问的方法不够恰当,一方面他会影响学生答题的质量,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学生答题的速度,从而影响整节课的有效教学时间。例如我在教学《鸟的天堂》一文时,我提问:“鸟的天堂好在哪里?”由于疑域太宽,学生一片茫然,不知如何回答。于是我又换了一种问法:“鸟的天堂在文中出现了四次,为什么有的地方加引号,有的地方不加引号?”这样的质疑,思维的焦点就在“有没有加引号”的差异上,指向比较明确。思考的目标相对集中,探究的过程有具体的支点,自然提高了探究的积极性和有效性。由此可见,课前精心预设好问题,可以使课堂教学出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压缩锤炼讲授语。教师首先需要加强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力争使教学语言简洁、不罗嗦,能课前设计的先设计好;其次,要转变教学思想,尽量压缩讲授时间,能不讲的坚决不讲。

3.点拨巧用评价语。简洁的话总能激发学生无穷的学习兴趣,其作用或激励,或赏识,或尊重,或期待,如:“听了同学们的读书,非常好。我想起古人的话: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动笔墨不读书。

四、要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丰富有效的教学情境,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保持,而且大大地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语文学科与现代教育手段有机结合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的有效途径。你可以很容易地利用课件教育资源,制成学生喜闻乐见的课件。在教学开始,为学生们播放威尼斯风光的VCD,帮助他们了解这座水上城市,又重点演示了小艇的形状,使学生对课文的描写有了直观认识,学生非常感兴趣。

五、追求高效课堂,必须研究学情,以学生为本

我们都知道,语文教学的根本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因此,学生的学情是教学的起点,学生的发展是教学的落点。这种“生本”理论必须在教学的设计之初就应得以体现。所以,在教学之前,我们必须依据课程标准、年段要求,深入、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教师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才能体现以学定教。脱离学生的实际,一味追求“时髦”教学,不是新课程追求的课堂教学。

目标适宜了,我们再选择教学方法。方法是为目标服务的。那么,我们要选择怎样的教学方法呢?我想应是按照学生的学习起点、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的内容与目标进行选择。需要特别注意选择能引发学生思维或情感的学习情境,并且把组织形式、学习方式、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主体整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向纵深发展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就要看能否使学生进行深层的语文学习活动。

在实施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堂的生成实际,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展开教学。特别是当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我们老师必须进行教学诊断,敢于调整,敢于引导,敢于追问,敢于讲解。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的思维与情感引向深入。其实,恰如其分的讲解与“牵”是有本质区别的。在具体的教学实际中,设计的问题有的往往会不一定适合学生,这时教师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敢于调整学习的“坡度”适当引导,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教学实效。

猜你喜欢
有效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