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在关键处

2017-05-09 09:39陈连生
速读·中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约数合数质数

一、在兴趣点上设问

有效的课堂提问首先就是要保证让学生在自己有想法、有疑问的时候敢于提出来。现代教育思想强调学生的主动发展,所以提问的前提应当是学生充满兴趣、信心的自主学习,质疑释疑。课堂问题的设计必须新颖有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好的课堂环境。如教学“圆的认识”,可以设问“你们见过的自行车轮是什么形状的?”“有正方形、三角形的车轮吗?为什么?”“那么椭圆形的行不行?”随着这几个新奇问题的提出,學生的思维状态积极兴奋,经过思考、讨论,学生思维逐步接近圆的本质,教师自然地引出了圆的定义。又如:在学习了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在学习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时,复习引入时学生已发现看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是不能光看个位上的数字的,因为个位上是0~9的都有可能被3整除的,接着我就设置悬念,让学生任意出一个数,不管是几位数,老师都能一下子看出能否被3整除。于是学生出数,我答,并再验证,这时学生的非常好奇,此时我及时设问:“你们想不想学到老师的本领?那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到底是什么呢?”于是整节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被调动了起来,学生学得扎实,又学得主动。

二、在知识内在联系处设问

当学生遇到障碍,发生矛盾时,思维就开始了。教师必须研究教材,从学生的认知心理出发,从学生原有的知识中找到新知识的认知生长点,认真思考设计出导向性的问题,铺设好“桥梁”,促使知识间的渗透和迁移。例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为了使学生透彻地理解先通分、后加减的道理,可拟定如下设问:整数加减法为什么要相同数位对齐?小数加减法为什么要小数点对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为什么分子可以直接相加减?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为什么分子不能直接相加减?这样的设问,沟通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使新知识纳入原有知识系统之中,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总结出计算规律。

三、在有疑难处设问

当学生遇到障碍,发生矛盾时,思维就开始了。教师必须研究教材,从学生的认知心理出发,从学生原有的知识中找到新知识的认知生长点,认真思考设计出导向性的问题,铺设好“桥梁”,促使知识间的渗透和迁移。因此教师应在课前认真研究教材,把握住教材的重点,尤其是难点处。对于教材的难点,教师要认真思考设计什么样的问题、设计几个问题,才能更好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如在比较质数与奇数、合数与偶数、质数与互质数这些既有联系又容易混淆的问题时,我是这样设问的:①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所有的合数都是偶数,对吗?为什么?②是互质数的两个数一定是质数,对吗?为什么?启发学生从概念上区别,从而理解这些知识之间的联系与严格区别。

四、在障碍处设问

在学生的学习出现盲区、概念不明或者思维出现阻碍时,教师要及时以问题加以引导疏通。如在教学“质数和合数”时先提问:如果按照一个数所含的约数的个数来分类,1~10这十个自然数可分成几类?学生把它分成含有一个约数、两个约数……等类别。接着问:如果按照约数的个数分类,自然数应该怎样分类?就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时,及时让学生观察2、3、5、7所含有的约数个数有什么特征(1与本身)?4、6、8、9、10所含有的约数个数与前四个数相比,有什么区别?学生豁然开朗。最后再问:质数、合数的定义是什么?自然数可分成哪三类?通过在障碍处设问,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对事物分类的方法,而且提高了思维能力,达到课堂教学的优化。

五、在学生自我感觉满足时设问

每当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快要完成或已经完成的时候,学生会有思维活动暂停的状态。此时,教师需要提出一些拓展性的问题,启示学生知识是无止境的,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得到更好的发。如在认识《倍数和因数》一课的结束时,学生都自我感觉很满足。这时老师可以提出探究性问题:课后同学们可以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就倍数和因数这一问题上探索一下“1小时等于60分”的好处。这个拓展性的问题促使学生将刚学到的知识进行自我梳理、沟通知识间的联系,通过探索使学生明白由于60的因数是两位数中最多的,可以方便计算,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又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我们教师要学会善问、巧问,才能诱发学生的“内驱力”,有效的提问,对于准确了解教育对象,开发学生智力,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检查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掌握课堂提问这一技巧,使之成为自我教学的一门艺术。

作者简介:

陈连生(1974.03—),男,江西省峡江县人,学历:专科,毕业于江西省南昌大学;现有职称:小学一级。

猜你喜欢
约数合数质数
质数迷宫
组合数算式的常见化简求值策略
最强大脑
质数找朋友
质数“嫌疑犯”
质数嫌疑犯
巧记质数
感觉《质数和合数》教学
约数问题(一)
跳出常规巧解题等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