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方法浅谈

2017-05-09 10:21吴钱宇
关键词:作文评改写作兴趣作文教学

吴钱宇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成效和质量是素质教育的一面最直观的“镜子”。因此小学语文教学需要培养好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在作文写作上能够健康、全面发展,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向大家浅谈怎样提高小学语文作文的有效教学方法。

【关键词】作文教学 写作兴趣 作文评改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164-02

作文是什么?可以打一個比方,它就像给自己心灵打开的一扇窗户,向别人展示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见识。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能不拘形式地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我对小学语文作文的一些探讨。

一、拓宽阅读范围,奠定写作基础。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素材,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途径。多阅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式,而且可以促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学习、感悟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和技巧,并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认识,从而指导学生的写作实践。阅读包括两方面:一是阅读好语文课本上的文章;二是阅读好课本以外的文章。语文课本上的文章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和作文教学的好例子,我们应该充分地利用好这一资源,但是要想使学生的见识更广泛一些,就必须加大阅读量。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是密切的。阅读应养成良好的习惯:一是要把文章读懂乃至读熟,要明白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中心的,切忌走马观花,囫囵吞枣。读后应能记住文章的内容,知道其大概的意思。二是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读书时,不仅要善于把那些生动、优美的词语和精彩感人的片段摘录下来,还要勤于写读书心得等。只有这样引导学生多读书,才能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

二、捕捉生活素材

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为什么小学主要以记叙文为主呢?因为小学生的认知结构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可以借助外界的具体事物进行逻辑推理,通过写记叙文能够让学生去观察周遭的环境,通过发生的事情来感知外界,有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完整发展。小学记叙文一般要求学生记叙自身经历或身边事物,例如“记我最难忘的一件事”“我的妈妈”“第一次做家务”,这些都是小学作文中比较常见的类型。比如“记我最难忘的一件事”就应该围绕“我”“难忘的事”展开描写,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去生活中捕捉作文素材。很多学生一写作文就觉得没东西写,没有什么难忘的事,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对生活素材进行讲解。生活素材并不一定要求是重大的人物或者事件,生活中难忘的事也并不要求是救死扶伤、见义勇为的大事,而是学生直观感受到的难忘的事。比如今天和伙伴去哪里玩或者做错事被父母惩罚,这些都可以成为难忘的事,学生只要把这件事如何让我难忘这样的心理感受写出来,一篇记叙文就出来了。学生不应该为了写作而刻意去编纂一些虚无的“难忘的事”,真实的情感就是记叙文的灵魂所在。教师应该经常布置记叙文题目,不一定要是长篇记叙,教师可以从记叙短文入手,如“第一次洗衣服”“周末游玩”,教师可以一个礼拜给学生布置两篇记叙短文,规定字数可以由少到多,这样学生既能习惯去捕捉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素材,也能让学生锻炼记叙能力。经过这样反复记叙练习,教师便可以让学生接触记叙长文。学生经过多日的观察已经能轻易捕捉身边的素材,教师再专门开展一节写作课对学生的文笔素材加以修改指导,学生对于写作素材就不再头痛了。

三、消除学生害怕心理

在长期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里,许多学生十分害怕写作文是一个普遍现象,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在写作中平时积累词句太少而没有素材可写,担心写出来的作文不好就干脆不写,小学语文教学为了使学生消除对写作的害怕心理,让学生自主愿意写作,在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是培养学生学习的源泉,也是写作灵感的带动,主要方式可以为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堂相互交流活动、积极鼓励学生向学校报刊投稿、将一些优秀写作打印成册,增加对优秀作文的奖励,让学生写作能够感受到收获的喜悦。其次,教师在作文备课的时候需要有创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找出本次习作的有创意、有创新的部分,然后将有创意、创新的写作亮点,作为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教学重点,引导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最后需要注重学生日常观察能力的培养教学,加强学生日常的阅读教学来丰富学生的作文知识,主要培养以日常口头作文的训练、日常学生造句能力,在作文讲学中,加强作文案例的解析。在学生作文写作教师的评语要有新意积极的激励性,不断激发学生写作乐趣,消除学生写作文的害怕心理。

四、教学相长,保持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要建立良好的师声关系。这是保持学生浓厚学习兴趣的一个外在条件。要让学生喜欢作文,首先要让学生热爱教作文的老师。可以给学生出《老师,请您到我家》、《给老师一封信》、《和老师说悄悄话》等作文题目,既让学生练习写作又拉近师生距离。二要让学生参与教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作文审题训练时,有时可以把命题写在黑板上,先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而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归纳。有时则把审题的目的、范围、要求、重点、体裁等几个要素在课堂上分析讲解,然后拟一命题让学生当堂练习,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允许争论。三要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作文评价对学生的写作起着鼓励、指导和修正的作用。老师要及时批改作文,让学生及时知道老师对自己作文的评价,有时哪怕小小的肯定,几个重点符号都能使学生兴奋,产生对作文的热情。四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将学生的优秀习作作为范文讲评并展出,或推荐给有关报刊发表,为他们提供发挥写作能力展现的机会,并让作者在全班同学面前讲述写这篇作文的体会。身边同学的成功,给大家带来喜悦,带来鞭策,也带来写作的欲望。

五、 注重作文的评改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里,评改是重要的一环,对于小学生的作文,虽然差异悬殊的作文大量存在,但教师需要明白的是小学生的作文都是集合了自己所见、所学,用自己最有意义的文字表达出来的文章,教师在作文评改中应当允许学生的思维差异,不能要求每个学生都能够达到最优秀的境界,建立新的评价模式及标准,对学生的作文需要分以赏识的心态去热情激励学生,充分信任肯定学生成绩;对于部分小学生作文确实很差的,需要单独细心对学生指出哪些不足,加强学生对每次作文训练要求的认识,并多给予鼓励,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赞扬,好的评改能够激发学生无穷学习的动力,最终有效提高学生作文写作。

在长期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到效果的,需要教师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与学校,不断引导学生语文作文学习,悉心照料学生学习写作状况,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写作兴趣,将学生写作由被动变为主动,学生写作一定能够得到有效提高。

猜你喜欢
作文评改写作兴趣作文教学
如何提高高中语文作文能力
谈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与写作兴趣的培养
浅析小学作文教学
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体会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智能手机互动式作文评改的探索与实践
巧用思维导图,让学生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