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7-05-09 10:26张玉霞
关键词:阅读能力培养小学数学

张玉霞

【摘 要】数学阅读既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与深度,增加学习兴趣,又可以使学生在陌生领域施展才华,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社会、人生、世界,使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地发挥。重视数学阅读,培养阅读能力,还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全面的发展,以真正达到"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 阅读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168-02

在小学教学中,数学学习和语文学习一样,同样离不开阅读和阅读能力的培养。数学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基本的学习能力,如:计算能力、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通过数学阅读可以使学生具备个性学习和个性发展的基本技能。那么,在实际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呢?

一、师先示范,生后而行。

小学生的模仿力极强,教师的示范阅读会直接影响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述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通过教师阅读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但如今的数学课堂,多数教师习惯把题目一出示,然后指名读题或者自己直接泛读一遍,紧接着就开始让学生"解决问题"。身为教师给学生的示范只停留在读一遍题目上面,又怎么能期待学生去认真读题呢?如果教师在每次读题时能读两遍、三遍,并指导学生来阅读,那么学生对阅读也会更加关注。

二、课上引领,课下巩固。

老师要努力创造机会让学生阅读。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课外也要让学生尽情地读。

1.要充分发挥课堂上对阅读教学的引领作用。

首先,教师要提供各种形式的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教学中,凡是学生通过阅读能够读得出来的问题一定要让学生自己读;教学中,可以提供充分的观察材料,如板书、演示、图形、实物等,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比较、思考,在观察感知中积极思维,并让学生用清晰的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观察过程,不仅能反映学生思维的正确性、掌握知识的程度,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表达能力,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

其次,教师要提供综合信息的材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学习小数时,要让学生多阅读一些关于"0与小数点"方面的故事,让孩子们在惊叹之余能够感悟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阅读《小数点的代价》让学生了解了前苏联的一次航天事故:由于地面检查时忽略了一个小数点,联盟1号在返回地面时失事了,从中深感"失之毫厘,謬以千里。"的痛悔,理解计算来不得半点马虎,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2.要充分发挥课堂下对阅读教学的巩固作用。

适宜的物质和心理环境,能激发儿童学习的欲望,增强其主动探究的意识,并促进自身发展。因此,教师要留给学生自由阅读数学的时间和空间,并为学 生提供一些有效的数学阅读材料,如《快乐数学》、《趣味数学》、《小学生数学报》等课外数学读物,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数学阅读中,达到抽象与形象自然地融合,达到数学与生活的自然融合。同时,教师要让学生在课下多方搜集数学资料,并组织学生交流、讨论、阅读,让学生思考、发现、并发表自己的感想和独特的见解,使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总之,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开拓学生的数学视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重视要求,形成能力。

1.让学生在"兴趣"中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数学阅读的兴趣,就是带着问题读,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数学课本上的概念、规律等,语言简练,叙述严谨,对学生来讲比较枯燥,不易理解。老师在提出读的要求之前,要先让学生明白什么原因读,要解决什么问题。学生只有明白了读的原因后,才会带着问题去读,有意识地在读的过程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只有教师经常这样训练,学生才能慢慢地形成"在兴趣中阅读"的良好习惯。

2.让学生在"推敲"中阅读。

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关键字词的讲解必须准确、透彻。例如:在平行线的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用"圈一圈,点一点"等方式圈出关键词。通过对"同一、不相交、两条"的关键词的点画和联想,让学生理解平行线是反映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不能孤立地讲某一条直线就是平行线;"不相交"的正确含义可以通过对关键词句的推敲、变更和删减,并借助实物使学生产生更直观、更深刻的印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推敲关键词句,明确关键词句之间的依存和制约关系,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让学生在"思考"中阅读。

语言的灵活性就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表述问题的能力,也是智力活动灵活程度的体现。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有意识地训练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同一问题,这样便于学生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某饲养场共养兔420只,其中黑兔只数和白兔只数的比是3∶4,黑兔和白兔各有多少只?"其中,关键句"黑兔只数和白兔只数的比是3∶4"可以换成"黑兔只数是白兔只数的3/4","黑兔只数是白兔只数的0.75倍","白兔只数比黑兔只数多1/3"等等。这样让学生学会把一种数量关系"换一种说法",能使题目的条件变得更加直接,使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经常做这种"换一种说法"的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分析能力。这样利用各种变化,使概念的本质特征更为突出,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方面突出事物的本质特性,做到"形变质不变",使学生的思维一次又一次地在变化中被激活,同时数学概念也一次比一次更清晰。

4.让学生在"活动"中阅读。

数学阅读有着自己的特殊性,重在理解领会,而实现领会目的的行为之一就是"内部语言转化",即把阅读的内容转化为易于接受的语言形式。数学中的语言常常非常简洁,一些数学概念、数量关系通常是隐藏的、含蓄的。老师可以边读、边做、边画、边写。

综上所述:要想使数学素质教育目标得到落实,使学生最终能独立自主地学习,就必须重视数学阅读教学。学生认真阅读数学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经常提醒、督促和长期的指导。只有在学生的主观意识中播下数学阅读的种子,才能使数学阅读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并在此基础上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能力、数学表达能力,数学分析能力、数学推理能力,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真正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都获得不同的发展和收益。

参考文献:

[1]谢明琦;浅谈小学数学阅读教学;未来英才;2015(13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培养小学数学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