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幼儿园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

2017-05-09 10:52舒静
速读·中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幼儿数学教学

舒静

摘 要:数学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期重要的学习内容。数学以其自身知识的逻辑性和抽象性的特点成为促进幼儿发展、尤其是逻辑思维发展的有效工具。那么,在幼儿园如何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呢?

关键词:幼儿;数学;教学

长期以来,幼儿数学教育存在重知识的学习、计算技能的训练,而轻思维方法的培养、思维结构的发展,这种倾向非常严重。教师总是想通过演示、讲解、总结,让孩子记住某个知识、某个规律、某个方法,让孩子一开始接触数学就学会死记硬背,导致幼儿获得的知识是孤立的、片面的、僵化的。既培养不了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不能让幼儿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实际意义。因此,如何在幼儿园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是摆在我们幼儿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源于生活的数学教育

1.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信息

我们的周围,每样物品都以它一定的形状、大小、数量和方位存在着,只要做个有心人,就能在生活中找到无处不在、无所不有的数学素材。如玩具的类别、大小、形状、空间位置;还有餐具数量的多少、大小匹配;包括在园区内的绿化设施,树木的高矮、粗细、排列规律……这些皆可作为幼儿有意义的学习素材。吃饭时可以通过观察碗筷、盘子的形状,迁移几何图形的认识;收集玩具时引导幼儿在归类摆放中初步感知集合、分类知识;走楼梯时,数一数有多少台阶、观察栏杆的颜色交替以感知有规律的排序等。

通过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现象向幼儿渗透数学教学内容,能使幼儿亲身体验到学习数学是那么地自然、轻松和有趣;利用一个个活生生的生活素材,引导幼儿在有意无意间以各种感觉通道感受来自生活的多种数学信息,可以消除幼儿对数学的陌生感,唤起幼儿亲近数学的情感,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为幼儿学数学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奠定数学学习的扎实基础。

2.巧妙利用生活中的数学材料

(1)原始的现成的生活材料:如废弃的各种饮料罐、盒子、扑克牌、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碗、筷、小勺等,都可用来引导幼儿探索不同的玩法。如根据扑克牌的花样、数字大小进行排序、接龙、比大小、加减运算游戏;利用瓶瓶罐罐进行叠高、认识形体、辨别大小、比高低活动;运用生活中的种子、豆类进行分类、间隔排序练习。在这种生活化材料的操作摆弄中,幼儿摆脱了正规数学活动中的任务压力,获得了一种更自然的无拘束的心境,表现出了强烈的探索欲望,得到了无限的乐趣,在不知不觉中习得了数学經验。

(2)原始材料加工而成的教学具:幼儿的周围就有很多现成的材料,可以轻而易举地化为幼儿自然学习数学的教玩具。如收集生活中大小不同的有盖塑料瓶子若干,在瓶身上贴上点卡,再准备一些装饰物,就可以让幼儿玩点子与数量匹配、按瓶上的数量把相应数量的装饰物串在瓶子上的游戏。由于选取的这些材料是贴近幼儿生活的,对幼儿的学习来说就格外生动而有意义;在这里幼儿尽其所能地发去展、去创造、去完善,他们的自主操作、主动活动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发挥。

3.大胆实践生活化的情景教学

《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过程中,我们以模拟的方式再现生活情境,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让幼儿在假想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使得幼儿学习起来更感轻松、自然和真实。

在中班“学习顺数、倒数”的活动中,我们通过让幼儿在建构区玩“搭建楼梯”的操作活动,让其感知楼梯从低到高和从高到低的变化规律;还可以通过我们材料包里“小朋友上楼梯”的情节,让幼儿在操作摆弄中动手动口,达到手口一致地顺数、倒数;通过生活中的“红绿灯”“倒计时”联想,形象地感知并发现顺数、倒数时的数序规律。由于活动内容来自生活,活动情节丰富有趣,激起了幼儿参与活动的极大兴趣,满足了幼儿自我探索的愿望,体现了个性化的魅力,实现了幼儿快乐学习的理想。

二、结合幼儿感兴趣的特例设计数学游戏

小班幼儿由于年龄较小,不能保持长久的注意力,对于枯燥的数学更是爱不起来,注意力集中不起来。一次,组织幼儿看魔术表演,我发现在整个过程中小朋友都能高度集中注意力,有滋有味地观看。这说明,小班幼儿不是不能相对时间长一点地集中注意力,而是视内容和形式而定,能吸引幼儿的内容和形式就能让幼儿保持长时间的注意。所以,掌握了方法也是可以设计出新颖的活动来,受这一生活特例的启发,在帮助幼儿进行数学知识复习时,我就采用了“变魔术”的方法,比如:将大小物体排排队时进行复习,我故意用夸张的动作将各种图片藏到背后,嘴里说“一、二、三,变、变、变!”小朋友都睁大眼睛静观到底变出什么来,注意力高度集中,练习效果也就更好。

三、在数学内容的安排上要注意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

数学学科知识具有系统性和逻辑性,一些知识要以另一些知识为基础,不同的知识亦有难易程度的差异。在内容安排上应遵循数学知识的逻辑和幼儿学习的逻辑顺序,体现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前后联系的特点。例如:幼儿认识“数”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逻辑观念。理解数的实际意义是认识数的开始,更是学习加减运算的基础,而学习数的分合既能帮助幼儿深入理解数的意义,又有助于幼儿学习加减运算。因此我们在安排有关“数”的教育内容时,开始只是给幼儿一些前数学经验,如对应、排序等活动,让幼儿获得学习“数”的心理准备,然后让幼儿感知数量、理解数的实际意义,引导幼儿认识数序、数与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到大班则结合数的分合和加减,帮助幼儿形成初步的数概念。而现在有些幼儿园为迎合家长,急功近利,一开始就训练幼儿计算技能,忽视了数学基础及幼儿学习数学的心理准备,违背了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幼儿学习数学的心理逻辑,给幼儿学习数学造成困难,扼杀了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无异于揠苗助长,得不偿失。

让幼儿在生活中感受数学、学习数学、运用数学,帮助幼儿更轻松地领悟数学的抽象关系,提供幼儿解决现实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只有这样,我们的数学活动才真正达到了教育的目的,才是有效的。我们的孩子才会真正对数学感兴趣,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更多的能力。

猜你喜欢
幼儿数学教学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教育教学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