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才子出建院

2017-05-10 13:22黄勇
北京纪事 2017年5期
关键词:建院学养帅哥

黄勇

周日陪家父午餐,听他讲起杨绛的亲家母唐云也是长寿,活到了104岁。

杨绛的亲家公叫杨宽麟,是中国现代建筑结构大师。建国初期,党派沈勃(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负责人之一、著名足球评论员张璐的父亲)出面,团结社会贤达与建筑设计行业精英,搭建北京建院的技术骨干班底。沈老不辞辛苦,一一拜访了当时建筑业的开明资本家和建筑师行的合伙人,诚邀他们加盟到新中国的北京市建筑设计院工作。杨宽麟先生在建筑圈内的学识和声望,是可与钱钟书在文学和文化上媲美的大家。他被沈老请来做总工也是顺理成章的,于是他成为北京建院初期著名的八大总中最年长的一位。按照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国馨的说法,论年龄,他比梁思成年长10岁;论辈分他属于中国第一代建筑工程师;论身世,他的大姨夫是上海圣约翰大学的校长卜舫济,他本人也曾出任该大学工学院院长达10年之久(1940-1950)。

沈老对请来的这八位老总采取了“用多管少”的策略,由他们各尽所能地发挥特长,开创了北京建院初期的辉煌。北京建院也因此一直稳坐新中国建筑设计行业的头椅傲视群雄。当时,业内都羡慕地称北京建院是八仙过海,无人能及!杨宽麟先生在业务上自然是权威,但他从不恃才自傲,非常平易和蔼,所以,在受到大家尊重的同时,群众关系也很好,在业内和院里口碑俱佳。

杨绛的女婿就是这位杨宽麟先生的大公子杨伟成。后来杨伟成也在北京建院工作,是家父的同事。小时候在办公区见到杨叔叔只是觉得他很帅,长大后才了解到他不仅人长得帅,其他方面也非常了得。别的暂且不提,只告诉您他的两段婚姻,您就可见一斑。

他的第一任妻子是常书鸿的亲女儿、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干女兒、原清华工美院长常莎娜。婚后,因为常莎娜在杨家被视为学养不够,达不到杨氏家族的要求,因此最后被休。《北京青年报》艺术评论版的一位女编辑闻听后,惊呼:“出自这么有背景的门第,还会因学养不够被休?这是什么样的人家?还让人活不?”

其实,这里是有缘故的。常莎娜6岁就随父母从出生地法国塞纳河畔迁回到中国敦煌,在人际罕见的荒凉大漠里,没机会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她14岁起跟着父亲临摹石窟里的壁画到18岁,后来被林徽因接到北京,但那时年龄已经偏大,不方便进普通学校接受初级教育。所以她直接学习专业了,经过去美国短暂的学习后,返回北京参加工作。这样的特殊经历,使得她虽然在专业上受人尊重,但在基本学养上却不尽如人意,难以融入杨氏这种家规繁缛、家学渊远的大家族的文化氛围。

先天的文化差异,阻隔了常莎娜融入杨氏家族的路途。离婚这事,最后就无奈地发生了。

杨伟成的第二任妻子是钱钟书的独生女儿钱媛。能够成为钱钟书和杨绛的乘龙快婿,恐怕是无数中国文学男青年的梦想吧?杨伟成以他的才识、学养、风度和令人羡慕的家族背景,独占鳌头,赢得美人归。当然他英俊的外貌是两次婚姻中无法忽略的加分重器,否则一位美术界的女大师,一位文学、翻译界的实力女将,哪个肯轻易委身下嫁?

杨伟成只是一位代表,“帅且有才”是当年北京建院男士的集体标签。一提起少年时的北京建院,我脑海里首先反映出的就是到处可以遇见的帅哥。印象深刻的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的几位:有着欧洲血统、但保持中国国籍的华揽洪;有着一张希腊雕像般棱角分明的脸庞,天然卷发、眼窝深陷的王惠德(我们私下叫他阿尔巴尼亚);篮球打得出神入化的神投手李哲之,他因太帅,最后犯了“作风错误”,可惜了;还有刘开济、熊明、马国馨;年轻一点、名头没有那么响亮的何明等等。这些人不仅长得帅,而且或者专业厉害拔尖,或者有一技之长。譬如篮球打得好、画画得好等。实际上当年北京建院帅哥的数量比我提到的要多,我已无法一一记起,只能是勉强地挂一漏万地提及了。希望同院的发小或当年帅哥的后人们看到此文后继续补充。

当年的北京建院还有一些只长得英俊潇洒,但专业不太出名的人物。这样的帅哥后来就直接改行干文艺去了。其中最出名的要数说相声去了的贾冀光,他一转行,立即成为中国相声历史中的第一帅哥。单就相貌而论,至今无人能出其右。那些自诩自己长得帅的说相声的,一提起贾冀光,立马就闭了嘴。听说梅兰芳有个儿子原来也在北京建院,后来唱京剧去了。此事没有考证,不敢妄论。

我猜想,那时的建院大概是清华、同济等建筑名校的女生们无比向往的分配单位吧?

那个年代,院里还有不少名人之后以及后来发达了的高官显贵的亲属。譬如,我住101时,住102的邻居李家久是我认为中国最能干的总理李鸿章的嫡孙后人。就是李家久伯伯教导我们,男人必须懂琴棋书画,并亲手教我们学围棋。还有左宗棠的后人,具体姓名记不起来了。另一位总理朱镕基的夫人劳安当时也在建院,与家父同事。还依稀记得劳阿姨对我很照顾,去办公区遇到她,总是收获到她和善的笑容。

那时的北京建院里,帅哥汇聚如云,名人贤士齐集一堂。真可谓,数风流人物,还看北京建院!

有朋友听了我的讲述,要求我晒出当年帅哥们的照片,但我觉得还是不贴了吧。一来是年代久远了,照片未必能收集齐;另外,是顾虑他们太帅,怕耀瞎大家。可以这么说,他们比这20年来的中国影视男演员都帅。庆幸的是,我提到的帅哥们现在大多还健在。虽然都已经八九十岁的高龄,但他们风采依旧,仍然散发着成熟男人的魅力。

至于现在建院男性的仪表,恕不予评论。不过,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我的一批发小——如陈杰、高建民等等——子承父业地留在了建院。他们作为建院第二代,总算是没有辱没了父辈时帅哥云集的声名,保留住了当年光彩时的痕迹,让人相信那时的美誉绝非浪得虚名。

今天的建院已经发展成一个独立的现代化的设计生产和研究机构,在行业内声名斐赫,业绩也已胜过往昔。但我仍然无比怀念60年代帅哥云集的老北京建院。

(编辑·宋国强)

feimi2002@sina.com

猜你喜欢
建院学养帅哥
时代建院
热烈祝贺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建院90周年
热烈祝贺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建院90周年
《红楼梦》里学养颜
高尚的人格,深邃的学养*——钱中文先生20 世纪80年代的学术通信
立足学科价值,考查学科学养——评2015年山东文综历史试题
峥嵘岁月——军事科学院建院30周年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