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大数据”发展铁路现代物流

2017-05-10 17:58孔明
商场现代化 2017年7期
关键词:现代物流方向铁路

孔明

摘 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大数据”概念的引入,我国很多物流企业已经借助新的信息化手段,向着高速、便捷、高效的现代化物流方向发展。铁路物流身为我国的老牌的物流企业,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却因为种种原因不能紧跟现代物流发展的步伐。这样必须深入研究信息化手段,利用好“大数据”这个“新生事物”,加快向现代物流发展。本文将指出铁路物流发展现阶段的优势和劣势,并进一步分析向现代化发展的方法和方向。

关键词:大数据;现代物流;铁路;发展;问题;方向

一、“大数据”与现代物流

中国经济正处在高速发展期,市场的竞争趋势也越发的激烈,现代物流也变得多样化,传统简单的通讯技术,人与人面对面的对接完全不能适应这样的发展速度。加之现代物流的运输的区域已经遍布全球,整个物流链条的规模也越来越大,货物流通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现代物流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概念的引入,现代通信技术、物联网、先进高效的管理技术和监控设备应运而生。例如美国的GPS定位设备与我国自主研发北斗导航的应用,配合远程监控系统就可以随时查看货物的运输轨迹、货物状态等信息,大大的提高物流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通过运用这些新的技术和手段,促进了现代物流的管理与发展。

二、现代物流发展现状

当代社会高速的发展使得传统物流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手段只能满足简单的物流需求。物流业为了发展和壮大,必须建设适合当代社会发展的新的运营模式。通过把货物仓储,库存管理,装卸搬运,运输调度以及物流信息等各个环节相结合,运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最大限度的满足客户的需求。加之互联网+和“大数据”的蓬勃发展,物流业也开始史无前例的整合、细化,发展也越来越迅速。由于中国现阶段的物流成本相对较大,发展的同时必然会遇到诸多困难,即使不计算人力成本与交通费用等客观因素,还有许多问题要解决,如管理方法落后,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技术设备落后,服务理念缺失等等。就是因为这一系列问题无法得到正确及时的解决,才制约了物流的快速发展。

三、铁路现代物流发展优劣分析

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大宗物资、集中运输是铁路的优势,许多专家预测,我国物流系统未来的主要模式,应以铁路运输为核心,以其他运输方式(公路、航空、海运等)作为补充的新形式。铁路企业正处在我国信息化水平高速发展的阶段,对于其他物流企业来说,铁路在发展现代物流的过程中具有许多优势。一是铁路是国家重点项目,也是涉及到民生的关键项目,铁路可以直接向国家申请优惠政策的支持;二是铁路在现代物流上底子虽然不够厚,但是正是由于这种特殊情况限制其发展的因素却很少;三是第三方物流需求日益增长,中国最大的第三方物流可以说就是铁路了,拥有着多年的物流行业经验,现有的网络资源丰富、品牌效应明显、自有的信息管理系统也比较完善。虽然有上述这些优势,但是,铁路企业由于国有企业思想根深蒂固,建立时间较长,体量过于庞大等问题也存在许多劣势,思想认识落伍、装备设施陈旧、管理机构臃肿,管理机制限制、技术水平落后、网络建设封闭、人才建设稀缺等方面成为了限制铁路物流发展的绊脚石。

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铁路需要进行一次全面深化改革,加大资源优化整合力度,加快信息化人才培养速度及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积极营销、培育物流服务市场,着力完善物流服务功能,与物流企业协议战略合作等手段,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各种有利条件,加快向现代物流发展。

四、“大数据”促进铁路现代物流的发展方向

“大数据”作为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展现其举足轻重的地位了。物流的“大数据”是指运输、仓储、搬运装卸、包装及流通加工等环节摒弃传统的人工操作和简单的信息收集方式,采用智能录入数据库、数据自动分析,运输线路优化、配载分配合理、智能信息化管理等手段,提高运输与配送效率,减少物流成本,更有效地满足客户服务需求。由此可见,作为一种高新技术手段,“大数据”在现代物流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大数据这个平台,不但可以整合其他物流功能,还能逐步演变成新的物流模式,提高向现代物流发展的速度。

“大数据”有效整合资源,促进协调配合。铁路企业主要业务涉及到机务、车务、工务、电务、车辆等多个不同关键部门共同协作,并且铁路运输线路较长,运行网络相对庞大,铁路大数据建设必须是一项极为复杂、覆盖面极广的工程。加之现有的每个部门对信息化建设的理解程度不同,铁路总公司的总体规划又没有完全形成,所以每个部门也都在“各自为战”,没能实现有效地联合、统一。这样必须建立一个整合各个部门的统一的大数据平台。这样的平台可以采取工作模块化管理的方式,有效的集成现有各部门的系统,使得每个部门各自职责清晰的同时,理顺工作流程,合理调配各部门的分工,从而更大程度提高工作效率。

“大数据”促进物流发展,指导物流实践。铁路客货运输经过多年的摸索,总结经验教训,以及多次硬件和软件的升级,已经建立了多种数据平台。但是这些平台都处于“单打独斗”状态,没能形成一条完整的数据链条。这样可以通过既有平台的整合,实现建立铁路统一的客、货运物流信息平台。该平台的软件可以设计为包括市场营销、生产组织、资产资源、人力资源等大型模块,通过整合、存储相关数据的数据库、模型库,最后生成统一的客户端。客户端与数据库采用的网络通信协议所构成,通过网络实现数据共享。对全部数据收集整理并持续的积累后,再加入智能分析系统,完成对数据库数据的准确分析,最终实现指导客货运物流实践的目的。

“大数据”助力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水平。铁路近几年推出了12306和95306铁路网上售票和货运管理平台,已经初步改善了铁路信息化滞后的情况,但是还远远落后于国内许多物流企业。对服务客户的信息系统建设与国内物流相比在方便、快捷等方面差距很大,如货物运行轨迹的实时动态查询,需要经专业部门的工作人员手工才能查到,完全无法实现互联网即时查询,既不方便,更谈不上快捷。这样可以通过引入GPS或者北斗等定位系统、号码(二维码)识别系统,实时监控系统等现代物流设备及手段,实现物流信息的追踪、查询、处理及解决。在提高管理水平的同时,又能给客户以便利,最终实现双赢。

“大数据”解放人工操作,降低物流成本。铁路系统现行的工作人工参与的环节相对较多,且存在重复工作情况,效率水平低下。就拿数据录入来说,数据的重复录入现象非常多,同一类数据不同的情况都需要时,无法实现直接调用,更有甚者还需要人工逐项录入,数据的智能化存储和数据共享根本无法实现。长此下去,增加了人力成本的同时,消耗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重复的数据还需要进一步甄别、筛选,还增加了错误率,使得物流成本大幅增加。这样就迫切的需要建立一套高度集成的信息化系统,集成高效的现代物流手段,只需要人工简单操作,就能实现最终目标。例如:扫码录入,数据分析图表自动生成,在途信息自动查询等,这些新的技术有助于解放人工操作,提高信息的录入、调用和分析效率,还能提高准确率,提升工作效率,从根本上降低了物流成本。

“大数据”共享优化信息,实现物流业共赢。现代物流信息化的重点不只是基础数据的采集,关键是数据的共享和收集数据的筛选,取出有价值的关键数据进行分析、优化,才能实现真正的“大数据”指导实践。这样铁路可以与物流行业其他企业联合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的充分收集、共享和交换,统一分析,统一解决,完全消灭“信息孤岛”。有了统一的信息平台,只需要一次数据的录入及采集,相关的功能模块也能即时更新完善。还要加强建设覆盖全路的信息网络并且加强各个铁路局的信息沟通。最终达到全物流数据的整合、分析,实现全物流业的共赢。

五、结论

总之,“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铁路应该借助“大数据”带来的方便和快捷,总体考虑信息化建设规划,利用好自身和同行业数据信息优势,提升铁路物流的服务意识,逐步推动铁路企业向现代化物流发展。

参考文献:

[1]弋延德,李榮胜.铁路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拓展的探讨[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2.

[2]孟军齐,廉云.我国铁路向现代物流发展的探讨[J].甘肃科技,2008.

[3]丁健,洪雁,杨肇夏.关于铁路货运融入现代物流业若干问题研究[J].铁道运输经济,2013.

猜你喜欢
现代物流方向铁路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2017年铁路暑运创新高
试论我国推进托盘标准化的措施
基于真实运营的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实训中心建设
发达国家现代物流发展的启示
改变颜色和方向
位置与方向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个方向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