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网络德育新探

2017-05-10 23:29刘琴
速读·下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渗透性主体性以人为本

刘琴

摘要: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德育工作的教育环境、教育对象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新的形势要求学校德育工作不断创新与发展,当前学校网络德育工作中需要从德育观念、德育途径、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几个方面寻找新的出路,只有不断加强理论研究,改进方式方法,学校德育的实效性才能得以不断增强。

关键词:网络德育;以人为本;渗透性;主体性

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生活在网络时代的青少年是一群网络时代的原住民,他们在社会新时期,旧的理想、信念和价值体系已经抵御不了现实的冲击而轰然倒塌,新体系的建立又需要时间的积淀,以前那些有效的方法,甚至成功的经验都达不到预期的效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的德育工作不得不更新德育观念、拓宽德育途径、丰富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方法,网络德育,成为每一个有責任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时代话题,也成为新时期德育教师开展德育工作的新的创生点。

网络德育是指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手段,围绕现代德育目标和内容,开展德育管理和一系列德育活动的过程.随着网络教育的不断发展,网络德育也应运而生,网络德育同网络学科教育相比相对滞后,网络道德教育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相对较少。

一、注重“以人为本”,凸显网络德育的主体性

德育和教育一样,不能搞机械化生产“一刀切”的单一目标教学,教育者要在坚持遵守和把握各种政策和制度的条件下,实施人性化教育与管理,把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示范性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活化教育方法,克服德育工作居高临下的说教、批评处罚、硬性灌输等方法,摒弃师道尊严的陈旧观念,要以尊重的姿态和亲和的心态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获取学生最真实的思想、心理动态,做到换位思考,情感交流,价值共享。

网络德育主体性原则是网络环境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所形成的新型主客体关系在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要求和体现。网络社会的崛起促使青年一代在自我意识、民主意识以及成长意识等方面的快速发展,表现出理性、自信、自主、自觉的崭新精神面貌,他们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更表现出一种与单向度的主客体关系不同的、更加重视主体际关系的崭新态度和行为方式。网络环境下的德育主客体关系,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所共同建构的交互性或复合性主体关系。也就是说,在教育者主动建构的教育情境中,教育者是主动施教的主体,受教育者是参与活动、接受信息的客体。这一新型的德育主客体关系的形成正是中职生主体意识迅速发展和逐步成熟的结果。因而,在网络环境下的中职生德育工作中,必须确立主体性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原则,顺应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尊重并提升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和自主活动,在满足学生的成才需要、服务辅导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德育的目标。

在网络德育工作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贯彻主体性原则,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要不断加强调查研究,充分了解相应年龄阶段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在成长方面的各种需要,根据不同个性类型学生使用网络的目的以及接受网络影响状况的差异,做到在网络德育工作中抓住他们思想和行为发展阶段上的主要矛盾,满足其成长成才的需求,提高他们接受网络教育的能动性,从而实现对青年思想发展的有效引导。

其次,在充分发挥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主体作用的同时,更要注意充分调动中职学生作为自我教育者的主体的能动作用,从而提高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二、构建全新的中职校网络时代德育框架

在信息科学大潮涌来的时候,我们帮助学生正确面对网络这个仿真世界,利用网络的广阔性、丰富性、多样性、及时性和全方位刺激性的特征来开辟学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建设了体现集思想性、教育性和趣味性和前瞻性为一体的精品、特色网络文化主阵地,把健康向上的主流文化、时尚元素、专业素养有机地融于网络之中,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读性、服务性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指引中职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网络心态,以科学的思想武装自己,抵御网络上的种种诱惑,使学生健康成长。建立符合时代发展的全方位网络化教育空间,教育观才能受到青睐并指导和规范教育实践。

中职培养的学生要求既能在一线工作岗位上发挥高水平的技能,又能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较高的思想品德素质,因此,中职学校必须牢固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处处都有德育工作”的大德育观,创新德育工作,建构有利于学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和主动发展的德育培养模式。

注重实践体悟,创新德育内容。基于德育内在规律和德育实践成效,中职德育应以“以人为本,关爱学生”为指导思想,创新德育内容。一是以《中专生学生手册》《日常行为规范》等为内容丰富、夯实校本德育教材,二是以班规班约、宿舍公约等为主线,创建班级制度文化,三是以入学教育、军训、成人宣誓、体育节、文化艺术节和技能竞赛等活动建构校本德育机制,四是以宿舍卫生、保洁区卫生、文明礼貌等为内容建立德育体系,五是以组建集文学、体育和科技兴趣等社团活动组成自主实践、自主管理的系统,六是以优秀班集体、文明宿舍、三好学生和优秀班团干部等评选形成德育激励机制。

教育核心思想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在多元文化背景影响下,学校德育工作探寻最佳的合作途径,争取最佳的教育效果,引领学生主流价值观,构筑学生丰富的精神世界,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史教育有机结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融合,学校的主题教育与社会热点结合,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自管自育和道德体验,使德育工作能够深入学生心灵,提升学生高尚的人格修养。

猜你喜欢
渗透性主体性以人为本
视唱练耳课程与作曲技术理论的交叉渗透性探究
阿奇山1号岩体现场水文地质试验及渗透性评价
纺织基小口径人工血管材料的体外水渗透性研究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