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及其当代价值

2017-05-11 02:02刘帅孙文礼
中文信息 2017年1期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传统文化习近平

刘帅+孙文礼

摘 要: 自从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良传统的弘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为中华民族的精神食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的理论来源。习近平同志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见解,从其深邃性、独到性、丰富性、全面性、创新性来说,都是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国当代思想发展的良好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发言,融合了诸子百家经典学说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对我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从习近平同志的传统文化观出发,加以总结深化,并从中提取其当代价值,以期获取深远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

中图分类号:A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1-0325-01

一、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基本内容

1.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定位[1]进行了深层的思考

1.1从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梳理总结出中华民族的主流思想

儒家思想作为中华民族的主流思想,经过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的萌发;再到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占有正统地位;再到宋明成为儒家的辉煌时期,儒学经历多次被打击,又多次重生,在两千年的发展中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食粮。习近平同志认为,儒家思想是国人的精神归宿和不懈的精神追求,是中国人民自强奋发、厚德载物精神的塑造者。

1.2人类智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得以体现

习近平同志在报告中提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体现人类智慧的理论上有其优越性[1]。不论是孔孟之道,还是道家学说、墨家理论,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都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中国国民的行为准则,成为人民心中的道德指标。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曾说:“我的生平,一直以来都受收到孔子和孟子思想的陶染。”可见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不仅在中国,乃至在世界范围内都有重要的文化意义。这样的思想,一语道破了人际、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最适合的相处形式。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并且跨越时空、跨越国别,凭借其伟大的深邃性和哲理性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着极大的影响。

2.中华民族在“和平”中崛起的传统思想来源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飞速发展在世界上有目共睹。但是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崛起的不同于欧美、日本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和平”。中华民族向来推崇和平,思想便由来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精髓——“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的崛起,从不用暴力和殖民手段。中华民族始终追求和平、和谐的“贵和尚中”理念。习近平同志凭借自身对传统文化深刻的体会,提出“中华民族从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华文明崇尚和谐,华夏‘和文化厚积流光,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寻找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决理念。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在中国代代相传,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深深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这对中国在未来继续的发展中,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打了一剂强心剂,并深刻推动了世界的和平发展,对于整个世界的未来,都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二、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当代价值

1.为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平发展道路注入强心剂

习近平同志坚定地认为,只有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字,提取出当今世界最需要的“和平发展道路”,并且坚定地走下去,才能让中国的“和平崛起”在当今世界具有模范意义。习近平同志认为,每一个国家由于历史发展、国情的不同,一定会有具有其国家特色的特殊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永远离不开“和平”二字。这是历史、传统、经历告诉我们的经验与教训。

2.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在国际塑造良好形象

习近平坚定地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其突破时空、时间局限的重要意义。一定要在继承中发展,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先进的时代精神融合起来,同时又站在国际立场上,将自身独一无二的优秀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这一重要言论有力地表达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价值上的重要性,以及中国传统文化走向国际、走向世界的必要性。将优秀的和谐文化努力向外输出,再吸收进国外的优秀文化,让文化在交流传播中相互融合而又更加具有文化特色,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并且积极向外传播,以期做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最佳境界。文化软实力的输出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应当发挥其优越性,为中国综合实力的提高做出相应的贡献。

3.推动促进了文化理论的创新性发展,丰富了时代性

习近平同志指出,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由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创造,当然,歷史悠久的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在未来,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离不开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在实事求是结合当下理论实践的前提下,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到时代中去,创造出具有传统特性,同时又符合当下历史潮流的新文化,促进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4.补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习近平同志将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结合,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马克思理论和中国特色的思想文化相辅相成,两者相互结合,使得社会意识形态问题在思考和探索中得到全新的发展。

5.指出了领导个人智慧获得提升的需要

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提出,各级领导干部都应该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面前,摆正自身的态度。积极学习优秀文化,继承和发展优秀文化,从历史中得到借鉴和警示,从而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抵制诱惑的能力,以及自觉端正以身作则的态度。通过以身作则,习近平同志作为领导人的表率,在待人接物、做人处事、为政治国上都有一定的建树。各级领导干部都需要提升个人智慧,以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超凡境界。

总结

习近平同志的传统文化观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将党的领导思想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的思想补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灵魂。中国传统文化有其精髓、有其糟粕,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深入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努力使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补充,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增福.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内涵丰厚.《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36(2)

[2]肖唤元,秦龙.论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及其当代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6,32(1)

猜你喜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传统文化习近平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