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沧源翁丁佤族文化的茶具创新设计与制作

2017-05-12 03:01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4期
关键词:阴刻沧源茅草屋

杨 芳

(昆明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云南 昆明 650214)

基于沧源翁丁佤族文化的茶具创新设计与制作

杨 芳

(昆明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云南 昆明 650214)

基于云南沧源独特的佤族文化资源,选取中国最后的原始部落——翁丁佤族村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翁丁佤族文化遗产原真性、完整性、可持续性及其价值解读与展示,遴选出可用于做旅游工艺品的系列茶具作为创新设计对象,重点围绕翁丁佤族的自然景观、民风民俗、杆栏式茅草屋建筑、佤族的牛头崇拜、沧源崖画及茶文化等民族文化资源,设计开发可用于旅游纪念、收藏和馈赠的两组翁丁佤族特色的茶具系列。

沧源佤族;翁丁;旅游工艺品;茶具设计

一、翁丁佤族独特的文化特征

沧源翁丁佤族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位于云南省临沧市,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因解放前一直处于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阶段,到解放后一举过渡到现代社会,留下了很多原始社会的印记。比如:保存最为完整的佤族传统杆栏式茅草房、寨门、寨桩、佤族图腾、撒拉房、打歌场、祭祀房、木鼓房、人头桩、牛头桩等。翁丁古寨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跨入现代社会,保留了较多的原始社会痕迹,沧源崖画就是翁丁佤族历史的见证。以翁丁佤族为代表的民族文化古朴多元,独具特色,具有深远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奇特的民风民俗,使它在我国众多的少数民族大家庭中独树一帜,具有极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二、翁丁佤族茶具与茶文化

茶具是伴随茶叶而产生的,是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代茶具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饮茶的工具,更是一种文化象征和精神所在,它承载着实用性和精神愉悦性的双重功能。现代茶具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选择使用茶具的过程同时也是感受和升华茶文化的品饮过程。如今,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不断提高,茶具设计也在不断推陈出新,人们在茶具设计上融入更多的地域文化特质,使茶具在造型上更加精美,在寓意上更加深刻。

通过实地调研发现,沧源佤族人喝茶并没有太多讲究,基本上使用的还是原生态土陶罐或瓷缸,也有用土陶碗作为茶具的,根本谈不上具有艺术品味。作为翁丁佤族特色旅游产品研发的系列之一,选择茶具作为创新设计对象将是最佳的选择。

三、翁丁佤族文化茶具的创新设计

通过前期资料的收集与调研,充分挖掘和升华翁丁佤族村寨所特有的地域文化和民风民俗,选择以翁丁佤族的传统杆栏式茅草房、佤族图腾柱、撒拉房、打歌场、祭祀房、木鼓房、人头桩、牛头桩、司岗里传说等为对象完成数张风景速写,为后期茶具的创新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笔者还结合沧源崖画,提炼出人物、动物、房屋,树木、太阳、火焰等形象作为设计元素进行再创作,与质朴的陶不谋而合,营造一种古朴稚拙的感觉。表现形式初步选择以速写和阴刻的方式再现佤族先民们的生活场景,并将当地佤族文化旅游特色融入到茶具的创新设计之中,使整套茶具看上去古朴自然、粗犷奔放,也蕴含着很多我们无法准确诠释的秘密。通过反复构思与推敲,最终得出以下两套茶具的设计方案,并分别绘制出相应的设计草图,具体内容如下:

设计思路之一:以翁丁村寨的杆栏式建筑为设计原型,器形主要借鉴茅草屋的外形,将壶盖设计成茅草屋的屋顶,手柄设计成抽象的牛角,壶身的纹案主要采用速写翁丁小景,阴刻的表现手法再现翁丁居民的生活场景,传递出佤族翁丁特有的神韵(见图1-2)。

图1 方案一器形设计

图2 方案一纹案设计

设计思路之二:以沧源崖画和牛头崇拜为创新设计元素,整个茶具的器形就是抽象的牛头剪影,盖子的手柄部分设计为抽象的牛角,并分别在茶壶、茶罐及茶杯的不同位置环绕一周进行阴刻,再现原始生活场景,粗犷而古朴。整套茶具选择云南建水陶泥及其制作工艺,产品主色调为黑灰色,传递出沧源佤族所特有的一种神秘感,整套茶具既具有实用功能,又可作为旅游纪念或艺术作品收藏,方便游客携带(见图3-4)。

图3 方案二器形设计

图4 方案二纹案设计

四、翁丁佤族文化茶具的创新设计实例

《远古记忆——翁丁杆栏式建筑茶具系列》产品说明:采用沧源翁丁佤族茅草屋的典型形象,整套茶具主要从器形、纹案、色彩及制作工艺四个方面展开设计。器形上主要借鉴茅草屋的外形,壶盖主要运用冲刀手法表现出茅草屋屋顶的质感,壶柄设计成抽象的牛角,体现佤族先民对牛的崇拜。壶身的纹案主要采用阴刻表现手法、速写的表现形式再现翁丁村民的生活场景,简约而不简单,传递出佤族翁丁特有的神韵,再配上古朴的色调、传统建水紫陶的制作工艺,整套产品能让我们领略到佤族先民的生活,重温祖先的信仰(见图5)。

《崖画情思——沧源崖画茶具系列》产品说明:主要以沧源崖画和牛头为设计元素进行创作设计,该套茶具的茶罐和茶杯为牛头造型,简约大气。整套茶具分别在茶壶、茶罐及茶杯的不同位置进行阴刻,错落有致,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阴刻则以沧源崖画为雕刻元素,此阴刻手法遵循了沧源崖画的雕刻手法,器身如崖,雕刻如画,具有极高的地域性和一定的收藏价值。整套茶具选择云南建水陶泥及其制作工艺,产品主色调为黑灰色,传递出沧源佤族所特有的一种神秘感,整套茶具既具有实用功能,又可作为旅游纪念或艺术作品收藏,方便游客携带(见图6)。

图5 《远古记忆——翁丁杆栏式建筑茶具系列》

图6 《崖画情思——沧源崖画茶具系列》

[1]帅立功.旅游纪念品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杨瑞洪,刘晓平等.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基础[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9.

[3]房国栋.传统民族文化符号与茶具的设计创新[J].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1(1):65-67.

[4]肖柏元.基于普洱茶文化的茶具产品设计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5.

[5]贺婧.现代茶具产品造型创新设计方法研究[J].景德镇学院学报,2016,31(3):76-79.

J524

A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佤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编号:2013BAJ07B02)。

猜你喜欢
阴刻沧源茅草屋
告别茅草屋 搬进新楼舍
浅谈玉雕中的雕与刻
提升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探析
浅谈塞上碑林红石峡的书法艺术和历史价值
沧源佤族革命历史档案展成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生动课堂
浅谈木雕阴刻工艺
茅草屋的救赎 (外一首)
浅谈河北蔚县剪纸
沧源翁丁山地佤寨的空间布局及形态分析
奶奶的茅草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