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角色扮演视角下的微信朋友圈“分享”行为研究

2017-05-12 16:43谢梦瑶
新媒体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微信朋友圈分享

谢梦瑶

摘 要 以微信用户的朋友圈分享内容为研究对象,参考社会角色理论和戏剧理论,通过文本分析,研究微信用户在微信朋友圈平台中的社会行为特征,发现用户在朋友圈中的社会角色扮演行为呈现巩固角色和上升角色两种类型。基于对朋友圈用户的社会角色扮演类型和目的的观察与分析,可归纳出“角色的扮演与功能出现本末倒置”和“过度表演导致认知错位”的两大弊病。

关键词 微信朋友圈;社会角色理论;戏剧理论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06-0011-02

问世于2011年的微信社交软件乘着网络发展的快车道,在短短数年间吸纳了数量超过9亿的软件用户,成为时下中国最重要的社交软件之一。由于微信用户的广泛性、多样性,以及网民对微信的使用频率和依赖性提高,政府及学者对微信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因而对于微信研究也越来越重要。

微信朋友圈“分享”行为,是微信用户通过使用微信朋友圈功能在社交网络中以图片、音频、文字等方式传递自身观点、扮演自身社会角色的一切活动。它主要包括在社会学视角下微信用户所进行社会角色扮演行为有何特征及目的。那么,微信用户的行为与社会角色理论有何相符之处?朋友圈中的扮演行为是否存在弊病?本文拟围绕以上话题,研究微信朋友圈中的社会角色扮演类型及目的,为进一步研究微信朋友圈社会关系及为中国政府管理网络社区提供分析基础。

1 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

随着移动终端和互联网的普及,微信自2011年问世至今用户数量不断增长,日活跃用户量已超7亿,成为目前国内最火爆的社交软件。在现有的相关文献综述中,学者们主要围绕“微信的传播机制与引导”“微信功能的分析”“微信中的人际关系”等课题展开研究,或是立足于微信整体,关注舆论在微信中的传播并提出治理方法,归纳在社会网络视角下微信朋友圈作为虚拟社区的特征;或是聚焦于微信的部分功能,如“点赞”,基于社会学理论对其进行解读,研究“点赞”行为背后的使用动机与情绪,探讨微信“点赞”的传播价值与经济效益。总而言之,朋友圈作为微信用户使用频率最高的应用功能,用户在其中的社会行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国内学界对微信朋友圈的研究明显不足。

基于此,本文以微信用户的朋友圈分享内容为研究对象,参考社会角色理论和戏剧理论(Dramaturgical Perspective),通过文本分析,研究微信用户在微信朋友圈平台中的社会行为特征。

2 朋友圈“分享”行为研究与分析

微信朋友圈作为一个虚拟的网络社区,用户在该社区中的行为可视为对自身社会形象的扮演与塑造。从行为目的上来看,用户在朋友圈的“分享”行为可分为巩固角色和上升角色两类,描述如下。

2.1 稳固角色型

稳固角色型“分享”行为,即用户在微信朋友圈平台中所呈现的“分享”行为是为了稳固用户原有的社会角色形象并不断加深在同一社交网络中的其他人对该形象的认知。各类社会角色的朋友圈中所分享的内容有其角色适应性,比如医生可能分享与医疗知识相关的文章等。除了以上列举的自致角色行为,先赋角色也有其对应表现。在带有强烈身份指向性的节日中,如父亲节、母亲节、情人节等,与其相对应或相关的社会角色往往更倾向于分享与节日相关的信息。

这些“分享”行为都必先建立于对自身社会角色的认知,明白社会对这一角色的期待,才能在角色实践中逐渐摸索出扮演这一社会角色的要求与方式。相比起日常生活中直观的、实时的行为表现,微信朋友圈中的“分享”则是一种相对模糊的行为表现,它可以被隐藏、删除、推迟、预演和反复斟酌。但在行为目的上,微信朋友圈中的“分享”行为与其他现实生活中的角色扮演行为并无区别,都是为了巩固自身的社会角色,加强角色与“本我”之间的联系,加深他人对“本我”及其社会角色的认知。

2.2 上升角色型

上升角色型“分享”行为,即用户通过发表刻意选择的分享内容来构建原先社会角色本不具备或不占优势的形象特点,达到提升自身影响力或优化自身社会形象的目的。在此类行为中,最为常见的是朋友圈中的炫“富”者,他们本身不具备与其朋友圈所展现的内容相当的财力,但为了挤进上流阶层、谋求该阶层的人脉和机会或为了满足自身虚荣心,他们往往会将自己包装成出入上流社会、挥金如土的“人生赢家”。

另一类常见行为是朋友圈中的理想化表演,即掩盖自身缺点来呈现理想化的角色形象。朋友圈中的发布内容可删改、挑选,可润色,为理想化表演提供了便利。还有一类常见行为是朋友圈中的神秘化表演。有一些用户为了在社交圈中建立“受人崇敬”的角色形象,刻意与其他人产生距离,可能发表一些模糊的、不具体的内容,以营造神秘感。

这些“分享”都是先基于对自我社会角色的预想,然后通过一系列行为表演,使自身形象得以提升至预想状态。在现实生活中此类扮演虽不少见,但在朋友圈中其表现得更隐蔽、更频繁。一方面是因为隔着屏幕的交流使得部分有效信息丢失(如语气、神态等),使人不容易分辨朋友圈中的内容是“本我”还是“超我”的角色扮演;另一方面是朋友圈功能的灵活性与网络空间的缓冲性,使得扮演失败的成本降低。但同时,由于朋友圈的非直接接触性,使得角色表演者无法直接得到社交网络中其他人对其行为的反应,可能会意识不到自身角色扮演的破绽或失效,从而埋下社交隐患。

3 反思朋友圈社会角色扮演的弊病

3.1 角色的扮演与功能出现本末倒置

个体的角色扮演是社会正常运作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归根到底,角色扮演是为了促进社会工作而非流于扮演本身。由于现实生活的“在舞台”感,当社会个体扮演着自身的社会角色时,个体必将担负起角色的义务,社会机器得以正常运作;但朋友圈消解了这样的真实感与正式感,朋友圈中的角色扮演更像是操纵着提线木偶的表演——反正别人只能看到木偶,“本我”如何便不重要了,因而朋友圈中的角色扮演极有可能流于扮演本身,却未完成角色的社会工作。如此本末倒置,反而失去了扮演社會角色的意义。

3.2 “盛装”出游的迷失

欧亨利在《盛装出游迷失记》中讲述了富家女扮穷、穷小子装富,结果错过彼此的故事。在朋友圈中的角色扮演也是同理,过分的修饰、虚假的表演最终会造成朋友分道扬镳、亲朋好友疏远、合作者远离等负面结局。更可怕的是,扮演者本身也“错过”了自己,迷失本心。由于朋友圈功能的灵活性和网络空间的缓冲性,当个体对自身角色的認识出现偏差时,不如在现实生活中那样容易被发现及纠正。一方面,社会角色的“表演者”无法观察到“观看者”的反应,无法做出自我修正;另一方面,“观看者”对贸然指出可能带来的人际损失充满了担忧,所以很难主动指出。一旦角色认知出现,“表演者”的“失明”与“观看者”的“失声”将共同导致偏差越来越大,直到最后角色出现崩坏,无法行使其社会功能。

参考文献

[1]李毅.社会学概论[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2]Coffman,Erving.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M].New York:Doubleday Ancher,1959.

[3]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4]王斌.“点赞”:青年网络互动新方式的社会学解读[J].中国青年研究,2014(7):20-24.

[5]邓高锋.“使用与满足”视角下微信“点赞”行为研究[J].青年记者,2014(20):10-11.

[6]王玉珠.微信舆论场的生成、效能及引导[J].中州学刊,2014(10):173-176.

[7]严鷫婷.社交媒体受众点赞行为的经济效益——以微信朋友圈点赞为例[J].新闻传播,2016(4):23-24.

[8]周懿瑾,魏佳纯.“点赞”还是“评论”?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对个人社会资本的影响——基于微信朋友圈使用行为的探索性研究[J].新闻大学,2016(1):68-75,149.

[9]聂磊,傅翠晓,程丹.微信朋友圈:社会网络视角下的虚拟社区[J].新闻记者,2013(5):71-75.

[10]方兴东,石现升,张笑容,等.微信传播机制与治理问题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6):122-127.

[11]蒋建国.微信成瘾:社交幻化与自我迷失[J].南京社会科学,2014(11):96-102.

[12]芮必峰.人际传播:表演的艺术——欧文·戈夫曼的传播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4(4):64-70.

猜你喜欢
微信朋友圈分享
网站开发课程交互中朋友圈群体信任解决方案
微信朋友圈的拉康式解读
官员“微信朋友圈”缘何“官味十足”
浅谈游戏经验分享对于幼儿成长的价值和作用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孩子,我们慢慢来
“微信朋友圈”之法律问题反思
社会学视角下的微信朋友圈研究
微信朋友圈成瘾的影响与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