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论高校戏曲欣赏课程开设的有效途径

2017-05-12 16:13刘晓雨
戏剧之家 2017年7期
关键词:发扬校园文化建设传承

刘晓雨

【摘 要】本文简要说明了戏曲发展的现状,通过对校园文化建设、教师自身素质、学生积极参与方面的论述,阐述了秦腔在高校开展的有效途径,解决了秦腔文化传播的难题。

【关键词】传承;发扬;校园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7-0240-01

秦腔是黄河流域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孕育出的戏曲艺术珍品,是三秦大地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文化。但随着大众媒体时代的到来,戏曲的发展现也面临着巨大的危机。观众日益老龄化、戏曲人才青黄不接,都导致了中国戏曲发展的窘境。要想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振兴文化产业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保护、继承、发展中国戏曲则变得至关重要。

校园文化是现代教育中拥有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道德准则等精神形态文化氛围的组成,是学校的灵魂,是凝聚人心、树立形象、提高文明程度的重要因素,因此它更应具有深刻的时代精神和文化内涵,真正起到陶冶学子情操、展现学校精神、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作为陕西省培养的当代大学生,则更应在欣赏秦腔之余,把它作为文化保留和传承开来。而如何在校园里有效开展戏剧欣赏课程,如何真正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从而引导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戏曲认知,则成了戏曲发展的一大难题。

一、针对校园方面的秦腔戏曲文化建设

要在校园发展秦腔戏曲文化与建设良好的戏曲文化氛围,首先需要上级领导的重视与支持。由上而下,逐步进行。

如以辅助课或选修课的形式,开设秦腔文化教育课程,为秦腔戏曲文化的传播与教育提供环境,为对秦腔文化有兴趣或学习意愿的学生提供条件,为秦腔文化的发展提供发展空间。以秦腔戏曲文化发展史、秦腔戏曲表演艺术、秦腔戏曲评论、秦腔唱腔分析与解析等课程为例,在制度上形成教育和学习的连贯性。

学校有关部门,通过积极举办各类活动,如秦腔戏曲文化展和文化讲座等方式,加强秦腔戏曲文化的宣传与普及。另一方面,通过联系专业的秦腔表演艺术家与秦腔戏曲研究者,举办文化讲座活动,使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秦腔戏曲知识与当前现状,提高学生戏曲修养。

二、教师自身的硬件条件

除了上级领导的重视外,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同样至关重要。教师自身应提高对秦腔戏曲文化的深刻理解,及时补充有关秦腔的各类信息,同时掌握学生的审美趋向,开展幽默、有吸引力的教学活动。將深奥的秦腔理论知识用学生能够听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吸引学生注意力。通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手段,结合教师讲解和学生互动,使学生感受到秦腔文化的魅力,进而提高其学习积极性,最终实现对学生戏曲审美的培养,落实校园秦腔文化的根本建设。

三、学生的参与

在校园中进行秦腔戏曲文化建设的优势在于,学生尽管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化训练,但仍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才智与想象力,对一些艺术样式进行自由的创新。学生在学过一些必要的秦腔戏曲表演和导演知识后,结合自己对秦腔艺术的理解和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形成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校园新秦腔戏曲制作体系。学生也可在观摩专业秦腔表演后,补充自身不足,发挥自身优势,促进校园秦腔戏曲水平的提高。

四、结语

《孝经》中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意思要想转移社会风气,改变民间习俗,没有比音乐更好的了。戏曲是各个地域文化的代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伴随剧种远去的是老一辈艺人的离去,而一些剧种即使申请上了“保护项目”,也难逃衰落命运。2008年,曾在山西、河北一带流传的赛戏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但眼下已没有演出,成了现实意义上“遗失的艺术”。

秦腔艺术是中国农耕文化与农战文化时期的社会缩影,对于研究中国农耕文化与农战文化社会形态、道德价值系统、生活方式以及民俗民风,具有重要的学术与参考价值。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保持秦腔等戏曲文化的独立个性,就是保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灵魂。将秦腔等优秀戏曲文化有效地传播给当代大学生,实际上就是对戏曲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说,各高校开展秦腔戏曲文化艺术的传播,对我国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扬,是具有重要的作用与现实意义的。

参考文献:

[1]杨振宇.关于大学生艺术欣赏课的若干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7(2):105-106.

[2]聂可,陈诺.数据显示每两年消失3个剧种民间戏曲遭遇存亡考验[N].新华网,2005-09-10.

猜你喜欢
发扬校园文化建设传承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