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浒传》中的孝文化

2017-05-13 22:24韩东时
青春岁月 2017年6期
关键词:李逵宋江水浒传

韩东时

【摘要】“孝”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也渗透了“孝”这一主题。本文以宋江和李逵的人物形象为例,分析在他们性格中的“孝”,以及“孝”这一特点对塑造人物上的作用。

【关键词】孝;《水浒传》;宋江;李逵

孔子在《孝经·三才章》中明确提出了“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的观点。《孝经·圣治章》中,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

孝,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很多文学作品中提及的主题和内容。《水浒传》中对于一百单八将的刻画可谓深入人心,施耐庵用生动细腻的笔触为读者呈现出了一幅清晰的社会历史画卷。其中,笔者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宋江和李逵。

一、名满江湖的孝义黑三郎——宋江

宋江作为《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并不是一开始就出现的,施耐庵也一直在前文中铺垫着宋江的出场。直到第十八回中宋江第一次出现在众人面前:

宋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祖居郓城县宋家村人氏。因为他面黑身矮,人都唤他做“黑宋江”;又且驰名大孝,为人仗义疏财,人皆称他做“孝义黑三郎”。上有父亲在堂,母亲早丧。下有一个兄弟,唤作“铁扇子宋清”,自和他父亲宋太公在村中务农,守些田园过活。

在百善孝为先的社会,孝道本身就是一个受人尊重的人格保障。施耐庵用了短短几句就清晰地刻画出了宋江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宋江怒杀阎婆惜之后,逃回家中,县令差人去宋江家搜查,宋江宁可担负忤逆不孝的罪名,也绝不连累父亲受苦:“吩咐大小庄客,早晚殷勤服侍太公,休叫饮食有缺。”

第三十五回中,宋江将投梁山泊,在酒店中偶遇苦寻他的石勇,石勇拿出家书给他看,宋江读罢,叫声苦,不知高低,自把胸脯捶将起来,自骂道:“不孝逆子,做下非为,老父身亡,不能尽人子之道,畜生何异!”自把头去壁上磕撞,大哭起来。宋江哭得昏迷,半晌才苏醒。看到家书中写父亲病重过世,一“撞”一“磕”,“哭得昏迷”,刻画得十分传神。宋江不顾一切地回家奔丧,“飞也似独自一个去了”正体现了宋太公在他心中的地位。

第三十六回宋江为顺从父亲的意愿,宁可“挺身出官”断配流徙,宁做囚徒也拒不上梁山做头领。第四十二回中,宋江上梁山后,就要接父亲和弟弟上山,看到宋太公和弟弟宋清的时候,施耐庵用了四个字来形容:“喜从天降”。他擔心父亲安危,见到宋太公被接上梁山泊时,他说:“老父惊恐,宋江做了不孝之子,负累了父亲吃惊受怕。”

关于宋江的人物评价很多专家学者也是各执一词,笔者并不喜欢这样一个看起来人人都拥护的老大哥,宋江性格中的问题也有很多,但不可否认的是,孝道是自始至终都贯穿在宋江的思想中的,是他思想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也正是因为孝这一元素的存在,才使得宋江这一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二、粗中有细的孝顺儿子——李逵

说到李逵,对他的人物分析向来褒贬不一,有喜欢他的直率、天真、富有反抗意识的,也有批判他鲁莽,不加掩饰自己兽性的本能的。但是笔者对他的性格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孝顺,在《水浒传》第四十三回中,李逵看到宋江把父亲和弟弟接上梁山泊,又看到公孙胜要回家去探望母亲,想到自己的母亲孤身一身在家,哥哥又在外打工,母亲生活得一定不如意,就哭着闹着要接母亲来梁山泊“快乐几时”。他依了宋江三件事,便赶快起身回家接老母了。中途遇到李鬼冒充他,李逵“劈手夺过一把斧来便砍”,但是听李鬼说自己家中尚有九十高龄的老母需要照料才出此下策时,李逵便放了他。回到家后,李逵背着双目失明的老母亲奔梁山而去,途中路过沂岭时,母亲口渴,李逵去寻水。等他寻水回来,不见娘亲,只见一团血迹,“李逵见了,一身肉发抖,趁着那血迹寻将去……”这一个“抖”字,体现了他怀疑是自己母亲的血,不由得发抖。又看到两只小虎在舔着人腿,才意识到自己的母亲被老虎吃了。于是他“赤黄须早竖起来。将手中朴刀挺来,来搠那两个小虎。”后来进入山洞,面对母大虫,他又道:“正是你这业畜生吃了我娘。”便一连杀了母子四虎。

不能否认李逵在《水浒传》中多是以鲁莽的形象出现在大众眼中的,无论是“斧劈罗真人”还是“摔死小衙内”,但这样的一个李逵在面对母亲时,却凸显了他的可爱与细致。他怕跟母亲说自己在梁上落草母亲不愿跟他一起走,就哄骗母亲说自己做了官,接母亲去过好日子,可见李逵也是粗中有细的人。我们不能想象李逵看到小虎在舔着母亲腿时的感受,也不能想象当他看到其他弟兄一家人和乐融融时的内心是否起着波澜,李逵有鲁莽之处,但他对母亲着实体现了他可爱,孝这一特点也使得李逵这一人物形象更加生动、立体,让我们在剖析人物时有了更多的资料和证据。

《水浒传》独特的地位是一百单八将每一个鲜活的人物造就的,也是作者施耐庵用心血铸就的,这里渗透的孝道与孝文化更是不容忽视的。孝,本就属于每一个人,每一段经历,每一部文学作品。

【参考文献】

[1] 孔 子. 孝经[M]. 北京: 经济日报出版社, 2012:65,81.

[2] 田丽红. 儒吏与顽童:《水浒传》宋江与李逵形象分析[J].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07,12(6):51.

[3] 徐永计. 宋江“大孝”质疑[J]. 延边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3(4):85.

[4] 孙绍振. 武松打虎和李逵大虎[J]. 语文讲堂, 2007(12):48.

猜你喜欢
李逵宋江水浒传
不打不相识
论《水浒传》中李逵悲剧命运的成因
明清两朝为何查禁不了《水浒传》
半斤八两
延揽人才,宋江最佳
延揽人才,宋江最佳
延揽人才,宋江最佳
宋江为什么不杀情敌张文远
四大名著,如此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