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雕塑生态设计论要

2017-05-14 01:00刘贻永
关键词:尺度雕塑空间

刘贻永

(浙江农林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 浙江 杭州 311300)

雕塑从其产生发展至今,一直都没离开环境与人类。无论其设在高空还是海底或是沙漠荒野还是城市闹区,人类对雕塑的生态追求一直从未改变。雕塑从最早的山野一步步远离原始环境走向现代的人造钢筋水泥城市,直至发展成现代城市的公共雕塑,雕塑发生了类型学的变化,但其生态诉求却一直从未改变。从最早的距今300多万年前南非马卡潘斯加特酷似人类面孔的水蚀卵石,以及2.5万年前奥地利的《威尼道夫的维纳斯》,到美国的《自由女神》和中国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雕塑对人性和生命的尊重以及对自由的向往,是人类通过雕塑的手段表达人类作为生态系统中重要地位的基本方式和理想追求。作为公共空间环境、文化和精神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公共雕塑,是公共空间精神的重要媒介和标志物,公共雕塑集中反映了公共空间的内涵与精神,也反应了这个区域大众所追求的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趋向。

在当代中国社会公共空间中,一部分超乎寻常的耐久性非生态公共雕塑的设置,不仅从雕塑材料学的角度反映了雕塑设计材料应用的贫乏,也从雕塑设计、建设与管理的角度反映了生态设计、生态建设、生态管理意识的缺失。如果这只是部分问题之所在,那么,从公共雕塑的生境与生态位的反馈中,我们会发现,一部分公共雕塑是公共空间环境的入侵者而非空间生态的支持者。当公共空间承受的文化、精神到一定阈限时,就会推动或阻滞人、群体与社会生态行动力。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给卡塞尔的7000棵橡树”、哈·舒特(HaSchult)的“垃圾人”等从一定时间和层面推动了社会生态行动。然而,现代城市的有害气体、毒水污染、绿地紧缺、人口稠密、交通拥挤等城市疾病长期存在,从美国宇航局2012年12月5日发布的地球“城市之光”图像与1972年7月12日的“蓝色大理石”照片对比可见,光已严重污染城市之心,夜景将成为21世纪城市保护的重要课题。经受多重城市病的现代城市呼唤人类的生态文明和生态城市建设。

公共雕塑生态设计是在人类现代社会生态、环境危机背景下,人类对文化危机的反思中对设计危机的觉醒下产生的一种系统、可持续的整体设计观。卡普拉(Fritjof Capra)在其名著《转折点——科学、社会和正在兴起的文化》中倡导人类必须要从“世界是由各种零件组成的机器”的机械自然观转变到一个整体、自然、多层次的观点上来。公共雕塑整体设计关注公共雕塑从设计到消失的整个过程。它涵盖了生态学的大部分领域,并将生态哲学、生态文化、生态思想与生态科技等紧密结合在一起,以生态学与艺术学的交叉理论、方法和技术介入设计,强调艺术与自然、环境、人等诸多因素的完美融合与统一,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雕塑流畅地融入环境系统,实现可持续的共生与互融。

一、 公共雕塑生态设计基本要素

(一)设计原则

雕塑从原始设计到以人为本的设计,发展到以自然为本的设计是雕塑设计的必然之路。西蒙·范·德·瑞恩(Sim Van der Ryn)和斯图亚特·考恩(Stuart Cowan)将生态设计定义为“通过整合生活过程来减少环境破坏性影响的任何形式的设计”[1]。反映在公共雕塑设计中,生态设计是让自然介入雕塑,而非雕塑介入自然的设计。雕塑介入自然是一种外侵行为,自然介入雕塑是雕塑的一种接纳与融合行为,是雕塑顺应自然、参与空间、环境能量、信息交流的客观反映。公共雕塑在公共空间环境生态系统中具有其特有的作用、功能和关系,是生态环境健康、完整的重要因子。公共雕塑生态设计遵循自然优先、最少干扰、最大促进,尊重场地生态发展、地域性、4R原则(即“Reduce减量、Reuse再利用、Recycle再循环、Replace替代”)和保护与节约自然资本,暴露自然让自然做功原则等。总之,公共雕塑生态设计是以自然为本、生态为中心的设计。公共雕塑生态设计是实现雕塑所在公共空间环境生态系统协调、生态关系和谐的基本方式之一。

(二)尺度生态

目前,国内外艺术家对公共雕塑尺度的研究普遍以人为中心,并未进入公共雕塑生态尺度的整体范畴。以人为中心的公共雕塑尺度,环境、空间、雕塑等服务于人类需要,同时也设定了以人体平均高度为基本单位的尺度标准。自然需要满足人类的视觉尺度、物理尺度、建筑尺度和环境尺度以及人体感应尺度等。而艺术家对公共雕塑尺度的设计也一直以雕塑与环境的的表层空间关系和视觉感受为主要依据,雕塑家一直在物理空间、视觉空间和行为空间中徘徊,寻找公共雕塑在公共空间环境中的准确尺度,而事实上这种努力往往具有偶然性。现存的公共雕塑尺度设计中,大量的公共雕塑的尺度是很难真正融入系统环境顺应生态关系的。尤其一部分大型、特大型、巨型公共雕塑的尺度,已经激起了市民的反抗和专家的批评。吴为山认为“城市雕塑要强调两个生态,一是文化生态;二是自然生态”[2]。中央美院盛杨教授认为“超大型城市雕塑不符合时代精神。从生态方面讲,超大型雕塑具有一定的破坏性。”[3]巨型公共雕塑的建设不仅背离了“最少致力”的艺术制作原则,反其倡行“奢侈消费”[4]的非生态行为,这与索尔斯坦.维布伦(Thorstein Veblen)提出的“浪费可以提高消费者的社会声誉和权力”的观点相一致。公共雕塑尺度的设计需要遵循环境的生态需求,以生态尺度为依据,进行科学系统的尺度设计。

公共雕塑的生态尺度是指公共雕塑的时间尺度、空间尺度和在时间、空间中所涉范围的尺度。这种尺度是系统环境所赋予的,而非人类授予的,是时间、环境所需要的,而不是外界侵入的。公共雕塑的生态尺度与视觉尺度和物理尺度有别,公共雕塑的生态尺度主要以公共雕塑的生境尺度(生态学尺度)为参照。公共雕塑的生境尺度是随时间、空间变化的,公共雕塑的生态尺度与传统的视觉尺度有一定的出入,需要综合考虑影响公共雕塑尺度的重要生态因子。公共雕塑的生态尺度受公共雕塑的生境、生态位(公共雕塑的作用和功能)、题材等级(重要题材雕塑尺度趋大、反之小)、环境的尺度(建筑尺度、植物尺度、空间尺度等)、生物感应尺度(人体尺度、自然尺度、超人尺度)和景观的容量、雕塑的材料、颜色等生态因子影响。在普通情况下,传统公共雕塑尺度设计中,一般以人的视距与雕塑高比2:1为尺度,视平角约27度为最佳设计高度(视觉尺度、物理尺度、生理尺度),因不同个体的视觉尺度、感应尺度不尽相同,其结果也不一。目前,关于准确计量公共雕塑生态尺度的科学方法还在进一步研究和验证中。但是,在公共雕塑生态规划中可通过尺度推绎、分形分析、空间统计学等技术与原理参考环境心理学原理获取较优的景观尺度。尺度推绎是指利用公共雕塑在某一尺度生境中所传达的信息来推测其他尺度上的现象。通过变换、组合、分形分析可获得较优的公共雕塑景观尺度。只有掌握科学系统的公共雕塑生态尺度计量方法,才能真正减少公共雕塑建设和设计中的尺度问题,提高公共雕塑建设的质量。

(三)材料生态

目前,国内外雕塑界对公共雕塑材料的生态性认识上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第一,认为使用生态材料的公共雕塑就是生态的,如:就地取材,使用原始最少加工、低碳、循环、环保等材料的公共雕塑就是生态的公共雕塑。第二,认为雕塑材料与雕塑生命周期相匹配,雕塑材料才生态。而实际上,并非所有生态材料在环境中都生态,公共雕塑材料的生态性由公共雕塑的生境与生态位决定。公共雕塑的生境是指公共雕塑生存空间的环境,是生态学意义的环境,包括水、光、空气、温度、湿度、太阳、时间、空间、生物、动植物、人等生态因子。公共雕塑的生态位是指公共雕塑在空间组织环境中的作用和功能。公共雕塑在公共空间环境生态系统中具有独特的角色和地位,也占据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发挥一定的作用和功能。随着自身的发展,公共雕塑的生态位也会改变,如纽约华尔街的公牛蜕变为美国股市的象征,以至于附近经过的人总喜欢来摸摸牛鼻子和牛角,祈祷牛市的再现。又如中国深圳市委大门前潘鹤设计的“孺子牛”雕塑,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开拓精神的象征,发展至今又成为当前社会创业者奋勇前进大胆创新创业精神的号召等。不同时期不同社会环境塑造的公共雕塑精神也在发展变化。公共雕塑总在一个动态的环境中平衡、发展与稳定。而公共雕塑的生态位包括空间生态位、功能生态位和基本生态位。不同区域空间有不同空间生态位的公共雕塑;不同功能区域空间也有不同功能生态位的公共雕塑。公共雕塑材料的生态性须遵循生境和生态位的生态需求,考虑环境的可接纳性,空间物的需求和对空间精神的支持作用。科学客观地寻找和发现雕塑所在空间环境对雕塑材料的真实需求,全面考虑雕塑材料融入环境的方式、作用、功能与结果,而非使用替代材料转移影响和污染。只有符合公共雕塑生境与生态位需求的材料才能真正顺应公共雕塑与空间环境、生态系统关系和谐正常运转。

而现实中,一部分学者认为雕塑家对生态材料的使用,其重点并不在材料的生态功能上。就是最生态的雕塑材料也很难解决全球生态环境危机的根本问题,最多只是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局部缓解了生态危机。公共雕塑生态材料的应用目的是对当下社会生态意识和生态文明观念的倡导和传播,让人类行为与活动生态化的观念倍受关注,最终作用于人类行为。那么雕塑所起到的作用已远远超过材料自身对环境的缓解功能。

(四)协同设计

随着上世纪80年代以来数字技术和艺术的不断发展,数字艺术、数字雕塑、3D打印等概念不断涌现并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应用。公共雕塑设计数字化和数字雕塑进入公共空间已成为现实。数字艺术设计是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对传统设计工具、手段、方法、流程等内容与形式的一次重要革新,是必然之路,但很难彻底取代传统设计。因每种设计形式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和缺点,而设计者是根据设计条件、设计对象等限制性条件来选择最直接、最适合、最佳的设计工具和模式。所以,一切有意义的传统设计方式、行为和模式,都有其特有的空间和地位。

人类原始劳动从个体发展到群体协作,是人类面对强大环境和对象解决人类个体局限的基本方式。设计从设计者个体走向群体协同,既是设计者面对复杂对象的科学选择,也是设计发展的必然过程。人类主观划分的一切学科和专业,其目的是为了方便人类更深入地认识和研究对象。马克思在《资本论》,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柏拉图在《理想国》,色诺芬在《经济论》,黑格尔在《小逻辑》等著作中均充分肯定了社会分工和协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公元前2000年迈锡尼文化铭文中就记载有陶工、金属工、木匠等手工艺分工的类型。我国数量巨大的秦始皇兵马俑雕塑群更是使用了专业化分工程度难以置信的头、躯干、手等局部分工协作的制作方法,浩大的雕塑工程方以高效、高质量的完成,节约了大量制作时间。我国唐代71米高的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龙门石窟奉先寺群雕等大型佛像群雕更是建筑与雕塑巧匠和大量劳工协作的传世佳作。所以,要解决好复杂对象问题,就需要整体对待,通盘考虑处理好对象整个系统和关系。在现有的环境中需要学科协同、优势互补。

1984年麻省理工大学的艾琳·格里夫(Irene Greif)和迪吉多的保罗·卡斯曼(Paul Cashman)提出了 CSCW(Computer Supported Collaborative Work)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模式。CSCW是一种基于网络、数据库,具备语音、视频、文件接送等交互功能自由协同工作的方式和平台。CSCW解决了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主体、对象在工作中时间、空间隔离的障碍。从而节省了时间,有利于提高效率和质量。随着CSCW的不断发展,在众多学科得到了快速应用,体现在设计领域,也有 了CSCD(Computer Supported Collaborative Design)计算机支持的协同设计。CSCD在公共雕塑协同设计中还未进行实际应用,针对于公共雕塑协同设计的平台也正在开发与测试中,CSCD能高效整合各学科专家、大众、建设方及艺术家资源高效协同设计。CSCD模式的公共雕塑设计平台可发挥人人协同的高效设计模式,能极大地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解决传统设计模式中很难或无法解决的一部分重要内容,是一种程序、流程、方式生态的设计模式。

(五)观念生态

公共雕塑设计需要避免设计观念中的极端个人中心主义或群体中心主义观造成对公共雕塑所在空间、环境、文化、精神等领域的生态破坏,给空间、环境生态系统带来压力和损害,需要尊重雕塑所在环境空间的生态需求。理查德·塞拉设计的美国联邦广场12英尺高钢板材质的《倾斜的弧》,由于雕塑家侧重艺术家个人艺术观念的表达而缺少考虑联邦广场空间中上班族必经地的便捷性,给市民生活带来不便。因而被人们痛弃为“柏林墙”和被指责为“纯属浪费人类资源,它是非人性化、是可怕的垃圾和一块废铁”。最终《倾斜的弧》被予以拆除,同时塞拉也被喻为美国“最臭名昭著的雕塑家”[5]。那种忽略空间行为违背环境需求强制空间形式的非生态设计观,自然会引起公众的批评和大众的指责。在中国,一部分具有个人或群体非生态观的公共雕塑设计,如河南某基金会投资过亿元的24米高占地800多平方米的巨型纪念雕像,以及2015年河南某村集资建造的36米高的金色领袖像等均遭拆除。尽管不同公共雕塑遭拆除的原因综多,表面上原因各不相同,但这些公共雕塑在尺度、空间和资源上均反映了非生态的个人或群体中心主义观,由于雕塑出现在公共空间和公众视野,自然会遭到公众的批评和谴责。

在观念生态上,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不仅有“返璞归真”“万物同乐”等生态哲学观念,也有“和谐圆融”“师法自然”“生命感怀”等生态设计观念,以及“暴殄天物”“竭泽而渔”“网罟人间”等生态批评思想等。这些生态哲学、设计智慧, 共同凝结为底蕴深厚的“天人合一 ”的传统生态文化观念。公共雕塑生态设计强调雕塑主题观念、精神的生态化。在公共雕塑设计中,艺术家应尽力减少极端的个人中心主义或群体中心主义观念和思想对设计的影响。把空间、环境生态的自然需求和生态平衡作为设计的重要目标之一,全面考虑设计对整个空间生态系统的运转、呼吸和系统功能的维持与推动上,使设计观念、作品传达的观念和空间观念融为一体。

(六)行为生态

公共雕塑生态设计关系图

公共雕塑生境图

Patrick Dougherty,《Call of the Wild 》(2002),Museum of Grass,Tacoma,Photo:Duncan Price帕特里克·多尔蒂,《野生的呼唤》,2002年,塔科马Grass博物馆, 照片版权:Duncan Price

《Cairn》,Herring Island, Victoria, Australia,Andy_Goldworthy(1997)安迪·戈兹沃西,《Cairn》,1997年,澳大利亚维多利亚鲱鱼岛

行为生态涉及到生理、心理、社会和经济等领域,行为生态主要指公共雕塑对促进生物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生态。生物的行为特征、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除了受遗传和环境影响,相同形态与生理的不同个体行为有不同的特征,行为在环境和条件的约束下具有进化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和进化论对行为进化研究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生物行为中的利他主义和自私基因是有机统一的,群体中的个体行为也可使内在适合度达到最佳状态。就如博伊斯的“7000棵橡树”通过橡树和玄武石两种材料的组合与移动,把观众的思想从传统的重视眼睛和情感的形式转移至对社会和生态行为的思考,消解了作品整体的视觉形式,化解了传统雕塑的具体形象,把艺术融入进整个社会环境和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艺术审美的疆域扩展至日常生活的领域,并以其“城市绿化代替城市管理”的口号试图建立起一种新的行为模式。公共雕塑能通过设计与制作过程中的生态行为唤醒人类的生态自觉,美国雕塑家帕特里克·多尔蒂(Patrick Dougherty)的雕塑,一般设计年限为2年左右,2年后作品将土崩瓦解和变成肥料。艺术家经常使用当地修剪或掉落的树枝和幼苗作为雕塑的主材料,并强调自己组织资源的诀窍就是邀请志愿者或附近的居民参与设计与制作,这些人中既有穷人也有富人,既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也有没受过高等学校教育的,既有大人也有小孩,有嬉皮士也有商人。往往项目需要在大约三周的时间把这些人团结起来高效地工作,一同编织出这些具有强烈韵律与节奏的类似大自然作物的作品。用行为过程的体验和极富视觉冲击力的形体唤起人们回忆儿时对树屋、筑巢和对巢穴的探索欲望,常常被大众形容为异想天开、天马行空和哈比人般,他的作品在自然中成长又如龙卷风席卷着整个景观的力量把自己推送到另外一个世界[6]。然而,他的作品给广大市民又留下了无明的失落感和不断增长的怀旧情绪,常常在人们不断的讨论和回忆中转化为一种对环境生态保护的力量。安迪·戈兹沃西(Andy Goldsworthy)的雕塑也遵循生态的4R原则,因此,自然性、原始性为其作品的基本特征之一,在制作上艺术家最常用的工具就是自己的双手,以太阳释放的自然能量为作品的原始动力之源,在时间的作用下缓慢而自然地改变作品自有的形态,用尊重和顺应自然的态度和行为让自然介入雕塑。

二、公共雕塑生态设计基本趋势

(一)回归自然

公共雕塑在西方哲学、科学理论知识的影响下,尤其是亚里士多德模仿论影响下的写实雕塑,在写实与分析客观事实的传统下,结合之后产生的解剖学、透视学、色彩学等科学知识,形成一整套规范的西方雕塑体系。在这种写实雕塑体系影响下的公共雕塑,由于追求对对象科学的真实和准确,而缺少对周围环境及其生态系统的情感关怀,并最终导致部分公共雕塑过于注重自身的存在和价值而忽视环境的生态需求。大量耐久性和表达个人中心主义或群体中心主义价值观的公共雕塑超乎寻常地出现在城市的重要地段和场所,以此表达人类自身的精神诉求,这确实在某些方面丰富了市民的生活内容,似乎提高了公众的生活品质,却在不同程度和方式上影响了环境的生态关系,破坏了环境的生态结构,最终起到了与公共雕塑相反的功能。而作为中国传统的雕塑,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庄子·达生》中就说:“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庄子的“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和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表明了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汉董仲舒的“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万物与我为一”这种人与自然不可分离的生态哲学观影响下的中国古代雕塑,介入空间环境的态度是十分谨慎的。无论出于政治、经济或者社会和民众的需求,还是雕塑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古代雕塑一直保留了自身特有的对自然、生态和自身文化、精神严肃、严谨的态度和立场。无论从创作和制作的方式及其手段,很好地保留了对自然本质的追求。在具体制作的技巧上坚持保留自然形态、痕迹与美的基础上,以自然形体为本加以生发、稍作雕刻,很好地吸纳了自然环境和时间作用下材料自身的语言特色,而能更好地融入环境成为环境的一部分。这是中国传统雕塑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之一。当代公共雕塑回归自然,无论丛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还是从公共雕塑融入自然的方式和最终结果,回归自然始终是其追求的重要目标。公共雕塑离不开公共环境更离不开自然。回归自然是公共雕塑生态设计的必然走向。

(二)走向生态设计时代

城市公共雕塑走向生态设计时代,这是在全球生态环境危机背景下人类在文化危机中对设计危机的自省。西蒙·范·德·瑞恩和斯图亚特·考恩在《生态设计》一书中指出:“环境危机就是设计危机”。尽管公共雕塑很难直接解决人类生态环境问题,却能浅移默化地影响人的观念和意识,支配人的活动和行为,从而能更大程度地影响人类对生态、环境的作用。在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国际法律及各国生态设计渗透至各专业领域而成为国际潮流的背景下,以及在中国政府建设生态文明国家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公共雕塑迈向生态设计的时代已经到来。

(三)数字技术将全面应用于公共雕塑设计与制作中

新技术、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是公共雕塑生态设计的必然要求,也是必经之路。新技术提高生产加工的效率,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作用。生态型新材料能提高材料的生态属性,增强环境对材料的可接受力和空间承载力,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性影响。随着三维设计软件、3D打印技术、3D打印材料的不断发展进步,传统的雕塑设计、制作工艺流程正在受到数字技术革命的强大冲击。数字设计与打印技术将推动传统的公共雕塑设计、制作工艺和流程转向更为简洁、高效、生态的设计与制作形式。数字设计与技术的深度应用能有效降低公共雕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公共雕塑设计效率和雕塑的制作质量。

(四)公共雕塑低碳设计、弹性设计、整体设计、可持续设计、协同设计等生态设计观念将深度融合。

随着公共雕塑及其相关学科和专业的不断发展,学科间隙越来越窄,学科间关系越来越紧密。因公共雕塑生态设计涉及到处理特定公共区域相互交织的复杂科学问题,需要多学科跨领域专业知识、文化和技术。跨学科、跨领域协同设计公共雕塑将成为常态,公共雕塑数字设计在CSCD模式下协同设计的形式将广泛应用;局部设计汇入系统的总体设计已大量应用;低碳设计、可持续设计思想和方法将大量应用在公共雕塑生态设计领域。因此,协同设计将成为公共雕塑生态设计的重要方式,雕塑家单打独斗的公共雕塑设计英雄的时代即将过去,一个融合低碳设计、弹性设计、总体设计、可持续性设计、协同设计等生态设计观念的时代即将到来。

(五)公共雕塑生态设计将迈向更深层的深生态设计。

公共雕塑生态设计从早期出于对空间、环境资源的保护而应用和倡导的生态技术、生态材料、生态行为等表层生态设计转向对雕塑空间环境生态系统多因素的深层设计;从对雕塑在公共空间环境中内容与形式的美和文化的陶醉中转向人、雕塑、环境、文化、信息等多因素物质与能量流在生态系统整体设计中。这是生态设计从浅层走向深层设计的必然趋势。

由于现当代公共雕塑生态设计理论、方式、技术和手段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雕塑、人与社会深层次的生态问题,现当代公共雕塑生态设计大都以被动式适应自然,在有限的条件和环境中更高效地利用物质和能量,仅能达到维持或延长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目的。要满足人的自我实现需求,尊重自然的内在价值,“没有设计”的深生态设计是公共雕塑生态设计的必然趋势。

三、 结 论

公共雕塑生态设计是一种科学、系统、可持续性的整体设计,整体设计不是各部分设计的总和,整体设计不仅包含对雕塑自身的设计,更重要的是对环境、系统、物质与能量的整体设计,它包含作品从诞生到消失的整个过程。公共雕塑生态设计是公共空间环境健康发展的基本诉求,是人与自然不可分离、生态平衡规律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抛弃一切对自然、生态造成危害的固有观念和有违生态文明的设计行为。从意识、观念、行为等整体生态性出发综合考量,在设计中以自然优先、最少干预、最大促进,尊重场地生态发展、地域性、4R原则、暴露自然让自然做功等方法与手段,以自然为本、生态为中心的设计原则,使人、雕塑、空间、环境等物质与能量流在生态系统中,在相互作用的动态发展中达到和谐统一、天人合一。最终,达到公共雕塑设计的最大生态化。

参考文献:

[1]Sim Van der Ryn, Cowan Stuart.Ecological design [M].Washington: Island press, 2007.

[2]吴为山.城市雕塑要强调两个生态[J].中华建设,2012(09).

[3]盛杨.超大型城市雕塑不符合时代精神[J].中华建设,2012(09).

[4]巫鸿.中国古代建筑与艺术中的"纪念碑性"[M].李清泉,郑岩,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5](American) New York Times,Our Most Notorious Sculptor [EB/OL](1989-10-08) [2017-05-15].http://www.nytimes.com/1989/10/08/magazine/our-most-notorioussculptor.html?pagewanted=11&src=pm

[6]刘贻永.论高校校园景观雕塑的生态化设计[J].艺术探索,2012(04).

猜你喜欢
尺度雕塑空间
巨型雕塑
空间是什么?
我的破烂雕塑
财产的五大尺度和五重应对
创享空间
写实雕塑
宇宙的尺度
9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