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青引领共筑梦 青春激荡谱新篇

2017-05-15 08:52刘珊詹元方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团青电力企业新媒体

刘珊+詹元方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7)04-000-01

摘 要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快餐”年代,新媒体顺应时代浪潮而生并迅速走红,其所具备的交互性、即时性、融合性、延展性和分众性为团青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几点有效的建议。

關键词 新媒体 电力企业 团青

当全民都在策划新媒体、当随时随地随处可见新媒体,如何结合电力企业的专业特征、文化特色和区域特点来做出“有围观、有粉丝,有点击、有点赞”的作品,成为了苏州供电公司践行电力行业新媒体工作思路的关键着力点。

一、多维模式并行,精彩亮点纷呈

1.综合运作,汇智聚力。工作室成立之初,按照年度工作需求,计划将成员分为五个小组,组长人选在经过简历筛选、面试考核、综合评价等环节之后确定。在确保新媒体制作工作可以良性开展的前提下,组员招募由组长自行开展,苏供青年微博、微信的维护常态化开展,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各组的特色从他们的作品中也可窥一二:从文案到美工走得都是文艺范儿的“文心组”,陪伴大家走过一个又一个有韵味的节气和有温度的假日;由“颜值巅峰”和“最强大脑”组成的“头脑风暴组”,善用思维导图,带你走近全球能源互联的世界;听名字就很有趣的“月半胖”团队,幽默诙谐得紧跟潮流介绍着智能电网能什么;颇具特色的“梅子黄时雨”,在介绍电力知识的同时融入了一丝古典味道;全是男生组成的“男人帮”,充分发扬理工男的超强逻辑,宣传一线职工和创新成果。五个小组的通力协作电亮着“苏供青年”微信公众号的人气与影响力。

2.专业分工,又见佳作。在新媒体作品点赞量节节攀升的同时,公司食堂、电梯等员工必经之路上的视频集中播放平台也开始进入工作室的视线,传统媒体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开展一次新媒体同传统媒体之间的联动是很好的一次突破,恰逢2016级新员工入职,工作室成员决定结合自己入职以来的经历、感想,为他们、也是为自己拍摄一部微电影——《遇见》应运而生。筹备过程中,将工作室成员又一次进行了分工,按专业分为摄制、演职、采编和后勤,在最炎热的七月,群策群力、加班加点,而微电影在新员工岗前培训会上一经试点放映,就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效果。近期在食堂、电梯的公映也在全体职工中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实现了对企业文化主流价值观的传播。

3.创意不断,持续发展。在初次尝试新兴媒体同传统媒体结合即获超预期成果之后,工作室成员的创意如“井喷”式呈现,成员以个人兴趣为出发点,推出了三档人文类节目,暨遇见系列三部曲——《遇见故事》、《遇见好书》、《遇见苏州》,这“三驾马车”分别以“苏州供电好人”故事、推荐一本经典好书、走近职工厨房共享苏州生活为节目内容,新颖的节目形式和风趣的主持风格在传播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做到“扬正气”、“聚人气”、“接地气”,工作室成员在新媒体的创新、创作过程中,也不断收获着成长。

二、党政工团合力,助力青年成长

1.完善机制,优化配置。工作室从成立到发展,都有着详尽的工作计划和完善的考核机制。考虑到成员基本来自一线生产班组,因此微信公众号的维护定为一周一期,每期由一个综合组负责统筹策划,月度由工作室考核组长、组长考核组员的形式来进行工作量考核,以“绩效评估”为基础开展“行为评估”,将结果导向转变为过程导向,压力与激励并存的引导过程极大限度得激发了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形成了良性循环。而在专业组、机动组并存之后,工作室对成员进行了新一轮优化调整,九月开展了新成员招募活动,报名者不乏“新华社签约摄影师”这样的高端人才,进一步提高了工作室“软”实力。

2.打造阵地,输出价值。公司坚持党建带团建原则,在工作室新媒体作品好评不断的情况下,对微电影拍摄、《遇见》系列节目提供了极大的支持,特别打造了“七夕”演播室作为新媒体作品拍摄阵地,采购摄像机、灯光、提词器、电脑等设备,整合电子屏幕、书籍、网络、展板等传播载体,在进一步提升工作室“硬”实力的同时,也形成了对企业品牌价值理念的持续输出。

三、精益平台管理,凝聚队伍建设

1.灵活管理,加强沟通。由于供电企业的特殊性,一线基层职工在日常工作中很难聚到一起,各种前期调研结果也充分显示了这一点,这对团青工作的开展和管理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为此,省公司团委打造了新媒体这个平台,模糊时间、空间所带来的局限性,灵活管理模式、扩大覆盖面积,为团青工作的建设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方向。作为网络用户的主力军,新媒体对青年职工有着天然的吸引力,线上平台的实时沟通也让组织内的所有青年都有机会能够参与进来,在磨合和协作中增进了解、彼此熟悉。

2.服务中心,凝聚队伍。在智能电网示范先行区、UPFC、同里新能源小镇等重点工程落户苏州的同时,苏州公司面临着在更高起点推进“两个转变”,率先建成“两个一流”的新挑战,团青工作的开展也应围绕着中心工作来开展。省公司团委所打造的新媒体平台,站在青年的角度,深切把握住了“他们想什么”和“他们需要什么”这两个点,在实践过程中也很快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与响应。时代气息与烟火气息兼具的微电影、微访谈等节目创作过程中,团青文化建设由“内容供应”向“产品供应”不断转化。创新载体大力宣年岗位创新创效、敬业诚信、遵章守纪的先进典型,潜移默化传递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等价值理念,激励青年主动在工作中比作为、比贡献,凝聚形成提速提质提效的正能量,为企业发展不断输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猜你喜欢
团青电力企业新媒体
新形势电网企业团青工作开展策略探思
浅论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电力企业团青工作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关于电力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应用
关于电力企业档案管理之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