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强推出新作《丝路碧海情》

2017-05-15 06:28/木
上海商业 2017年12期
关键词:碧海郑和西洋

文 /木 林

作家于强推出新作《丝路碧海情》,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近日在上海海派文化中心举行了新书发布会。

这是首部反映古代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长篇小说,以泉州南安九日山下的丰州(柳城)古城为故事发生地,苏门答腊岛的旧港(现印尼巨港)为遥相呼应地,描写明永乐初年闽南儿女为圆海上丝绸之路之梦,排除阻力,前赴后继下南洋的坎坷经历和大爱情结。丝情、海情、商情、爱情、友情,互相交融,跌宕起伏。既有闽南年轻人扬帆下洋生生死死的大爱,也有闽南年轻人与海外番邦年轻人浪漫的异国情爱;既有闽南年轻人跟郑和下西洋擒拿海盗的壮举,也有闽南年轻人跟随郑和下西洋带回交流的硕果,彰显海上丝绸之路是交流合作共赢之路,是文明之路。

于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多年从事外事、对外文化交流,著有多部涉外题材长篇小说,有反映日本遗留在中国战争孤儿命运的《风媒花》,有反映东日本3•11大地震的《海啸生死情》,还有反映犹太人在上海避难与上海人风雨同舟的《爱在上海诺亚方舟》等,出版后产生巨大反响。

前几年,于强为了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伟大战略号召,萌发要写一部反映海上丝绸之路的长篇小说。海上丝路形成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朝,繁盛于唐宋,延续于明清,历史跨度长,涉及面广,要完成一部反映海上丝路的长篇小说,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于强潜心阅读了数百万字有关海上丝绸之路的书籍和资料,在万人集团的支持下,三次前去福建闽南地区采访,踏遍了有关海上丝绸之路的遗迹和景点,收集有关史料。他还在万人集团人员的陪同下,冒着危险前去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的巨港、三宝垄、雅加达等地考察郑和下西洋的踪迹,拜谒郑和庙,向当地华人了解有关郑和下西洋的传说。

在采访考察、查阅大量史料的基础上,于强经过苦苦构思,艰辛努力,终于完成了一部三十万字的长篇小说《丝路碧海情》。

有学者认为,这部小说作家在广泛采访及参考文史资料的基础上,把人物故事放在真实典型开阔的历史背景,写出了中国古代开辟海上丝绸之路先驱者的精神与情感,写历史重写人物,写人物重写精神,写精神重写情感,是文学是人学的形象再观。这部小说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思想相吻合,无疑有一定的现实价值、历史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

小说对传承和弘扬海上丝绸之路的精神,实现一带一路的伟大战略,有积极的感染力和意义。

猜你喜欢
碧海郑和西洋
山东碧海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清宫里的西洋钟表师
紫禁城内的西洋科学家
张超:碧海蓝天铸军魂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郑和异闻录
郑和异闻录
郑和异闻录
海南:绿色坚守换取碧海蓝天
对郑和下西洋的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