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音色谐和训练刍议

2017-05-17 08:35陈新宇
艺术评鉴 2017年4期
关键词:训练技巧合唱音色

陈新宇

摘要:合唱是声乐演唱艺术中的特殊形式,合唱是多人共同演唱的综合性演唱形式,通过多人的不同声部相互配合共同演唱的整体性艺术,由于每个人的声音特征不同,因此谐和的音色在合唱中尤为重要,这需要多人的共同训练。本文从合唱训练对演唱者的作用以及合唱音色谐和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提出对合唱音色谐和的训练建议。

关键词:合唱 音色 谐和 训练技巧

中图分类号:J64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05-0067-03

合唱艺术的发展具有历史性和文化性,合唱艺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行演变,从《黄河大合唱》到如今的《张士超》等演唱,合唱从严肃的合唱风格到逐渐变得风趣、幽默、优雅。但不论风格如何,合唱始终是多人共同演唱的集体表演艺术形式,要想完美的演绎,就需要合唱团体的集体成员共同达到情绪、音调、节奏等多方面的统一。在强调共性的同时,还要注意对合唱音色谐和的控制,但是很多只注意共性,不顾合唱音色的谐和作用,导致合唱歌曲只达到表面统一,而内在的神韵和灵魂却完全没有,这样的合唱歌曲是不完整的,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合唱音色谐和的训练程度,要采用科学的训练技巧。

一、合唱训练对演唱者的作用

合唱是综合性的集体声乐艺术,它是通过多人的声音组合以整体统一的形式演唱来表达艺术的形式。合唱需要演唱者相互配合,共同表达歌曲中蕴含的情感,向观众传递想要表达的含义,这需要演唱者了解演唱歌曲,重要的是演唱者要清楚自己的声音个性,讲究力度、音色、音调等多方面的统一,要让自己的声音缓和自然的融入到整体的声音当中,并且要在整体的声音当中起到协调控制的作用。随着全球音乐的不断交融,合唱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要想适应合唱新时代的特点,就要加强合唱训练,训练呼吸、演唱、音调、音色转换等多方面,而且合唱不是一个人的演唱,是所有人的共同演唱,合唱的成员在训练自己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其他成员,要加强与其他成员之间的默契,与此同时,合唱成员要不断的学习合唱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巧,不断的了解合唱的音乐特点、产生背景、發展历程等多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充分的表达作品中的潜在灵魂,同时也会给人一种难得的精神享受,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

二、正确认识合唱音色谐和的重要性

(一)合唱训练的实践

合唱音色的谐和性是合唱团队所有成员的音色谐和,它包括每个合唱成员自身的声音特质以及演唱技巧,详细来说就是合唱音色的谐和性要考虑到每个合唱成员的音调、音色、呼吸、音准等多方面[1]。要想达到整体的统一融合就需要合唱团队的全部成员加强实践训练,培养紧密高效的默契。

(二)音乐旋律

旋律同样是合唱音色谐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音调的高低、节奏的快慢、古典或者现代多种不同艺术形式的统一。为了更好的表演,合唱团队都要深刻的认识到旋律对合唱的重要性,因此对于旋律中所包含的各个因素都要明确的了解并精准的处理,保证音准且适应旋律,达到旋律的整体谐和性。对于旋律的训练可以通过合唱团员齐唱,当然对每个团员的旋律掌握都要有严格的要求,多进行声部训练。另外,要多演唱不同旋律风格的音乐作品,感受每首音乐作品不同的旋律,增加合唱团员对旋律的熟悉把握,可以适应不同的旋律,从而提升合唱音色的谐和性[2]。

(三)和声

合唱最重要也是最难的部分就是和声,合声不是四部和声立体结合的简单演唱,它要根据作品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的音调、音准进行演唱[3]。也可以说是合声在不同的音调、节奏等方面会造成音准有很大的差别,因此不同的音调、节奏等因素的配合会产生不同的听觉效果,为了更好的适应这种情况,让声音满足不同风格,实现共性,合唱的整体队员要加强训练强度,并且多次训练增加熟练性,在让自己的声音符合歌曲的表达形式的同时,要和谐的融入到整体的合唱当中,形成一个整体,这样才能精准的表达出歌曲中蕴含的情感,才能更好的表达出合声的魅力,从而实现合唱的和谐共性。在训练当中,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从简单的旋律哼唱入手,慢慢的唱歌词,从简单到复杂,慢慢的融合集体的歌声,在这个过程当中,不但要处理好自己声音的特性,还要关注到其他队员的声音,让整体的声音达到均衡。

三、合唱音色的谐和训练的有效措施

(一)科学训练

要想让合唱达到各方面的统一,充分发挥合唱的艺术情感和灵魂,就要通过科学、规范的演唱技术让合唱音色谐和统一。但由于每个合唱队员的声音特性是不一样的,想要音色达成统一是一项较难解决的问题。这首先需要我们掌握合适的呼吸技巧,经过科学测验和社会实践证明,胸腹呼吸法是最适合演唱的呼吸技巧,也是最常用的呼吸技巧,它能让声音最自然、最完美的展现。胸腹呼吸法主要是吸气深、气息充足,容易控制,可以满足演唱者适应不同的演唱情况。其次胸腔、腹腔的配合打开,可以变化音质、音色。[4]

(二)消除个性音色

一个人的音色是天生的,是与众不同的,这是每个人的优势,但这种优势可能会导致合唱的演出失败,合唱的音色协调和个人的演唱音色转换难度系数没有相比可言,一个是个人的音色变化,一个是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的音色变化,而且这些多人的音色变化还要具有统一性,这就在原先的基础上增加了难度。消除个性特色不代表就是完全去除,而是在坚持将自身音色融合到整体当中时,要放弃自身的音色特征,要配合好其他人的音色,达到整体的统一完整,[5]但是有的合唱整体中会有个人的领唱,或者合唱整体的部分人唱一部分,而这一部分的合唱声音要有代表性和鲜明性,但也要注意不能超越整体的合唱共性,这就需要合唱队员将自己的音色能完美的控制,在什么场合运用什么音色要有明确的认知。要想做到这一点,一方面需要长时间的反复练习,另一方面需要科学的训练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合唱队员的音色作用,才能做到合唱的音色谐和。

当然合唱成员中,有一些成员的声音特性极其鲜明,例如东北人,口音很浓重,音色很强烈,这时候一定要通过科学的演唱技巧规范自己的音色,活动之后要自己多次的反复练习,不要觉得这是浪费时间,只有对转换修正音色的演唱技巧熟练,才能将自己的音色自然的融合到合唱成员的整体声音当中,实现合唱音色的谐和性,达到合唱的统一共性。这一点在上述中简单说过,详细来说就是合唱者要找到整体合唱的共同点,确定每一个声部的音色中间值,通过训练学会调整自身的音色,像整体合唱的音色共同点靠拢。与此同时,合唱者要学会倾听他人的音色,要学习他人的优点,对于他人的缺点也要点出,在演唱时要时刻配合引导其他人的演唱,一定要记住合唱是一个集体的演唱艺术形式,而不是个人化,一定要做到音色的统一。此外,每一个合唱者都要充分的了解演唱作品,通过努力满足作品的需求,展现作品的艺术效果,向听众传递“美”,向听众表达情感。只有和谐的音色,才能让作品的艺术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才能让听众更加喜爱,从而展现合唱的魅力。

(三)合唱女音的训练方式

合唱女音一般是女高音和女低音,为了更好的达到合唱的共性,需要让女高音和女低音进行和谐对策融合,这就需要加强女音的训练,女音应以“u”母音训练为主。虽然开口音和闭口音是音声技巧训练的重要方式,但由于女音自身的演唱需要有一个缓冲期,如果直接就练习开口音和闭口音,就会导致气息不穩,声音发白,也会导致声音过于紧凑,不好掌握发声技巧。[6]因此从女音的实际情况出发,应当先练习“u”母音,这样的训练可以使女音较为顺利、平稳的达到共性。

为了更好的练习“u”母音,我们需要科学处理“u”母音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声音靠后、咬字不清、音准失衡、音调上不去等,我们可以通过“哼呜”的练习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当然,训练中发声的音阶要根据合唱队员自身的实际情况设定,为了更好的掌握音阶,合唱队员需要加强对气息的把控程度,让训练过程避免不必要的紧张所导致的失误,简单来说就是要注重对音阶的训练,通过对音阶的训练让女音更好的掌握合唱音色的谐和。

(四)合唱男音的训练方式

男音包括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男音的训练方式和女音的训练有所区别,由于男音的音域普遍更广,男音的气息要比女音更加平稳,支点更低,这样的气息能让声音更好控制,练习开口音时可以更好的控制气息平稳,避免声音出现“发白”的现象,因此男音的训练方式应以哼呜和开口音为主。男音的音域宽广主要体现在男音比女音发声位置更加靠后,这是优点,但同时也是缺点,为了科学的解决这一缺点,男音可以采用“哼呜”的训练方式。[7]由“哼呜”练习来带入开口音练习可以帮助男音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加快训练进程,当男声部的开口音可以达到最初的目标时,便可以加入双音节音或多音节音的练习,加入这些音可以使男声部在保持“哼呜”声音位置的前提下练习下巴也就是颌关节的张闭。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得知合唱作为一种集体性的歌唱方式,它不仅需要共性还需要音色谐和的配合,音色谐和要求合唱集体中的每一人,要消除自己的声音个性,不论男女,都要保证合唱的整体统一,要采用科学的训练技巧,规范自己的声音特色,融入到集体当中。合唱音色的谐和训练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这就要求合唱集体的每一个人都要加强训练,对每一次训练尽量做到不缺席,全体成员要不断加强合唱默契,与此同时,也应该对合唱技巧不断创新,寻找最适合集体合唱的技巧。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合唱的统一,让合唱散发出灵魂和声音的完美融合,传达优美的思想情感。

参考文献:

[1]石蕾.谈合唱的均衡与谐和训练[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5):87-89+140.

[2]孙璟娜.试论合唱指挥中的情感表现和音色谐和[J].大舞台,2011,(08):57.

[3]邓元新.谈合唱艺术中的音色问题[J].黄河之声,2014,(10):45.

[4]赵田.论如何获得良好的“合唱音色”[J].大众文艺,2013,(18):138.

[5]郭锐娟.浅谈合唱艺术的音色结构[J].北方音乐,2013,(02):24.

[6]肖晓阳.合唱教学中音色融合的训练与研究[J].北方音乐,2015,(19):123.

[7]杜勇.合唱艺术中的音色问题[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64-67.

猜你喜欢
训练技巧合唱音色
计算机音乐编曲中音色的复合应用
计算机音乐编曲中音色的复合应用
浅谈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说话”能力的训练技巧
浅谈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浅谈合唱与独唱声音训练之比较
俄语同声传译技巧训练
声乐演员的训练技巧
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