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促进地方高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措施

2017-05-17 09:38冯小婷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青年教师老师课程

冯小婷

摘 要 本文结合笔者在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的工作经历,探讨促进地方高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措施。

关键词 地方高校 青年教师 成长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各地方高校不断引进青年教师。地方高校青年老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同时还要兼顾科研。如何在工作岗位上快速成长,成为骨干,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结合笔者在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任职近6年的经历来谈一下促进地方高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措施。

1老教师的传帮带

地方高校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大部分都是非师范专业毕业,虽然学历层次较高,掌握知识较多,学习能力强,但是没有系统地接受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专业培训,加上刚从学生转变为老师,一时还不能完全适应,因此在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时常会感到无助和迷茫。这时如果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其工作进行指导,将帮助其顺利度过磨合阶段。我入职的第一学期,教授的是《动物学》这门课程,好在有一位老师已经带这门课好几年,已经有完备的教学大纲、教案、课件等教学文件可以供我参考,而且我在每次上课之前可以去他的课堂听课学习,不太明白的知识点可以跟他讨论,这些都为我工作第一学期站移民讲台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2多听课,学习他人的长处

在我校有听课制度,要求专任教师每学期至少要听10次课。在听课过程中,发现不同老师有自己的风格,每个人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可能是管理课堂纪律的方法,可能是调动课堂氛围的技巧,也可能是幽默风趣的语言,可能是在课堂上引用的文学经典......通过听课,我学到很多小技巧,如一堂课的内容讲完了,但还不到下课时间,可以将课堂内容作一点引申,引发学生思考;有些知识点特别抽象,可以用视频或图片的方式直观地呈现出来......

3优化自身知识结构

现今从课程理念到课程目标的制定,从教材内容的选取到知识的呈现方式,从课程结构到课程评价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表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要求青年教师具备层次清晰、内容完整、结构合理的知识体系,并能运用基本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研究有关知識,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对此深有体会,刚开始讲动物学这门课时虽然能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教学内容有所侧重,但是并不理解为什么,不能像老教师一样做到游刃有余,等到对教学内容完全吃透,并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将要学习的课程有了充分了解时,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就上了一个层次了。所以青年教师在成长的过程中,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和科研等情况不断完善和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

4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

在地方高校,学生与学生间的差异是很大的,有的是学霸型,有的是实践型;有的学生基础好,有的学生基础差;有的学生为学习而来,有的学生为文凭而来,在教学过程中是需要区别对待的。笔者在课堂上遇到过一个学生,上课的时候就玩手游,绝不听讲。通过聊天,了解到他只是为了获得一个本科的文凭,他对现在的课程一点兴趣都没有。我对他提出的要求是不能挂科,这是拿到文凭的基本要求,另外上课时不能玩手游,得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如果老师讲的内容听不进去,可以看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或者自学其他感兴趣的课程。经过沟通,他在课堂上不再玩手游,会看一些文学作品,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

5加入其他老师的科研团队

在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同时还要兼顾科研,这不仅是学校考核的要求,也是青年教师自身发展所必需的。在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压力下,开展科研需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如果学校已经有一些教师有相关的科研课题,加入到他们的团队中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我校,自2011年起就有青年教师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课题,他们大多是延续博士期间的工作进行的深入研究。但是有些青年教师在申请课题时得结合学校本身的特点重新开辟新的研究方向,这样就需要一些前期的积累。相比一个人单打独斗,加入相关的科研团队,不仅能营造好的科研氛围,还能利用现有的实验平台,为科研的起步打下基础。笔者就属于后面这种情况,自2014年开始加入到本校一个楚天学者的科研团队,每周进行学术汇报,在完成现有基金项目研究任务的同时积累一些成果,为自己申报课题打下基础。

6开展应用型研究

地方高校不同于“211”“985”等高校,更注重科研的应用价值,因此,结合学校本身的校情以及地方特色开展应用型研究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我校一些教师开展的"萝卜白菜""番茄土豆"等稼接植物的种植、利用一些植物的种子等器官进行的功能型芽苗菜的种植等,投入不大,但是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都是非常不错的应用型研究。

7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

有的青年教师在入职之初就已经有了一个非常清晰的职业规划,但也有一些青年教师后知后觉,缺乏清晰的规划。如果学校在青年教师入职之初就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对于青年教师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这样目标更加清晰,少走一些弯路。我自己就是一个后知后觉的人,对于以后的没有进行过任何规划。直到近年来看到"有些老师因为科研做得好成为学校的科研骨干,享受着更高的待遇;有些老师有较多的文章等的积累顺利评上了副高职称;有的老师跳槽到更好的工作单位"我才开始思考,我到底想要做什么,我适合做什么,我跟别人的差距在哪里,将来的路要怎么走。可想而知,像我这种后知后觉的人比别人发展得会慢很多。如果在入职之初我就有一个清晰的职业规划,想必现在也不会是这种光景了吧。好在,我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现在开始还不晚。

总地来说,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需要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周围环境的配合。

猜你喜欢
青年教师老师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六·一放假么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