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7-05-17 21:46苏小红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小学生数学

苏小红

摘 要 兴趣对人的学习起着推动的作用,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种优势体现明显。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是每位教师不可忽视的问题。在这里,笔者想就“兴趣”话题,谈一谈个人的想法。

关键词 小学生 数学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大家知道,德国大诗人歌德精通文字、历史、地理、科学,还会弹一手好的钢琴,会吹一口好笛子,他的全面发展,与他有着广博的兴趣有关。

谈到兴趣,什么是兴趣?通俗地说,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认识、掌握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对人的学习起着推动的作用,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种优势体现明显。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是每位教师不可忽视的问题。在这里,笔者想就“兴趣”话题,谈一谈个人的想法。

1吸引学生参与诱发兴趣

小学生有着很强的好奇好,但对一些枯燥而纷繁的一串串数字和一道道式子题不太喜欢。教师在课外可以采取“每日一题”的方式,展示一些比较有趣味性的题目,学生还是乐意接触的。比如说:“小明给爸爸买12瓶啤酒,而每3个空瓶又可换回一瓶啤酒,小明的爸爸一共喝了多少瓶啤酒?”再比如: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习“认图形”后,可让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折一折、剪一剪,思考:“去掉一个角后,还有几个角?有几种可能?”“怎样使长方形变成平行四边形呢?有几种变法?”象这类题既有思考性又很有鼓动性,能使学生在津津有味的讨论中寻求答案,学习数学的兴趣得到诱发。

2利用迁移原理构建兴趣

心理学表明,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可以利用他们喜欢游戏或听故事、唱歌跳舞等活动,将其兴趣迁移到文化学习之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自然而又巧妙地讲一段数学小故事和一些民间美好的传说,开展数字猜谜、小动物学数学等表演式的活动。比如:一年级的学生在认识100以内的数后,可组织學生分组猜谜,“我在59和61之间,我是谁?”“我的前面有15人,我的后面有27人,我所在的队列有几人报双数?”“我想了一个两位数,在50和80之间,请你猜一猜,好吗?”再比如,学生表演:“小羊和小兔参加拔萝卜比赛,请小猴当裁判。小羊拔了25个萝卜,小兔拔的萝卜比小羊多九个,请小猴算一算,它们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

小学生的好奇心是学习的原动力之一,老师可将学生在音乐课上学到的旋律节奏运用到数学课上,让学生用手、用脚打节拍,熟记一些应记住的知识(数学概念、数量间的关系、乘法口诀等)……

这些数学活动使学生情绪受到感染,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明白道理,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数学思考策略。熟能生巧,萌生兴趣。

3全面鼓励评价、激发兴趣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赞许优于责备,评价优于不评价。学生知晓自己的不足,明白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制定计划,增强自信心,也会产生兴趣。因此,对学生的评价应关注过程的评价,以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兴趣的激发。我在一次教学交流中,发现一位教师这方面做得较好,她对学生的评介很具体,也很全面。从阶段自测、自信心、与人合作、责任心、表达与交流、操作能力、创新意识七个方面,分“特优、优、良、一般”四个等级来全面考查学生,在实施过程中,学生很在乎这样的评价,并努力争创“特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教师要用全面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让学生的主动性与教师的导航性和谐发展,因此一个好的评价,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激发。

4体验成功喜悦不减兴趣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是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渴望成功,得到老师的赞许,这是每个学生都具有的心理需求。因此,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尽可能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使其心情愉悦,永保学习兴趣。比如:教学一年级实践活动“小小商店”这一内容时,可设计一个模拟生活实景:到“学习超市”购物。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和喜好,分别让其扮演顾客和超市里的工作人员,要求用真的人民币(小面额),认真地买和算。同时教师以导购员的角色,引导学生思考在购物时应注意的问题。这一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经历购物过程,体验与人合作、交往、表达的愉悦情感,学会取币、换币和找币,解决在生活过程中出现的简单问题。这样,每个学生在尝到成功喜悦之后,兴趣盎然,他们感知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要生活好,就得学好数学。如此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分层提出要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自的“学习园地”里,自主探求、不断合作、洒下汗水,“春”种“秋”收,保持学习兴趣。

5方法新颖奇特提升兴趣

情趣盎然的学习环境,可以愉悦学生心情,激活学生思维。教学中,有的知识点学生很容易产生混淆,或者犯粗心的毛病,还有的同学由于出错多,学习兴趣受到影响,导致学业成绩下降,这时,教师可让学生自己来做“老师”和“医生”,指出问题所在,分析“病”因,开出“药方”。比如:象“有48人来开会,现有桌子40张,椅子4把,还要再搬几张桌子和几把椅子?”这类题目,有两个未知量,这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解答有些困难,容易错,需要“对症下药”。这样,学生既巩固了知识,又能体会到教师、医生工作的艰辛与责任,懂得应该尊重别人劳动的道理。

一位教育家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让学生动手,体验更深切。识记乘法口诀有些枯燥,教师可鼓励学生边打手势边说,这样既使学生口、手、脑得到一体化锻炼,又激活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将会产生奇特效果,学习兴趣将会得到提升,综合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增长。

6师爱洒进心田升华兴趣

课改新理念体现以人为本,关注学生情感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应与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对学生要付出爱心并能让学生感受到。多倾听学生的心声,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树立自信心,使其健康成长。说到这里,我想介绍一位老师的做法,这位老师是一位具有亲和力的老师,当她第一天和刚入校门的一年级学生接触时,她问学生:你们喜欢什么?多数学生告诉她喜欢看笑脸。以后,这位老师用纸精心制作了一张张“笑脸”,每当学生有点滴进步时,一张张“笑脸”送到学生手中,同学们都十分喜欢她,更喜欢上她的数学课,每到兴趣小组活动日,学生积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一张“笑脸”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对学生的爱,回赠了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和对教师的爱。由此可见,教师的人格魅力能激起学生对老师的亲近,能增强学生对知识追求的信心和主动学习的热情;而教师的爱心,更能触动学生心灵,升华学生兴趣。

总之,兴趣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最活跃的心理因素,也是影响一个人是否优质的条件之一,因此,教师在与学生合作的同时,应多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永久的探索主题之一,当好引路人,让每个学生都有进步,都有发展。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小学生数学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