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在对狄更斯《双城记》的影响

2017-05-18 08:54周姿含
青年文学家 2017年14期
关键词:双城记狄更斯圣经

摘 要:《圣经》在西方文学的重要地位是不可忽视的。它是英美社会文化的基石,对英美文学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狄更斯在创作《双城记》也深受《圣经》的影响,并在作品中大量运用其中的典故、意向以及原型等。也正是《圣经》促使狄更斯形成了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基督教精神。理解《圣经》会加深对《双城记》思想内容的理解和作者的深层含义等。

关键词:圣经;狄更斯;双城记;基督精神

作者简介:周姿含(1993-),女,汉族,黑龙江双鸭山人,语言学硕士,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2016级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學。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4--02

19世纪中叶的欧洲,弥漫着浓厚的宗教氛围。宗教应对现实世界的人产生积极的教化作用。纵观狄更斯的《双城记》,基督教思想始终贯穿于其中。《圣经》对狄更斯的小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狄更斯通过圣经中的形象,生动形象的使《双城记》更具有深层的含义。笔者将着重分析圣经对狄更斯产生的影响以及狄更斯《双城记》中的圣经基督教思想和救赎情结。

一、 圣经对狄更斯的影响

狄更斯是维多利亚时期的著名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在西方文化传统的形成过程里,《圣经》的影响也是占有重要位置的。《圣经》对狄更斯的影响很大,促使他形成了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基督教精神。

哈罗德·布鲁姆认为,在英国作家中,“也许只有狄更斯,在世界性的影响上可以与莎士比亚匹敌,他的作品与莎士比亚的作品、《圣经》和《古兰经》一样,都代表了我们所能感受到的真正的多元文化主义”。马克思称狄更斯、萨克雷、盖斯凯尔夫人、勃朗特为“现代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认为“他们在自己卓越的、描写生动的书籍中向世界揭示的社会真理,比一切职业政客、政治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他们对资产阶级的各个阶层,从‘最高尚的食利者和认为从事任何工作都是庸俗不堪的资本家到小商贩和律师事务所内的小职员,都进行了剖析”。

《双城记》是狄更斯的重要代表作之一,于1859年发表。双城,即18世纪后期的伦敦和巴黎,尤其是法国革命“恐怖时期”的巴黎;小说以此为背景,围绕马奈特医生和达奈的冤案、遭遇,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描写。基督教的这种博爱精神奠定了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基础,他的现实关怀的情结也来源于此。圣经和基督教对狄更斯的影响如此巨大,以至于杰斯特顿说,“与其说狄更斯是个小说家,不如说他是一位神话作家;他是最后一个神话作家,也许还是最伟大的神话作家。”狄更斯也曾说:圣经是世界上过去现在与将来的最好的一本书。这说明他对《圣经》的认同度是很高的,并大量运用到他的作品中。

二、狄更斯《双城记》的圣经基督教思想

19世纪中叶的欧洲,弥漫着浓厚的宗教氛围。狄更斯的基督教观念是一种精神,宗教应对现实世界的人产生积极的教化作用。纵观狄更斯的小说,基督教思想始终贯穿于狄更斯小说的创作中,在作品《双城记》中就有三种形象体现:

1.基督形象

《圣经·新约·哥林多前书》强调,凡事包容,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狄更斯将这一具有宽恕性格的基督形象引入到小说的创作中,并将基督教的永远行善、即使面对那些对自己做过恶事的人依然心怀仁慈的宽恕思想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不断体现。《双城记》中的马内特医生是狄更斯基督宽恕思想的代表人物。在小说中,马内特医生在受到厄弗里蒙得侯爵兄弟的迫害,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关入巴士底狱18年之久。而马内特夫人因思夫心切,很不幸撒手人寰,留下了年幼的女儿露西。当马内特医生出狱之后,他有足够的理由对厄弗里蒙得侯爵兄弟所犯的罪恶进行报复。然而当马内特医生得知自己的女儿与厄弗里蒙得侯爵侄子达奈相恋时,但为了女儿的幸福,马内特医生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对他家族的仇视,宽容地接受达奈为自己女婿的事实。当达奈先生因为与厄弗里蒙得侯爵的亲庭关系而被关进福斯监狱被秘密处置时, 马内特医生再一次展现了博大的宽容情怀,为救助仇人的后代奔走忙碌。此外,在面对巴士底狱的囚犯时,无论这些囚犯在马内特医生被囚期间关系如何,马内特医生都不计前嫌,一视同仁地为这些囚友们进行医治,充分地发扬了医生的至高无上的品德,这充分表明了马内特医生的无限宽容得基督形象。

2.圣母形象

《双城记》中的露西是爱的化身,是一个浑身都散发着圣母光辉的女性人物。她身上散发着人世间博爱的光辉,时刻温暖并指引着迷失的心灵。露西在整篇小说中的骑着重要的作用,在经历了年幼失去母亲、从小被虐待、父亲被冤屈监禁18年的生离死别痛苦以及与父亲意外重逢的喜悦后,露西依然保持着善良与忠诚的品性。露西的爱使得父亲马内特医生的神智恢复正常。面对迷失人生方向的卡顿时,露西对他善言劝导,使卡顿由一个浪子放荡不羁的形象走向人生的正轨并意识到人生的存在意义。露西又源源不断地施爱于亲人和友人。这些形象都形象生动的表明了她的圣母形象。

3.撒旦形象

撒旦是《圣经》中恶魔的化身,通过创作这些与种族、性别无关的撒旦形象,狄更斯的基督教博爱、宽容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展现。《双城记》中的厄弗里蒙得侯爵兄弟是以彻头彻尾的撒旦形象登上戏剧舞台的。道貌岸然的厄弗里蒙得侯爵兄弟为了霸占一个农妇,不惜逼死四条人命,当得知马内特医生想要举报他们的恶行时,厄弗里蒙得侯爵兄弟凭借一纸空白指令,陷害正直的马内特医生无辜入巴士底狱18年。当他们的马车压死穷人的小孩时,厄弗里蒙得侯爵兄弟竟无动于衷,仅靠一枚金币就逃离法律的制裁,仿佛压死的是一件极普通的东西。

德伐石太太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扭曲的人性和对暴力的迷恋。德伐石太太的家人被厄弗里蒙得侯爵兄弟残忍迫害。作为仇恨的象征,德伐石太太的生活中充满了怨恨。并将仇恨扩展到对无辜贵族以及后代的身上。在她没有能力对厄弗里蒙得侯爵兄弟进行复仇时,德伐石太太将这份仇恨进行“编织”并等待时机。在时机成熟,趁着法国大革命爆发之际,德伐石太太开始了疯狂的报复。复仇之心蒙蔽了德伐石太太的眼睛。她和“复仇女神”等编织妇女的形象,显然是当年“罗伯斯比尔派的编织妇”的体现。此时的德伐石太太已经完全成为撒旦形象的化身,成为了一位冰冷的复仇女神。在她的心中,消灭所有的贵族成为了她生活的目标,基督教所宣言的仁爱、宽恕思想早已被心中的仇恨所代替。也正是这份深仇大恨将德伐石太太一步步地推入了死亡的深渊。

三、狄更斯《双城记》中的基督救赎情节

救赎是圣经中基督教的重要思想。在狄更斯的《双城记》中,救赎已经成为贯穿小说创作的或明或暗的重要线索之一。《圣经》中基督救赎的情节涵盖三个要点:第一,耶稣的受死是应了犹太人的坚决要求,是无罪受死;第二,耶稣的死是为了人间的爱与义;第三,耶稣面对死亡没有任何退避,而是从容不迫、慷慨赴死。

《双城记》中的卡顿情节设计,展现了狄更斯对基督教救赎思想的认可与赞赏。卡顿是无罪受死,卡顿的赴死源自对露西及其家人的爱;卡顿的赴死是从容不迫,没有一丝惊恐。虽然与情敌达奈共同爱着露西,但卡顿爱的更加深沉。卡顿对露西的爱是不求回报的爱。在遇到露西之前,卡顿对未来不抱有任何希望,甚至认为这个世界上完全没有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露西唤醒了卡顿对生命的热爱,是露西引领卡顿重新回到人生的正确轨道。在得知露西对达奈的感情后,卡顿将对露西的爱埋入心底,依旧守护着露西甚至表示,为了露西以及露西所爱的任何人,卡顿愿意做任何事情,即便是付出生命。在达奈获罪,被关进监狱后,为了心爱的露西,卡顿情愿代替达奈赴死。《新约·约翰福音》中有这样一段经文,“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然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卡顿在小说中也反复重复这句话,他在自己珍贵的生命的最后时刻,以自己的行动践行了基督教救赎的思想。

结论

虽然《双城记》是狄更斯的一部历史题材小说,但是小说中的大量运用圣经典故、意象以及《圣经》中的形象使得小说更加的生动形象,使读者能够领悟到《双城记》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双城记》无论在思想价值还是在表现形式上都与《圣经》密不可分,由此可见,圣经对狄更斯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且深远持久的。而狄更斯在人物塑造方面也有深厚的造詣,他对普通人民怀有深沉的热爱,密切关注他们的生活,对他们的不幸遭遇给予深切的同情。并通过这些塑造的人物,他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表现得淋漓尽致。《双城记》中的达奈,他主动放弃了自己的贵族身份和大批遗产的继承权,他没有因为自己的贵族身份而骄横自满,而是对贫苦人民给予了无限同情,他被视作自由、平等和博爱的代表,而其中的另外一位露西的追求者卡顿,为了露西的幸福,替达奈献出宝贵的生命,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双城记》中的马内特医生的雄伟包容精神和博爱精神也是极为难得的,他不仅对所有患者一视同仁,还能为了女儿露西的幸福,牺牲自己的冤屈,接受仇人的后代作为自己的女婿。所以这些形象也与《圣经》中的一些人物形象有所关联,所以说《圣经》在对狄更斯的《双城记》的重要地位是不容忽视的。

参考文献:

[1]Bloom﹒Harold. The Western Carton. The Books and School of the Ages [M]. New York:Harcourt Brace & Company, 1994,

[2]狄更斯.《双城记》[M].石永礼、赵文娟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3

[3]米涅.《法国革命史》[M].北京:商务印书社.1977

[4]罗经国.《狄更斯评论集》[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

[5]马克思.《英国资产阶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十卷 人民出版社. 1956

[6]莫运平.基督教文化与西方文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7

[7]周家斌、王文明.《圣经》对英美文学的影响. [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

[8]刘忠纯. 论基督教(圣经)对狄更斯小说创作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1

[9]潘铮. 狄更斯小说观研究[D]湘潭大学, 2009

[10]吴睿. 狄更斯小说中基督教思想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5(6)

[11]刘忠纯. 论狄更斯小说意象的圣经原型[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1(5)

[12]隋玉洁.《圣经》的文学性与《圣经》对西方文学的影响[J]. 青年作家.2014(14)

猜你喜欢
双城记狄更斯圣经
论狄更斯小说的广告叙事
Southern_Weekly_1951_2021_07_15_p38
《圣经》经文中国化
意见领袖们的“不老圣经”
俄罗斯双城记之北方有座城
俄罗斯双城记之遇见莫斯科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双城记:垃圾大作战,给地球“瘦”个身
狄更斯钓鱼
狄更斯、透纳与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