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称谓词的文化探析

2017-05-18 22:18刘玲玲
东方教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褒义红杏字头

刘玲玲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 273165)

摘要:称谓词和颜色词在漫漫历史发展过程中,带上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作为现代汉语系统的一部分,本文从“红”、“白”构词特征的方面,对“红”字头称谓词、“白”字头称谓词进行分析考察,探究这部分称谓词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红;白;称谓词;文化

称谓词是指用来称呼别人和自己的词语,称呼总是蕴涵着一定的社会文化内涵,反映着特定交际语境中的人际关系。“红”“白”字头称谓词系统庞大,同其他汉语词语一样,这些称谓词也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

一、“红”字头称谓词文化

本文从褒义、贬义、中性三方面对“红”字头称谓词进行分析。但有些称谓词可能涉及褒贬或者中性多个方面,这类词将取常见义项分析。

在表示褒义的一类称谓词中,有对世俗之人的赞美,如红人、红角儿,指受上司宠信或走运得意之人,周而富《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二六:“姑爹是上海滩的红人,事体太忙。”如红旗手,指先进人物。又如红小鬼是对红军小战士的爱称;再如红男綠女是对充满朝气的年轻人的称呼,茅盾《劫后拾遗》:“海水依旧是那样深蓝,阳光依旧是那样明艳,红男绿女依旧是那样拥挤。”褒义称谓词还有一部分是对女子的称呼,如红袖、红裙、红颜、红妆、红拂等,都是指有姣好容颜的女子。

根据“红”的基本文化意蕴我们也不难发现,“红”很少有贬义,所谓贬义,一般指革命年代的势力所指,白色恐怖时期,进步人士被指为共产党员或与共产党员有联系叫做戴红帽子,此类常按含有贬义色彩的“红”字头称谓词归类。

大多数“红”字头称谓词都是中性词,单纯具有指称意义,没有褒贬倾向。“红生”常指戏曲的某些角色名,红女古指从事纺织缝纫工作的妇女,又作“工女”。红杏尚书指宋代词人宋祁,他的《玉楼春》词,有“红杏枝头春意闹”之句,时人张先称之为“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简称“红杏尚书”。红娘原是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唐元稹《会真记》谓崔莺莺有奴婢曰红娘,张生私为之礼,使通意于莺莺。后多以红娘为帮助别人完成美好姻缘的代称。此外,还有很多中性词代称农民起义军,如红军、红头、红袄君等。这类词没有明确的意义倾向性。

二、“白”字头称谓词文化

本文根据《称谓录》和《汉语大字典》中收录的“白”字头称谓词,也从褒义、贬义、中性三方面进行分析。但有些称谓词可能涉及褒贬或中性多个方面,这类词将取常见义项分析。

在表示褒义的一类称谓词中,既有对光明纯洁的赞美称谓词,如白衣天使、也有对清正廉洁白衣战士,这都是对奋战在救死扶伤生命线上的医护人员的美称;也有对清正廉洁的赞美称谓词,如《后汉书·郑均传》:“拜议郎,告归,敕赐尚书禄终其身,时号为白衣尚书。”宋柳永《鹤冲天》词:“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因此,白社人、白衣卿相、白衣仙人等,这些都是对有着高尚追求、隐居不仕的人的美称。

同样,我们也可以根据“白”字的贬义所指,将含有贬义色彩的“白”字头称谓词归类。有一部分称谓词含有卑微之意,如白丁一般指没有功名的人,在《陋室铭》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里的白丁指不学无术或缺乏知识的人,暗含贬义。有一部分称谓词是对偷盗之人的鄙称,如白日鬼、白日贼、白日撞。还有一些体现了消极甚或是令人鄙薄的意味,如白痴、白板儿,都是对智力低下、傻瓜、愚笨无能的人的鄙称。再如白吃饱、白吃猴是对吃白食的人的鄙称。白徒既指相对佛教僧侣而言的世俗之人,又常指不学无术之人、未经训练的士兵,具有贬义倾向。另外还有一类是近代对反动意义的称谓,如白匪、白脖子等。类似的我们相熟的“白”字头贬义称谓词还有白眼狼、白眼瞎、白字先生等等。

大多数“白”字头称谓词都是中性词,单纯具有指称意义,没有褒贬倾向。《汉书·百官表》注:黄帝以秋官为白云。这里的“白云”仅仅是官名。白人指皮肤洁白的女子或一无所有的人,唐王涯《宫词》:“白人宜著紫衣裳,冠子梳头双眼长。”除此之外,白头亲、白头翁、白叟、白婆等称谓,都是对年老者的指称,白大褂是对医务工作者的指称,白案是指专门做面食工作的师傅,白领指从事脑力劳动的职员,白眊本指军中主帅的卫士所服的披衣,后来借以指称卫士,类似的还有白帽、白俄等,这类词没有明确的意义倾向性。

三、“红”字头、“白”字称谓词构词理据体现的文化意蕴

词汇具有民族性,汉语经过千百年的发展,词语的构成带有明显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特征。

首先,颜色词、称谓词与民俗紧密地结合渗透在一起。“红”色在民俗中是喜庆的颜色,常用于婚嫁、生子、过年过节等喜庆的日子,因此在两人之间牵桥搭线的人被称为“红娘”。而白色被视为凶色,是悲哀的象征,容易使人联想到凶祸、丧葬等不祥的事情。古代帝室有丧,公卿大臣须素服而朝,则称呼他们为“白衣会”。

再者,在服饰领域里、颜色成为区别贵贱尊卑称谓的一种手段。红色和紫色曾长期成为显贵的服色,民间也常以“朱门”、“朱户”来称呼王侯贵族、富贵人家,现代汉语也承袭了红紫色的尊贵意义,如:“大红大紫”,象征平步青云、飞黄腾达,今人称呼受宠者为“红人”。白色,在中国的封建时代是“平民之色”,意味着贫寒、低贱,古代老百姓的衣服不能施彩,所以“白衣”成为庶民的代名词。

此外,佛教、道教对色彩的崇尚也在汉语颜色称谓词中也留下了许多的印迹,例如“白足”、“白足禅僧”、“白足禅师”这些都是对得道高僧的美称,道教影响下也形成了一类称呼,这些称谓次多余归隐义相关,如“白社客”、“白衣士”等。再如,“白云士”和“白云人”都是对僧侣道人的美称。以上称谓词的行程都离不开宗教的影响。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红”字头称谓词和“白”字头称谓词进行分析,首先通过对“红”“白”二字的文化内涵与该部分称谓词意义的褒贬色彩对比,发现其一致性,得出该类称谓词体现的汉民族对“红”“白”的认知心理,并且进一步得出“红”字头称谓词和“白”字头称谓词所体现的民族性及时代性。

猜你喜欢
褒义红杏字头
燕山深处红杏香甜
英语委婉语定义的局限与演变
红杏
《羊字头》教学设计
忆春
灵猴争霸
“点”的觉醒
说句好话挺难
说句好话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