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本科日语专业写作教学课指导

2017-05-18 10:01黄海玉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14期
关键词:指导问题

黄海玉

【摘要】在本科日语教学中,写作课的作用和意义在于将学到的语言语法知识和所想所感有条理有结构地表达出来,使学生的写作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但在写作课的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很多学生和教师并非十分重视和关注该课程,在很多高校,写作课由外教来担任的情况也比较普遍。关于这一问题,早有多项研究已有涉及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其中的部分问题也逐渐得到改善。但是就本科日语的专业性特点和情况,笔者认为需要从更根本更全面的角度去分析该问题。在本文中,将对日语专业写作课指导所存在的问题点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以期有助于本科日语专业写作课指导。

【关键词】本科日语 写作课 问题 指导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4-0123-02

一、引言

在本科日语教学中,写作课由于是与等级考试的关联性,相对来讲比较弱,再加兴趣性和天赋因素比较强的课程性质,对较多的学生来说并不是很开心和很重要的课程。但它对学生来讲是运用已学过的词汇和语法、提高表达能力和文章结构能力的综合性课程;而对教师来讲,也是通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整理思维并组合和撰写文章的能力等一系列能力的课程,是回顾和反思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指导效果的重要课程。为了培养学生这样一综合能力,任课教师要以较高的专业素质和灵活的方法进行指导。

但是多项研究(宋静怡;陈清2014,张旭婷;陈雅君2011等)表明,目前日语专业写作课教学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并且也比较难以得到改善。对这些问题点,以上研究同时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并且部分问题也得到一些效果。但是为了得到更加全面有效的解决,本文将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对日语专业写作课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全面的分析,并提出建议。

二、本科日语专业写作课教学存在的问题点

1.选题材方面

如多项研究(陆艺娜2013,李真2015等)所指,在写作课上,学生首先碰到“要写什么”这一问题。无论什么类型的文章,不少学生常常对题材的选择感到困惑。实际指导中,我们不难看到学生为选题目和题材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有一些学生对一些类型的文章完全没有明确的题材和材料要写的现象。这一点在早期的研究中已有指出,但至今仍有存在。由此我们也可以知道,其根本原因和关键问题并没有很好地被分析和探讨,它也不应该是局限于教学方法或写作方法的问题。

2.语法语用方面

其次,很多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对不少词汇和表达方式方面的问题感到表达能力不足或不自如,大多学生通过查词典和上网查的方式解决语言表达方面的问题。可是批改作文时发现还是有不少的词汇和语法以及表达方式存在不正确、不恰当或不自然,导致直接影响文章的质量和效果。这一点并不仅仅因为是没有学过的词汇语法或表达方式,而对已学过的语法和词汇的运用也要有要去查词典的现象存在。

3.逻辑方面

另外,日語专业写作课存在的问题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少学生的文章经常在结构和逻辑方面存在前后内容的关系不协调或开展不自然等现象。对题材的内容进行有条理的开展和说明需要文章的总体设计能力,同时还需要做到对每一细节的得体的内容安排。可在不少的文章中,这一点在不知不觉中被忽略,每一章节与整体的关系以及每一章节之间的内容关系容易失去联系,所谓文章的整合性上出现不严密的现象。

三、以上问题点的原因分析

1.对写作课的目的和认识

学生感觉到写作难,尤其是对选题难、不知道要写什么的情况,其主要原因我们可以想到平时的观察和想法没有以写作“资料”,写作“材料”的形式去整理出来,换句话来讲就是平时对“写作”“写文章”没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和想法。生活中的经验是不能直接成为写作的材料,它要经过记录、整理和思考才可以作为写作的题材来运用,这需要学生的主动性和习惯性。但是写作课是要在特定的时间内以特定的题目和方式要写出文章,这里有更多的被动因素存在。

2.“学”和“用”的结合问题

在一般情况下,特别是对精读课的内容和知识,我们主要以考查、考试的方式去检查其掌握情况,这主要是对掌握知识的结果的检查。关于词汇和语法尤其是这样,主要检查或考查的点就是词汇的意思和句子的用法、用例以及注意点等方面问题,关于具体的语境和语感部分没有也不大可能有特别的细微的指导。另一方面,我们往往要在修改语法、用词和病句中花费相当大的时间和劳力,其中有不少错误是基本而简单的已学过的语言语法知识,并且是具有普遍性和习惯性的误用。

3.“读”与“写”的新趋向

如今多媒体生活的普及和多样化,提供我们轻松简单地接触到各种类型和级别的文章的条件,同时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的方式与方法也变得极为丰富多样。在这样的读写环境下,对所读文章的选择也有了变得自由轻松的倾向,这一变化导致读文章的质量和能力也随之发生变化,对写规范文章的习惯和意识变得逐渐淡薄,对语言的形态和规则的严谨性也变得淡薄。

四、具体指导与操作

1.结合实际经验选题材

写作课的题材来源于平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所想。日常生活中的直接或间接的经验无疑是最好的写作题材,是最真实和有说服力有感染力的材料。但在很多时候,这些材料没有作为写作的题材来认识,所以也没能在适合的时候很好的被使用。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只有在明确写作的目的,意识到读文章的人物的存在时,能够很自然地以交流或沟通的方式运用这些题材去撰写文章。只要有写作的明确目的和读者,并且有从实际生活中得到的“材料”时,就不会有“不知写什么”的问题出现。

2.结合精读课和其他课程

随着国际社会的发展,语言的使用不再局限于交流和沟通的工具,经济利益不再是国际交流的唯一或最终目的。即便是以经济贸易商业为主的场合,我们也需要从语言背后的文化、历史、社会、思维方式等背景去理解和驱使该语言。或许可以说,越是与利益问题有关的场合,语言与社会文化习惯等问题的关系会越重要,并且这一点在日语的场合更为明显。因此,写作课可以说是诸多门课程的综合性总结。指导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其他课程有效地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做到带有一定的问题意识去运用语言进行构思和撰写。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和个别的不同用法的分析才能更完整全面地理解并掌握语言语法知识。

3.结合平时的“读”“写”习惯

写作课中重要的不单单是运用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文章的结构和构成能力。但在很多情况下讲解某一类型的例文范文,学生按照范文来写,教师修改语法上的错误或表达方面的问题。而更关键的,作文的整体结构、起承转结的细节、情节的进展、逻辑性等问题并不是很重视。按范文或例文的套路写出来的文章难免缺乏个性和真实感,这不论是从写作能力来讲,还是从写作的目的和意义来说,都不会达到真正的效果。平时读文章和写东西的指导要重视文章的以上因素,追求整合性才能写出完成度较高的文章,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结语

以上看来,在写作课指导中出现的问题点可以从对写作课的目的和认识找到原因,需要从课堂、课程和日常生活中找到解决方法。对日本的语言和文化,不仅要用理论知识去掌握,还需要以具体和个别的使用方法和使用环境去消化其用法,更需要以感性的认识去理解和运用。只有将这些问题综合地考虑并加以指导的时候,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撰写文章的效果真正得到提高和改善。

参考文献:

[1]李真.应用型本科院校日语写作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 课程教育研究,(2015)(35).

[2]陆艺娜.浅谈中级日语写作指导.中国校外教育,(2013)(21).

猜你喜欢
指导问题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