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旅游院校英语导游人才培养反思

2017-05-19 18:46纪方
现代商贸工业 2017年10期
关键词:反思人才培养

纪方

摘要:新常态时期,旅游产业领域发生的变化导致我国旅游院校英语导游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不恰当的教学内容和难以落到实处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是导致这一问题的最主要原因。基于此,提出了以够用为原则确定教学内容、基于导游员工作线路确定实践实训方案以及依托VR仿真技术完善实践环境等策略,以期能解决我国旅游院校在英语导游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服务于产业发展需要。

关键词:旅游院校;英语导游;人才培养;反思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0.041

0引言

缘于特殊国情,我国的旅游产业一开始就采取了政府主导、入境旅游优先的非常规发展模式。创汇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发展旅游的重要动机,大批的涉外导游,尤其是英语导游活跃在旅游行业最前沿,成為涉外旅游接待的中坚力量,国内各大旅游院校则承担了为行业发展培养合格涉外导游人员的重任。

新常态时期,我国发展入境旅游的国际国内环境都发了巨大变化,涉外旅游接待领域也因此发生改变,这与旅游院校传统的英语导游人才培养的理念、模式以及路径发生冲突,英语导游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之间逐渐脱节。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旅游院校英文导游培养工作的反思,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之策。

1英语导游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

1.1英语导游人才培养现状

按照我国现行规定,导游员必须持导游证上岗,这是导游员最基本的行业准入制度。据此,我国旅游院校毕业的英语导游人才还必须通过国家专门的英语导游员资格认证后,经与旅行社或其他诸如导游协会、导游服务公司等中介签订协议,完成相关程序后,才有上团资格。

实践中,我国旅游院校英语导游人才培养肩负了双重任务,不仅要致力于使学生掌握完整的涉外旅游接待的技能和知识、理论,具备基本的职业素养,还得确保他们能通过资格认证考试。顺利通过认证考试因此成为很多旅游院校在其英语导游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目标,各院校多以本地区的英语导游员资格认证考试内容和形式为依据,来确定其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以及实现路径。

在国内,开设有英语导游或涉外旅游专业的院校,从办学层次看,涉及中职院校、高职院校以及本科院校。经过笔者对成都、重庆以及北京等地的考查,上述地区中职院校学生通过国家英语导游资格认证的比例极低。而活跃在旅游接待第一线的英语导游中,基本上没有仅持中专文凭的。从所属院系情况看,英语导游或涉外旅游专业基本都设置在外语系(学院)或者是旅游系(学院)。

就人才培养目标而言,培养行业发展需要的,能胜任导游员工作的英语导游人员,是各大旅游院校英语导游人才培养的共同目标。基于英语导游人员的工作流程来确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场景以帮助学生掌握英语导游员需具备的理论知识和实用信息;采用工学结合的模式来保障所培养的学生具备足够的行业实践能力是广泛采用的人才培养路径和方法。

从就业情况看,通过笔者从2014到2016年连续三年对在成都大熊猫基地、北京故宫以及四川九寨沟从事英语导游工作的部分团队导游员的随机调查发现,接受调查的76名导游员中,仅12人在校期间学习的是旅游英语或者涉外旅游专业,余下的分别是诸如商务英语、旅游管理等相近专业。由此可见,目前活跃在涉外旅游接待第一线的英语导游员在校期间接受过系统的英语导游专业教育的比例并不高。

1.2英语导游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回顾我国近四十年来英语导游人才的培养工作,不可否认各大旅游院校为此付出的辛勤劳动,他们为我国涉外旅游接待工作健康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也不能忽视我们在英语导游人才培养方面出现的问题。各大旅游院校培养了大量的所谓英语导游人才,而在业界从事涉外旅游接待的英语导游员却很少经历过系统的高等职业教育;旅游院校的英语导游人才培养与涉外旅游接待的实际需求严重脱节;旅游院校为行业培养合格的、能胜任涉外旅游接待的英语导游员的培养目标实际并未完全实现。

2关于英语导游人才培养问题的分析

2.1关于工学结合

工学结合是目前职业教育领域使用频率最高、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是一种以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这一培养模式,能将学校教育与旅游企业人才的需求有机结合,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有机结合,将学生的学习与就业有机结合,从而在真正的意义上实现了“三赢”。

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形成的校企结合,本是实现三方共赢的好模式,但是就英语导游人才培养而言,在工学结合过程中的诸多障碍往往使其流于形式,并不能达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

通常,参与工学结合的旅游企业,主要是景点景区、旅游酒店餐厅亦或是旅行社,成本控制和缓解旺季旅游人力不足是这些企业参与校企结合的主要动机。就英语导游专业学生而言,工学结合意味着要进入真实的工作环境,面对入境旅游团提供对客服务,在没有获得导游证的情况下,这事实上违反了《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第四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导游活动,必须取得导游证”的规定,是不被允许的违规行为。在团队运行过程中,学生进入景区、入住酒店,乘坐交通工具等等,都有成本,这是阻碍工学结合的又一障碍。单个入境团队不能同时为多名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工学结合必须分散化,这不便于学校统一安排教学实践活动。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基于这些原因,事实上是没有旅游企业愿意为未获得导游证的学生提供实践实习机会,而高校中导游英语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大多数不能在毕业前顺利通过英语导游资格认证。由此可见,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并不适合英语导游专业的人才培养。

2.2关于教学内容

经考查现行英语导游专业不同版本的教学计划发现,理论性课程内容追求大而全,管理学、经济学、历史学、心理学、文化学甚至人类学等等,无所不包;实践类课程过分强调以英语导游的工作流程为据来确定和安排实践教学内容,从英文导游员接团准备到送团后的遗留工作、从各类事故的预防处理到各类团队的带团技巧、从不同类型景点讲解内容到讲解方法的灵活运用等等,面面俱到。

旅游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总希望其培养的英语导游人才具有广泛的普适性,能够胜任地陪、全陪及国际领队等所有不同类型的英文导游员的职业要求。愿望虽然美好,但是却难有实现的机会,因为这样的愿望明显违背了英文导游员的职业规律,而学生有限的精力和在校学习时间也允许他们完成如此繁重的任务。

实践中,初入行的英文导游员多是从地陪工作做起,工作区域限于特定的旅游目的地,在旅游热点地区有的地陪导游员甚至长期只带为数不多的几条线路,这样有助于新入职的英语导游员迅速适应工作环境、熟悉工作内容、形成工作能力,从而顺利完成带团任务,成为合格导游员。待地接工作熟练以后,地陪导游方才转向全陪导游,工作区域扩大至全国;待熟练掌握全陪工作,积累有足够丰富的带团经验后,全陪导游方可转为出境领队。从地陪到领队的角色转换,通常需要长达数年时间的工作积累,而妄图通过三到四年的在校学习,要求学生就要完成这样的任务,有揠苗助长之嫌。

3新常态时期我国旅游院校英语导游人员培养的策略调整

新常态时期,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稳步发展、出境旅游市场迅猛增长,产业发展对英文导游人员的需求进一步扩大,英语导游专业的学生就业前景依然看好。但基于产业实践领域发生的变化,我国旅游院校的英语导游人才培养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革,方能顺利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

3.1以够用为原则确定教学内容

实践中,导游工作是一份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业界流传着一句话,“能做导游工作容易,做好导游工作很难。”就旅游院校而言,英语导游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顺利获取英语导游资格证、具备胜任地陪英语导游人员工作的能力、素质并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够用为原则来确定教学内容,不宜贪多求大,确保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按要求切实完成教学任务,并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这样才有助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3.2基于工作线路设计实训方案

传统的英语导游人才培养,强调以工作流程为据来确定和安排实践教学,分别把英语地陪、全陪以及国际领队导游的工作流程梳理成不同的具体目标任务,再依据任务设计特定场景,让学生在场景中通过反复训练以习得所需职业技能。这样的实训方案有其合理性,学生能够通过练习获得某些能力,但这会导致两方面的问题:(1)学生要完成大量的实训任务,内容涵盖地陪、全陪和领队,在有限的时间内实训任务完成质量难以保障;(2)学生习得的从事全陪或领队的工作能力,在他们从业后相当长时期内不能学以致用,造成浪费。

基于英文导游员的从业规律,旅游院校应重点培养学生从事地陪英语导游工作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从事全陪和领队工作的能力。以工作线路为依据设计实訓方案,不仅贴近英语地陪导游人员的工作实际,而且有助于学生在短期内形成核心职业技能,胜任特定旅游线路的地陪服务工作,然后在此基础上发展其他旅游线路,逐渐拓展学生的执业能力。以成都英语地陪导游做例,通过笔者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的英语团队拜访成都都是冲成都大熊猫基地而来,熊猫旅游线几乎是每一名成都英语导游刚入职时的必修课。据此,川内各旅游院校的英语导游人才培养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让学生能够胜任熊猫线、市内游的地陪导游工作。

3.3基于VR的仿真环境教学

囿于工学结合模式在英语导游人才培养中的种种障碍,情景模拟是旅游院校广泛使用的能力训练方式。参与的师生共同假设某种场景的存在,在此背景下再假设某些特定情节,以此来展开训练。教学中,采用情景模拟能够提高学生从业能力,但是这样的情景多来自老师的描述,学生缺乏对真实情景的理解和把握,难免有抽象之感。虚拟现实技术(VR)能有效克服这一问题。

随着技术进步,虚拟现实技术(VR)已经日益广泛地应用于英语导游专业的教学工作中,VR导游实验室已逐渐成为各旅游院校的标配。利用VR三维技术,能生动地立体再现英语导游真实的工作环境,尤其是景点景区、酒店等具体场景展现或者情节再现,让学生有亲临现场之感,克服传统的情景模拟的不足,有利于其获得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邹笑言,周采风,任文波.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在旅游管理专业中的实践研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2]王裕光.工学结合理念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市场,2016,(7).

[3]赵爱华.工学结合培养旅游管理人才—以辽东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个案[J].中国成人教育,2007,(8).

猜你喜欢
反思人才培养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高职《园林规划设计》示范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