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苏格拉底对死亡的认识

2017-05-19 07:25朱利芳
新西部·中旬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超越死亡幸福

【摘 要】 文章探讨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死亡观:他之所以坦然赴死,是为了践行他的哲学信仰,在承认对死亡“无知”的基础上,达到对死亡的无所畏惧,从而以其独有的智慧超越了死亡;只有在活着的时候,不断通过死亡练习,不断反省人生,过好有智慧的生活;人是注定要死的生物,与其害怕、逃避死亡,不如在有限的生命里,坚定自己的立场,勇敢地担起自己的责任,创造出有价值的东西。

【关键词】 苏格拉底;死亡;无知;省察;幸福;灵魂;超越

死亡是我们必然应对的最终问题,必死性是生命残酷的未来,即使人类再怎么发展,面对死亡时也会无能为力。所以人们总是厌恶、逃避死亡。然而这只会使我们无法正确认识自我和生命,更不会过上好的生活。物只能是本能地面对生死,可是人却能对生死问题展开意识。我们的人生价值选择、生活态度无不受我们对死亡的理解和认知程度的影响。正如法国作家蒙田所说:“谁教会死亡就是教会人生活。”[1]正确认识死亡,走出对死亡的恐惧,对人的生存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对死亡的认识,对我们提供了重要启示。苏格拉底是第一个为了信仰和坚持真理而坦然赴死的真正勇士。他一生以哲学为事业,从事着“爱智慧”的活动,以“自知其无知”为哲学的基本态度,认为未经省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在对生死问题上也是如此。为践行自己的哲学信念,他宁死不屈。因为在他看来,作为一个有价值的人,生命的安危不是首要考虑的,真正值得考虑的是我们行为的是与非、善与恶。“对哲学家来说,死是最后的自我实现,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因为它打开了通向真正知识的门。”[2]

一、死亡的无知

苏格拉底说,神指派他“过一种哲学生活”,对自己和他人“进行考察”。他说如果“由于害怕死亡或其他危险而放弃自己的职责,那是令人震惊的。”为了履行自己的职责,他不惧怕死亡。因为在他看来,“怕死只是不聪明以为自己聪明、不知道而以为知道的另一种形式”[3],苏格拉底认为自己被神看作是最有智慧的人那是因为他自知其无知。德尔菲神庙的名言“认识你自己”,就是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和有限性,这相对于自以为是的智慧,更胜一筹。同样对于死亡,苏格拉底认为自己并不掌握关于此的真正知识,而且他也意识到自己无这方面的知识。所以他在承认对死亡“无知”的基础上,达到对死亡的无所畏惧,从而以其独有的智慧超越了死亡。

死亡对人们来说是一种幸福还是一种恶?这是我们无法知道的。因为我们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可是我们早已先入为见地将死亡看作是恐惧和恶的,我们害怕死亡就好像我们知道死亡是一种恶一样。虽然我们每个人都会必然走向死亡,但是我们都没有亲自体验过死后的生活,只是通过别人的死亡来推测的。因为“我们活着时,死亡尚未来临;死亡来临时,我们已不复存在了。”[4]苏格拉底觉得自己碰上死亡这件事反而是一种福气。

他认为自己去死的结果很可能是好的,因为他在对死亡“自知其无知”的基础上,做出以下二种情况推测:第一,死亡“或者是一种湮灭,毫无知觉”。若是这样,人在死时就好像只是进入一个平静无梦的睡眠一样。苏格拉底认为这种情况下死亡将是一种奇妙而美好的收获。他在《申辩篇》中如此描述:如果让一个人把他一生中连梦都没有的一个睡得非常香甜的夜晚与死亡相比,死亡是否比他已度过的每个夜晚更加美好和幸福。很显然,“如果死亡就是这个样子...那么我要再次说,死后的绵绵岁月只不过是一夜而已。” [5]第二,“死亡是一种真正的转变,是灵魂从一处移居到另一处。” [6](p30)如果是这样,那么所有死去的人就都会集聚在那里。苏格拉底认为这样岂不是一种更大的幸福。所以无论是哪一种情况,我们都没有理由害怕死亡。人们害怕死亡仅仅是一种不知道而“自以为是”的“无知”。苏格拉底反而认为死亡很可能是好的,去死是一种福气。

二、死亡是幸福的

就像苏格拉底前面描述的那样,如果死亡是像进入无梦的睡眠那样是一种湮灭,没有任何痛苦,这对任何人来说无疑都是一种幸福。如果死亡就是灵魂从一处迁往另一处,那么在世上便找不到有比死亡更大的幸福了。因为那样的话,所有死去的人都聚集在那里,会有更多的哲学家和伟大的人物可以交流,收获更多的智慧。对于一生践行哲学事业的苏格拉底来说岂不是幸福和快乐的。

苏格拉底认为死亡只是不朽的灵魂从可朽的肉体中分离出去而独自存在。他说:“当死亡降临一个人的时候,死去的是他的可朽部分,而他的不朽部分在死亡逼近的时候不受伤害地逃避了,他的不朽部分是不可灭的。”[7]在他看来,哲学家最大的幸福就是寻求真纯的知识,而寻求真纯知识的过程就是关注灵魂的过程,身体却会阻碍人关注灵魂。所以哲学家寻求智慧的时候就要“练习死亡”:尽力去减少肉体对灵魂的阻碍,使肉体与灵魂远离。死后不朽的灵魂就会毫无阻碍地获取纯真的知识,这对哲学家来说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一个人死亡时,死去的只是可朽的躯体,而灵魂是不朽的、永恒的。灵魂在人死亡时,不受伤害地摆脱肉体之后,将启程去天堂的幸福之国。苏格拉底坚信自己在死后将会去这样的福岛,并且过着没有任何疾苦的完全幸福的生活。这种死就不是一种痛苦、恐惧,而是一种幸福。所以哲学家就没有必要去为身体的死亡而苦恼,他们首要关注的是灵魂的最高幸福。

既然死亡被苏格拉底看作如此幸福的事,那么人们为何不通过自杀死亡来直接获得这种幸福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哲学家的死是自然的过程,需要通过练习死亡,不断提升自己,使灵魂尽量远离肉体,等待神灵的召唤过渡到死亡。人是有限的,一切都是神的财产,人没有权利选择自杀。只有在活着的时候,不断通过死亡练习,不断反省人生,过好有智慧的生活。这样死亡来临时才会达到最好的状态,使灵魂离开肉体,在另一个世界获得幸福。

三、坦然赴死

不管死亡是一種湮灭还是灵魂的转移,在苏格拉底看来都是无所无惧的,所以在面对生死抉择时,他能坦然赴死。他认为一名真正“爱智”的哲学家,坚信只有在死亡之后才能发现纯真的知识和智慧,所以在死亡时他们是不会感到悲哀的,即“真正的哲学家为他们的信念而死,死亡对他们来说根本不足以引起恐慌……”。[8]他始终践行着自己的哲学使命,认为“那些以正确的方式真正献身于哲学的人实际上就是在志愿地为死亡作准备。如果这样说是正确的,那么他们实际上终生都在期待死亡,因此,如果说他们在这种长期为之做准备和期盼的事真的到来时感到困惑,那么倒确实是荒谬的。”[9](p60)哲学家就是在实践死亡,以一种“由死观生”的理路来达到一种生命的超越。

苏格拉底能从容赴死最为关键的是他对自己哲学立场的坚定和哲学使命的践行。他认为既然神把省察智慧的任务赋给了他,他就应该义无反顾地担起自己的职责,哪怕以死亡相威胁,也无人能阻止他。面对危险根本不会考虑死亡之类的事,更不会因为怕死而错误地向任何权威屈服。死亡对他来说无关紧要,决不能做错事或恶事对他来说才是最重要的。他不会因为监禁或死亡的威胁做出错误的决定。在判死刑后,他完全有可能通过各种手段免于一死。但他抱定“不计性命安危、宁死勿辱”的决心,在狱中监候处决期间,心情一直十分平静,不断地同朋友们阔谈哲理。纵使饮鸩之后,依然镇定自若。他认为无论在法庭和战场,他决不会不择手段以求免死,而是坦然面对死亡。

苏格拉底有着坚定的信念,为了践行他的使命而赴死,他坦然而无懊悔,平静而无恐惧。他认为如果“一个人要在掂量了生存与死亡之后才决定是否值得在某件事上花时间”,那么他就错了。“他在采取任何行动时只考虑一件事,这就是他的行为是否正确”。[10]只考虑行为的正确与否,绝不做恶,在这样的信念下,死亡对苏格拉底来说显得微不足道。

四、启示及总结

死亡作为人生命的终结,是人类一个不能不承受的生命之重,是每个人一出生就面对的和不可避免的。人们由于对生命的留恋,而对死亡充满恐惧和厌恶,竭力去摆脱死亡的威胁。现代人对死亡认知的困惑,使得人们对死亡的态度和看法更加负面。“死亡”在现代人眼里意味着完全的丧失和湮没,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以及“我”这个主体都会消失,“死”便意味着“无”,对死亡的恐惧、害怕便油然而生。那么如何正视死亡,走出死亡?无论是苏格拉底本人的生死实践,还是他对生死的认识,都为现代人对死亡的思考提供了重大价值。

苏格拉底在死亡面前显得如此安然自在,“他那坚定的信念使他的死亡孕育出新的生命,他以死亡的形式敲响了人类个体试图超越有限生命而到达永恒世界的钟声”。人是注定要死的生物,与其害怕、逃避死亡,不如在有限的生命里,坚定自己的立场,勇敢地担起自己的责任,创造出有价值的东西。人之于动物的伟大之处就在于能对生死展开意识和思考,在面对死亡时能迸发出无限的道德力量。哲学就是“练习死亡”,正是“实践死亡”引导着苏格拉底寻找生命意义,即:善的生活、德性的生活,“重要的不是活着,而是活的好”。这种对死亡的反思和正视能使人们超越生命,走出对死亡的困境。所以人们应该多加反思、考察自己,以对自身有个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正确认识死亡,不再恐惧死亡,不再担忧生命的结束,而是向死而生,担负起自己的职责,过上一种好的生活。

【参考文献】

[1] 蒙田.蒙田随笔[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美]斯东著.荃乐山译.苏格拉底的审判[M].北京:三联书店,1998.

[3][5][6] [古希腊]柏拉图.王晓朝译.柏拉图全集(第1卷)“申辩篇”[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10] 北大哲學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7][8][9] [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1卷)王晓朝译.“斐多篇”[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朱利芳,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专业:外国哲学.

猜你喜欢
超越死亡幸福
跨界与超越
蝴蝶之美在于超越
论电影《暮光之城》的哥特文化
论跨文化交际教学中文化定型的利用与超越探讨
“幸福”之下,真实的不丹
美剧“死亡”,真相不止一个
我经历了一次“死亡”
为了“幸福”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