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苏格拉底破除习俗正义观

2017-05-19 07:26杜美仪
新西部·中旬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理想国苏格拉底正义

【摘 要】 正义问题是贯穿柏拉图《理想国》的核心问题。本文解读了《理想国》第一卷中苏格拉底对克法洛斯、玻勒马霍斯、色拉叙马霍斯三种流行的正义观的反驳:克法洛斯的正义观是建立在习俗的神法的基础上;正义不是一种技艺,正义应该是永恒不变的东西,所以正义的标准也应该是唯一的;正义是心灵的德行,而心灵是掌管着人的行为,好的心灵能够导致好的行为,养成好的习惯,从而进一步获得好的生活,而不正义者本身就有一个坏的心灵,所以是不可能过的幸福的。

【关键词】 《理想国》;苏格拉底;正义

故事的一开始,苏格拉底与阿里斯同的儿子格劳孔一块儿来到比雷埃夫斯港,参加向女神的献祭,同时观看赛会,在看完表演正要回城时受到了克法洛斯的儿子玻勒马霍斯的阻拦,并且言词也十分激烈。“要么留在这儿,要么就干上一仗。”从这里可以看出,克法洛斯家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在苏格拉底进入克法洛斯家后,克法洛斯刚从神庙上回来,看见苏格拉底十分热情,与他儿子完全不同,他应该是希望苏格拉底这样的哲学家能够为他晚年心灵上的恐惧带来一丝慰藉。

一、克法洛斯的正义观

苏格拉底首先提问:“老年晚境是痛苦呢,还是怎么样?”克法洛斯回答道,他认为痛苦与否,并不在于年龄有多大,而在于个人的性格,否则即使年轻照样少不了烦恼。苏格拉底却直指出一项对克氏的生活而言至关重要的外在条件——金钱。对此克法洛斯也承认,有了钱财就不用不得已而骗人了,当他要死去时,也用不着为亏欠了神的祭品与人的债务而心惊胆战,总之不欺骗别人,欠债还钱就是他所认为的正义。

那么克法洛斯为什么会信奉这种正义观呢?他原本是西西里岛的人,经营着盾牌生意,他靠在一次侵略战争中贩卖武器起家,所以他的发家史并不光彩,这也是他在年岁逼近黄泉之后开始多次去祭祀供奉神灵的原因——害怕冥界的惩罚。[1]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克法洛斯的正义观是建立在习俗的神法的基础上,这并不是苏格拉底想讨论的仅仅跟人有关的正义,因为对克法洛斯这种年长的人来说,宗教上的约束远比理性的辩论更能使人信服。

二、玻勒马霍斯的正义观

在克法洛斯走后,年轻气盛的玻勒马霍斯一上来就抛出了大诗人西蒙尼,以此为其父“欠债还钱”的观点背书。通过苏格拉底的引导,即“正义就是给每个人恰如其分的报答”后,玻勒马霍斯也提出了自己的正义观:“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而苏格拉底也继续通过引导将话题引向深入。

1、正义不是一种技艺

首先,对于玻勒马霍斯的定义,苏格拉底通过医生与航海的技艺来举例,使玻勒马霍斯认为,医术与航海术符合他的定义,并且认为正义也同它们一样。那么人在不生病时,医生是毫无用处的,不航海时,舵手是毫无用处的,那不打仗时正义的人岂不是也是没用的吗?这里明显地显示出了玻勒马霍斯将正义等同于技艺,他混淆了二者的关系。在他被苏格拉底问的哑口无言后,又举出了人在合伙关系,订立契约时,需要正义这种技艺,而苏格拉底又举出棋手,瓦匠,琴师等例子,玻勒马霍斯承认,在下棋时,一个好棋手,比正义的人更有用,在砌砖盖房时,瓦匠比正义的人更有用,在奏乐时,琴师比正义的人更有用,在此,由玻勒马霍斯自己的定义导出了一个悖论,任何一种技艺都是有用的,都是能在实际生活中提供好处的东西,但作为技艺的正义却没有用处了,玻勒马霍斯陷入困境的原因是他把正义看作普通的技艺,没有发现正义的人与医生,瓦匠并不是处于一个层次上的概念,苏格拉底通过一系列的引导也正好说明了,虽然在现实生活中,正义并没有具体的用处,但正义应该是比下棋,航海术更高级的东西,所提供的也应该是更高级的好处,即使它没有提供直接的具体的帮助,但确实是高于一切技艺的存在。[2]

2、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朋友,什么是敌人

在玻勒马霍斯的定义中,涉及朋友与敌人这两个概念,苏格拉底针对这两个概念就使玻勒马霍斯的正义观陷入了困境,首先,苏格拉底提问,所谓的朋友是指那些看上去好的人呢,还是指那些实际上真正好的人呢?所谓的敌人是指那些看上去坏的人呢?还是指那些看上去不坏其实是真的坏人呢?玻勒马霍斯从实际的社会行为出发:“一个人肯定总爱他认为好的人,恨他认为不好的人,而苏格拉底认为这很有可能会弄错,把好人当成坏人,把坏人当成好人,结果却反而导致伤害了朋友而利于敌人,这与一开始下的定义是矛盾的,这一矛盾的揭露將会对定义重新审视,我认为正义应该是永恒不变的东西,所以正义的标准也应该是唯一的,但对于坏人与好人或是朋友与敌人来说,却不一定有相同的标准,因为人与人的底线也不同,对别人的要求更不同,这势必将这个定义陷入窘境。

3、正义的人不可以对别人施加伤害

在这里玻勒马霍斯与苏格拉底的辩论进入了最后一个环节:正义的人能否伤害别人?苏格拉底用音乐家不能用音乐让人更加不懂音乐,骑手不能用骑术使人变得不会骑马等类比得出正义的人也不能用正义将别人变得不正义,因为正义的人是好人,伤害他人不是正义的功能,所以玻勒马霍斯的正义观是有漏洞。[3]

三、色拉叙马霍斯的正义观

在苏格拉底与玻勒马霍斯辩论时,色拉叙或马斯激动地闯入了讨论,坚称正义是“强者的利益”。色氏认为:每一种统治者都制定对自己有利的法律,谁不遵守它就有违法之罪,又有不正义之名,因此在任何国家中,所谓正义就是当政者的利益。

然而色拉叙马霍斯并没有给强者这个词下一个明确的定义,苏格拉底抓住这点对其进行了反驳,认为有些时候统治者下错的命令反而会给自己带来损害,这使色拉叙马霍斯的正义观陷入了困境,随后色拉叙马霍斯狡辩道,一个强者在他犯错误时不能被称为强者的。苏格拉底顺水推舟,他举例说,每种技艺要尽其本能都必须使受技艺者得到好处,像医生必须在治病救人的事情上才能尽其职,舵手因为有自己的技术,才能领导水手,同样统治者这一门技艺,也必须是在为考虑人民的基础上才能尽其才能,这也是苏格拉底与色拉叙马霍斯的观点背离之根源,色拉叙马霍斯认为统治者是完全自私的,统治者个人的利益与城邦的整体利益是不相符合的,而苏格拉底认为,统治者的利益与成邦的整体利益是一致的,这就像在之后的辩论中,色拉叙马霍斯认为牧羊人把牛羊喂得又肥又壮,是为了他们自己或是主人的利益,而苏格拉底认为是为了牛羊的利益,而二者的利益其实是不可分割的,要尽其本职,就必须使照管的对象得到利益。

就利益的辩论没有得到结果,色拉叙马霍斯又提出,不正义的人比正义的人更聪明更幸福,因为聪明的人会经常耍弄自己的小聪明使自己获得更多好处,使自己过得幸福,这样不正义的人虽然过得舒适,但是也损害了其他人的利益,所以是不正义的。而正义的人往往只会老老实实的做事,遇到那些耍小聪明的、不正义的人,也只会处处忍让、包容,所以他们过得不幸福,因为他们不聪明。这确实是任何社会的现实,然而“实然”不等于“应然”。苏格拉底先是使色氏承认,正义的人不会想要胜过同类,只想胜过不义的人,而不义之人同类异类都想胜过,随后诱使他承认,一个人的聪明之处就是好处,不聪明之处就是坏处,以及聪明的人是好的。最后在两个相像的人性质是一样的这个大前提下,彻底使色拉叙马霍斯承认了正义的人又聪明又好,不正义的人又笨又坏,这与他之前自己的定义完全相悖,陷入了困境之中,在这时色拉叙马霍斯已经理屈词穷了。

最后苏格拉底做了总结,正义是心灵的德行,而心灵是掌管着人的行为,好的心灵能够导致好的行为,养成好的习惯,从而进一步获得好的生活,而不正义者本身就有一个坏的心灵,所以是不可能过的幸福的。

总之,色拉叙马霍斯的正义观虽然漏洞百出,但却相当具有代表性。[4]在接下来的第二卷中,格劳孔接过了色氏的论题并加以进一步的论证,这成为近代契约论尤其是霍布斯版本的契约论的滥觞。

【参考文献】

[1] [古希腊].柏拉图.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

[2] 宣泽.《理想国》第一卷人物形象解析[J].文学理论,2016.05.

[3] 李鑫.什么是正义?《理想国》第一卷解析[J].华东师范大学,2013.

[4] 高原,李盼.对色拉叙马霍斯正义观的解读[J].社会广角,2012.

【作者简介】

杜美仪(1995.7-)女,汉族,辽宁抚顺人,临沂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指导教师:陈晓川.

猜你喜欢
理想国苏格拉底正义
理想国叠影之魅
大理:梦游理想国
实践正义是否可以脱离理论正义
说话前,请用这三个筛子过滤一遍
名创优品的“理想国”
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故事两则)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苏格拉底的遗憾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