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地膜覆盖种植技术分析

2017-05-20 13:59宋永科
农业与技术 2017年8期
关键词:盖膜残膜水分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发展与对农业的逐渐重视,对玉米也逐渐采用不同的技术进行种植,进而提高玉米的产量。本文主要是对玉米地膜覆盖种植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地膜覆盖;玉米;种植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432108

1 合理选择玉米种子

玉米的种植品种主要是白玉2号、海禾2号、海禾1号、长城799以及保玉7号。要选择饱满一致、个头均匀的种子,并且是在晴天进行晒种,提高种子的发芽率,进而确保全苗,在播种之前对种子进行药剂处理,主要采用相关防治病虫害的药剂和水进行混合,然后对种子进行喷洒、播种,这样能够提前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保证玉米的质量和产量。

2 精细整地

对玉米进行地膜覆盖种植,还要进行精细整地,达到土细、墒平,这样地膜能够紧紧贴向地面,达到增温保湿的作用,对规格化、间套种植的方式进行土壤分配,合理进行玉米间距、行距、塘距的设置,采用撒籽育苗的方式进行定向移栽,在进行地膜覆盖之前,用化学除草剂进行芽前的除草处理,进而为玉米的生长创造更好的土壤条件。

3 播种合理,保证质量

在进行地膜覆盖种植时,要确保膜内的温度比地面的高3℃左右,相比于露天种植,地膜覆盖玉米种植可以早10d进行播种,并且要保证土层下5cm的温度在8℃上下,这样的条件下进行播种,能够更好地保证幼苗的生长,在后期的地膜覆盖生长过程中能够保证质量。

4 选择合适的地膜并及时进行盖膜

根据不同的土壤面积和规格以及玉米的品种选择合适的地膜进行盖膜,一般说来地膜的盖膜方式有2种:盖膜在先,播种在后,这种方式主要适合晚播玉米地,玉米在播种之前,要先对土地进行深翻,然后施肥、打塘、浇透塘水,之后再进行盖膜。在播种之前将塘心进行破膜,然后播种,之后立即进行盖土环节,保住水分,要封好孔口,值得注意的是,播種之前要浸泡种子;播种在前,盖膜在后,即先播种,然后进行盖墒,这样能够及时减少水分的蒸发,在下完雨过后及时进行盖膜,进而达到保住水分的作用。

无论是哪种方式进行盖膜,都要保证地膜紧贴地面,要用细土将膜的周围压严,避免风吹鼓起将地膜戳破,也不能将土压得太宽,否则会降低地膜的增温效果。

5 加强日常的管理工作

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要加强管理,比如说要及时进行破膜降温,否则会导致幼苗被烧伤或者是死亡,一般是在早上、阴天或者晚上进行;及时进行地膜查看,一般在大风或者降雨天气过后,将破损的地膜进行补铺,还要用土将新补上的地膜封好,防止牲畜踩踏;在玉米的3叶期间进行间苗,将弱苗播出,要定期进行定苗,保证玉米整体结构,及时进行水分以及营养成分的补充,保证玉米的平衡生长;在玉米的5叶展开期间进行追肥,在间距5cm的地方打出1个10cm左右的空洞,然后进行追肥提苗,在玉米的10叶展开期间再次进行打孔追肥,进而促进穗粗,然后在玉米的抽雄吐丝阶段进行打孔深度追肥,这样能够更好地提高籽粒的质量,还要进行有水灌溉,保证化肥能够在浇水的过程中溶解,进而抗旱保苗,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追肥过程中要灵活施肥,选择合适的时期进行追肥,在追肥之后用土封口,进而达到保肥护膜的作用;及时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6 及时进行收割,消除残膜

采用地膜覆盖进行玉米种植,要注意玉米会提前0~15d成熟,因此将会受到老鼠等的危害,在下雨天气,籽粒容易出现发霉的现象,因此在玉米成熟期间要及时进行收割。收获玉米之后,还要及时进行地膜的消除,地膜在土壤中不容易分解和腐烂,若是不及时消除地膜,将会直接影响到之后玉米种植的施肥、耕地等各个环节,而且地膜还会直接破坏土壤中的毛细管系统,不利于作物的根系下扎,影响植物的生长。所以在玉米成熟时要及时进行收割,消除残膜。

7 总结

玉米的地膜覆盖种植技术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玉米种子,并提前进行浸泡,以达到全苗,根据玉米的种类选择合适的地膜,并提前选择合适的土壤进行地膜覆盖,合理播种,加强玉米生长期间的管理工作,在玉米成熟之际,及时进行收割,并及时进行残膜消除,以保证下次植物的种植。采用玉米地膜覆盖种植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玉米的产量,进而带来更好的经济收益。

作者简介:宋永科(1970-),吉林省扶余市弓棚子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

猜你喜欢
盖膜残膜水分
低拱盖膜对双牌虎爪姜鲜姜产量的影响
背负式盖膜器与人工盖膜田间对比试验
地表残膜回收机在西北成功应用
保鲜膜能保几成鲜
链齿式残膜回收机研制成功
链齿式残膜回收机研制成功
减盐不如减水分
Design and test of clamping and conveying device for recycling agricultural residual plastic film
完形填空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