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辅导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2017-05-23 16:29刘凯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33期
关键词:中学生教学质量心理健康

刘凯

内容提要: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健康与否,是能否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轉轨的基本条件,是学好数学的一个重要前提,辅导学生学习数学心理健康以从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数学的态度,学习数学的习惯,数学考试的心态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数学;教学质量

G633.6

初中学生对学习数学有健康的心理,是学习数学的前提,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解决问题的步骤

1.创设自由度

经常性的鼓励对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创设一个宽松的心理自由空间十分重要。曾在1980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伯格教授就有这么一段话:“鼓励青年人自己去发现他们追求的东西。”同量他指出这个必须得有三个前提:一是老师的宽容心;二是老师的鼓励之态,三是老师的激励之情。给他们以足够的心理自由度。

2.搭起脚手架

20世纪30年代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在心理学中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它强调的是学生独立解决的问题是实际发展水平与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差距,他认为学生依靠成人的帮助搭起学习的框架。对学生认知发展、心理发展也是最为重要的。

3.构建支撑点

情绪的高涨使学生能与老师在课中积极配合,形成心理乃至行为上的互动 。互动是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互动而且也促进了“学生心理上的认同与行为上的同一,也当然促进了学生的智力发展。

二、方案理论依据

本方案研究的理论依据有两个: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主的现代学习理论和现代教学结构理论。

1.建构主义现代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它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其要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2.现代教学结构理论

教学活动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社会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居主体地位,教师居主导地位,学生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教师是教授活动中的主体。学生与老师作为相互依存,相互独立的两个主体,教与学和联系就是显得十分密切。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研究教法,指导学法,学习则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表现出最大可能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解决问题的措施

1.学习兴趣培养的辅导

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 ,它表现为人力求认识和获得某种事物,并且力求参与相应的活动。兴趣通过情绪反应来影响 一个人的行为积极性,即凡是从事自己与感兴趣的学习和工作,人就会觉得心情舒畅和愉快,效率也较高。相反,如果是从事自己不感兴趣的事,则可能心理动力不够,缺乏激情,效率也就较低。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在很大程度是要受兴趣和情绪左右。因此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增进其学习的效率。

2.端正学习态度的辅导

态度是个人对他人,对事物的比较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对学习持肯定态度的学生,有较强的学习愿望,他总是积极参与各种学习活动,自觉地学习,不依赖,从而获得较高的学习效率;对学习持否定态度的学生,则对学习没有积极性,他不能自觉地认真学习,而总是比较消极地接受学习。

3.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辅导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逐步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学习行为方式,如学习中的注意力倾向,记忆的习惯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心理定势。作业和复习的行为习惯等。学习习惯有好坏之分,好的学习习惯符合学习心理规律,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而不好的学习习惯则偏离学习的心理规律,会妨碍学习效果。辅导方式上采用抽取学习成绩好,学习习惯好的学生和学习习惯差,成绩差的学生进行对比讨论,特别就“如何改正自己的不良的学习习惯,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要求每个小组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小组讨论完后,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将小组的意见在班上交流,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并布置每个学生一周内写出改进自己学习习惯的具体措施和计划,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什么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什么是不良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与学习效果有什么关系,自己的学习习惯有什么优点和问题;如何改进自己的学习习惯等。

4.考试焦虑辅导

它主要表现在考试中过度紧张,学生往往身心会感到极大的压力,身体感到不适,心跳与呼吸不正常。这些躯体症状妨碍他们在考场上的发挥,通常使他们思维混乱,不能很好地审题,粗心马虎或出现漏洞,看错行。有的在做选择题时,明明知道这题选“A”却把上题的答案“B”写上去,有的甚至出现明明简单至极的题,都要反复确认生怕不正确,延误了大量的时间,最后造成无法按时做完局面。

因此,在平时的考试中,我给学生营造适度的紧张,培养良好的心态,同时对在考试中由于心理压力造成的不良后果进行了分析。比如:在考试中遇到难题时,有同学怕影响成绩,担心考试失败后,同学、家长、老师对自己不好的评价而出现的心乱如麻,头脑一片空白。考试后,我就对这种现象进行分析,把这个难题,考试结果告知学生,让学生明白考试中,出现的难题是正常的。我做不出来,别人未必能做出来,给自己心理松绑。在期末考试和中考前,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

总之,在学科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中小学心理健康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手段,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把握好在学科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使一代新人能排除不良环境对他们的心理干扰,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参考文献:

[1]贺银瑞《关于当前学校心理辅导的若干思考》, 《教育研究》 1998年1月

[2]吴志宏 郅庭瑾等著《多元智能:理论方法与实践》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3月

[3]成有信《现代教育论集》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年

[4]俞国良《创造力心理学》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6年

猜你喜欢
中学生教学质量心理健康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